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与思考
——以J 省T 师范学院为例

2023-11-04 18:14段昕彤张志杰王艳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师范毕业生院校

段昕彤,张志杰,王艳霞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师院校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教育师资.2015 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1],明确提出了转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拉开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序幕.地方高师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传承师范教育特色,又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 号)也曾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2]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每年都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和创业工作的通知,以支持、协助高校完成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以J 省T 师范学院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为数据样本,从就业落实、就业质量、就业区域三个维度十个方面,统计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期为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和毕业生培养及就业提供有力依据与参考.T 师范学院是J 省的一所省属应用型学校.该校2021 届毕业生共有2 657人,共发放问卷2 657 份,回收问卷2 315 份,剔除其中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 156份,有效比例为81.14%.文中的数据除来源于问卷调查结果外,也有部分数据来自《2022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1 毕业生就业状况

1.1 就业落实情况

(1)毕业去向落实率.表1 显示,该校2021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与《2022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数据持平,均为87.00%.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6.05%,略低于非师专业毕业生的88.42%.

表1 毕业去向落实率 %

(2)未落实原因统计.由表2 可知,在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中,大多数学生都在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公开招录考试,占比为87.23%. 由此可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而言,参加“考公”(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已成为他们的最主要的就业选择.

表2 未落实毕业去向原因统计 %

(3)毕业去向分布.由表3 可知,该校2021届毕业生毕业后以就业为主,其中“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占比最高,为39.36%,其次是“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比25.81%.而在未就业人群中“待就业”的比例最高,为11.18%,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毕业生“慢就业”的就业观.

表3 毕业去向分布情况 %

1.2 就业质量

(1)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该校2021 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2.00%,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的73.00%基本持平.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4.77%,远高于该校其他专业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由此可知,大多数师范专业毕业生能够实现“对口就业”,即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有利于学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而非师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1.32%.

(2)薪资收入.该校2021 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收入为4 656.93 元,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的5 594.00 元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收入为4 445.88 元,非师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收入为4 814.00 元.薪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地区生活成本和从事的行业类别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因全校就业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教育行业,相关岗位起薪偏低;另一方面,受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影响,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收入较低.

(3)就业满意度.调研中全校2021 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83.63%,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全校毕业生就业感受较好.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85.07%,非师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84.75%.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占比68.55%;其次是“发展空间不够”,占比53.46%(表4).

表4 就业不满意因素 %

(4)就业岗位适应性.调研中有95.70%的毕业生能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其中,分别有95.36%和96.04%的师范专业和非师专业毕业生能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可以发现,该校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专业培养与职业需求的匹配度较高.

(5)就业稳定性.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7.54%,略高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的24.00%.离职率较高表明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为18.60%,低于全校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非师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为36.54%,这是学校值得关注的.

1.3 就业区域

(1)主要就业省份和地市.从就业毕业生服务的区域分布来看,该校2021 届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前五名省份分别是J 省、浙江省、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占比依次为44.97%、5.40%、4.66%、4.47%、4.38%. 由此可见,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省份是J 省.通过对在J 省就业的毕业生深入调查,发现就业排名前五的城市是C 市(12.94%)、T 市(8.57%)、S 市(5.49%)、J市(4.84%)、L 市(3.72%),见表5.

表5 J 省省内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分布 %

(2)J 省内就业主要行业类别.在表6 中,结合毕业生就业的职业与行业来看,该校有57.89%的2021 届毕业生集中就业于J 省的教育业,并且以从事中小学教育相关职业为主.可以看出,T 师范学院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撑.随着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基〔2021〕8 号)的工作部署,这也将为高师院校毕业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表6).

表6 毕业生省内就业主要行业分布情况 %

2 就业现状分析

第一,从疫情冲击影响来看,毕业生求职进程受阻,就业压力陡增的现象相对突出.数据显示,2021 届有11.18%的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状态.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下,毕业生延缓就业的情况仍较为普遍,约60.00%毕业生表示疫情对自己求职造成了影响.由于疫情形势影响导致部分企业正面临经营困难与发展压力,导致用人需求减少和招聘岗位减少.为扩大毕业生就业,近几年国家逐渐加大对应届毕业生招考数量,并且将应届毕业生定义扩大为近两年毕业且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统招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也为毕业生参加“考公”“考编”提供了更多机遇.当下“考公”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主要方向之一.由调研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未就业的毕业生更偏向于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通过“考公”和“考编”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是稳定就业,但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专业化师资人才,则算是一种“流失”.

第二,从就业去向落实率来看,全校整体就业率在87.00%,与地方本院校均值相持平,但未就业群体占比为11.18%,高于地方本院校均值6.30%.这意味着,在毕业之后,还有多于10.00%的学生处于待就业、慢就业等观望状态.该校未落实就业的绝大多数毕业生是在准备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考试.与此同时,正在寻找工作的毕业生大都因为薪资福利偏低、不愿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而拒绝了已有的工作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大学生将自己的就业范围锁定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薪水高并与专业契合度高的工作,固定就业范围的设定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DALE 与PETER 指出,工作搜寻是个体在供需信息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中追寻最优工作资源的一种自发性理性行为,因而会存在宁可待业也不将就低薪工作的工作搜寻者[3].因此,表现出目前学生的就业观念:宁可待业或观望就业,也不就业,从而错失就业的机会,这也显示出学校的就业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从就业稳定性来看,在调研中可知,师范专业毕业生相较于非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更高,毕业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并强化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对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需求的毕业生,实践教学对他们帮助程度为86.61%.可见,毕业生在实践环节能够获得较多的收获.同时,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高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平均值,并且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也高于非师专业毕业生.由此可见,学校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不但需要持续重视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与锻炼,而且还需加强对非师专业学生实践实习的指导,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第四,从就业结构来看,学生对毕业后选择到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应征入伍的认可度比较高,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到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并且,学生毕业后能够集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主要聚集在教育行业的中小学教育相关工作.可见,该校为J 省培养了大量的教育行业人才,为服务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力支撑.但在突出人才培养师范性的同时也应关注非师教育,推进非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高非师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人才培养效果.

3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3.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从侧面反映了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存在问题.地方高师范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强化“立德树人”实效.通过开设科研方法、创新思维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地方高师院校应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2 注重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分布.研究发现,目前毕业生就业观念最突出的特点是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而社会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4].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共发﹝2016﹞79 号)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发挥高校毕业生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

高校要正确应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转变的挑战,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择业从基层做起”的择业目标,理性审视“切身实际、合理定位”的择业要求,鼓励学生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择业创新[6].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自身实际出发,放平心态,努力从基层一线岗位做起,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更应该努力培养学为人师的准教师,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3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助力学生精准就业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能有效增强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为解释和分析新就业大学毕业生频繁离职找寻到了新的渠道[7].因此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在精准定位学生自身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自身价值与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的课程[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等形式,讲解培养的岗位方向、市场用人状况和以往学生就业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初步认知情况,不断改进职业前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升学、就业等多样化需求,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开放校内招聘会等一系列服务,帮助毕业生更好地理解就业市场.同时还要及时关注升学、“考公”“考编”失利等待就业的群体,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建设,落实离校未就业人群的就业去向,助力毕业生更好、更充分就业.此外,高校也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和支持.

3.4 增进校企合作效果,增强学生就业技能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是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积极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兼顾师范与非师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线中小学通力合作[9],积极推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保障学生教育实习.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建发展平台,密切与企业、行业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到校举办讲座,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职场技能,分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专业实习.此外,还可以设立产学研项目,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发展性结果,既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动态指标,也是体现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风向标,同时还是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期望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在社会竞争中提供更多优势砝码.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方与高校共同联合起来发挥积极作用,有序、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猜你喜欢
师范毕业生院校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师范学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