孙姗姗,李志江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进而揭示和预测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1]。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我国城市地理学长期关注中国特色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2]。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则重点聚焦城市群、智慧城市、城镇化/城市化、空间结构/空间格局等内容,并关注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城乡协同、绿色发展,以及智能技术、城市居民与空间变化[3]。目前城市地理学这门课程是高校多个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包括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等。城市地理学学科近年来持续蓬勃发展,同时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在高校多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如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城市地理学以城市这一巨型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城市的其他学科,例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等,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人才培养和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4],同时,在研究城市的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在目前开设城市地理学课程的多个专业中,课程性质并不相同,且呈现多样化态势,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基础课是本科专业重要的基础性入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一般仅有本专业的学生可选,是必须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专业任选课是指在高校培养方案中,同一模块中的多门课程,每一学年可根据教学进度、院系安排、学生学分进度多方案任选,并不是限定选项,而是可开可不开的非限制性选修课。不同的课程性质对应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特别是考核方式,都是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一般是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考核方式多为期末考查,一般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近年来,课程性质多样性在各高校相对较普遍,且在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城市地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也不相同。
城市地理学在多个专业同时开设,属于多个院系的共有课程,且开课历史悠久,学习此课程的本科学生较多。因为学生多,所以需要跨多专业、多系、多学院从事城市地理学教学工作,是目前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面临的境况。以一个本科教学班40 人计算,如果某高校同时在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区域经济5 个专业开设城市地理学课程,即使每个专业每一年级仅有1 个教学班级,那么,每一学年,学过城市地理学的本科生也有200 人,相邻四年同时在校的学过城市地理学的本科生就有800 人。且有些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本科专业,例如江苏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每一年级有4 个教学班,每班甚至超过50 人。因此,学生多也是城市地理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
虽然目前开设城市地理学课程的专业多、院系多,但是,使用教材相对统一,基本都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城市地理学(第三版)》。第三版于2022 年1 月出版,增加了大数据研究方法、新常态下城市发展、城市增长管理等内容。从1997 年1 月《城市地理学(第一版)》到2022年1 月《城市地理学(第三版)》,这部教材一直是我国各类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高校、工科类高校、农林类高校的地理、城乡规划等多专业使用最广泛的教材。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使用教材的相对统一性,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 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将于9 月15 日至18日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地理学创新发展”。最近五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每年举行,或线上会议,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或小规模多地点进行。我国大中小各类城市快速发展,研究城市这一综合体的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背景下的学者都在发表城市地理学的相关论文。教研论文层出不穷,有研究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优化的[5],有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6],还有研究独立学院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7]等。城市地理学的各类教研活动整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城市地理学课程在多专业开设,对于城市地理学学科发展和学科教学而言,是优势,也是困难。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导致培养目标不同,培养规格不同,毕业要求不同,主干课、核心课不同,课程类型、结构与体系不同,课程开课顺序流程不同,开课计划表不同。且各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文科、理科、工科兼有。具体到每一次城市地理学课程开课,在不同专业,需要承启的上游、下游课程不同,同学期开课的平行课程也不相同。这些困难导致城市地理学任课教师在课程准备、讲授、考核、评价等多方面,都要有充足准备,这是目前多专业开设给城市地理学教学带来的困境之一。
多专业开设的城市地理学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性质不同。有的是专业基础课,有的是专业必修课,有的是专业限选课,有的是专业任选课。课程性质不同带来的重要问题是教学要求、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均不同。以考核为例,基础课和必修课要求试卷考试,选修课多要求学生写课程论文。试卷考试多要求试卷出自试卷库,试卷之间的重复率不超过20%;课程论文要求任课教师制订课程论文考核标准,论文的优良及差之间拉开分数。课程性质不同,也会影响开课的顺序流程等。此外,课程性质不同,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课程性质问题也是任课教师在不同专业授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地理学开课学生多的问题,是城市地理学任课教师面临的又一困难。首先,开课学生有不同生源背景。仅以地理科学专业而言,有文科生源背景,有理科生源背景。其次,开课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专业背景不同,开课的上下游课程不同。再次,开课学生年级不同。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高年级学生又面临实习考研考公就业多项压力。因此,学生多,生源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开课的年级不同,这些都是目前城市地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难点。
近年来,高校城市地理学教学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笔者作为一名在普通高校城市地理学课程任教超过十年的教师,仍然从蓬勃发展的态势中,看到了目前已经和未来可能遇到的教学困境,并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城市地理学课程多专业开设,首先要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在了解学生生源背景、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弄清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适用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参与编写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只是其中的一个先导性的基础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提供开放式课堂环境,跟学生面对面交流,掌握第一手教学信息。第三个层面是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考核结果,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困难。以地理科学(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本科生未来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学地理教师。城市地理学在该专业开设时,要了解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与城市地理学课程邻近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开设的学期,在地理科学专业的开课顺序、课堂讲授重点、考核要求等;学生未来主要升学就业需求和学习困难。中学地理教学近年来对任课教师的新要求、新的教学重点等。在此基础上,调整城市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教学重点。综上,每一年开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及时且适时地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不同专业开设的城市地理学课程,要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在城市地理学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不同班级,要明确考核要求,期末考试还是期末考查,有无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的形式,闭卷考试还是开卷考试,明确课程论文的要求,明确作业要求,明确上课要求。在以必修课开设的班级,在课程开始时,要讲清期末闭卷考试要求,题型、分值、重难点章节等;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调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考点所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以选修课开设的班级,在开学之初,要向学生讲清期末考查要求,考查内容如果是课程论文,应尽可能早地把课程论文题目明确地布置下去,并引导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应用课上讲的知识点,相辅相成。这样,每学期的城市地理学教学进程,在不同课程性质的班级中,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做到井然有序,优化教学进程。
在不同专业开设的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区别高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引导。具体包括:第一,城市地理学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时,不管是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还是第二学期,都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认可度、归属感、荣誉感的培养,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城市地理学课程的兴趣;第二,在城市地理学面向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开设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了解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是本专业知识架构上的重要一环,让学生有清晰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三,在城市地理学面向理科类大学四年级毕业生以及工科类大学五年级毕业生开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面临的实习、就业、升学压力,主动和院系沟通,安排适合毕业生的教学进程。综上,针对高中低年级的本科生,有差别地不断优化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