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500)
根据教材中图像的本体性质和功能定向,可以将其分为美术类图像与非美术类图像。新课标在“史料研读”版块再次明确了史料的各种类型,特别强调“所涉及的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2]”据此,本文将美术类图像史料定义为:能够用于历史研究或历史教学的一种静态的、二维性的,且属于美术范畴的非文字视觉性材料。
在《中外历史纲要》共397 处图像中,美术类图像就有219 幅,数量上要多于非美术类图像,故教学应该重视美术类图像。根据表现形式,本文将教材中的美术类图像史料分为绘画作品、书法作品、雕塑及工艺品、历史照片共四个类型。“在艺术史解读中,教师对特定时代历史发展的分析重点是通过理解艺术本身来间接理解历史”[3],教学中对美术类图像的利用与解读需要从艺术史或说是美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图像背后的信息。
教材中绘画作品图像共89 幅,根据绘画图像描绘的内容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肖像画、叙事画、漫画及花鸟画等类型,绘画种类不同,解读时的侧重点亦有不同。历史教师在解读这类图像时,应带领学生领略画面艺术之美后,从画作的类型、流派等角度出发分析其背后的意味。例如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 课中《康熙帝画像》的解读,解读者首先要明确这是一幅肖像画,确切来说是一幅帝王像。通过画中细节——康熙帝手中书卷、面前案几,联系课本内容并从中国画所注重表达意象性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此幅肖像画承载着宣扬儒家思想的“成教化,助人伦”功能的结论。正如谢瓦利埃·德·若古所言:“在任何时代,统治者总想利用绘画和雕像,以便更好地用正确的情感去激励人民。”[4]
教材中的书法作品图像数量虽不多(6 幅),但书法不仅是我国历史的物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艺术与历史的交汇,所以书法作品图像在历史教学中有其独特价值。
雕塑及工艺品类图像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共有22 幅,占有不小比重。雕塑与工艺品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
历史照片的含义没有一个定论,这里讨论的历史照片是指教材中近现代政治类、社会生活类及军事类的即时摄影照片。教材中历史照片在美术类图像中占比最多,共102 幅。说到照片,人们往往会想到“真实”一词。对照片的解读同样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并要从图像内的信息以及图像外的来源信息等入手,如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的重要作用不应被忽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曾言:“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5]”历史教学中对美术类图像史料的解读,更要在以历史学、教育学为本位的基础之上,借鉴艺术史方面的理论。
欧文·潘诺夫斯基提出了图像的解读方法与思考方式,即图像学理论。他将图像的阐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图像志描述阶段,解读者的任务是掌握图像的第一性或自然意义,通俗的讲,也就是解决画面上“有什么”的问题。此阶段在图像史料教学中,本文将其命名为“观图入史”阶段;在第二阶段——图像志分析阶段中,要解读的对象是第二性或程式主题,师生需要解决图像“是什么”的问题。“在这种分析中,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和对口头传说的掌握,熟悉原典中记载的各种特定主题和概念。[6]”学生在这一解读层次往往需要综合课本相关内容以及教师提供的补充信息,最后叙述出图像所展现的历史,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综图叙史”阶段;第三阶段为图像学解释或深义图像志分析阶段,解决图像“为什么”的问题。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现象性信息的获得,解读者在第三阶段所探寻的是图像的内在意义。潘诺夫斯基认为:“要把握内在意义与内容,就得对某些根本原理加以确定,这些原理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和一种哲学学说的基本态度。[7]”要发掘图像隐含的“原理”就要回溯创作者的意图,由此我们可以称此阶段为“思图溯史”阶段。南京大学陈仲丹教授就曾以反映1077 年卡诺莎事件的一幅历史画为例,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进行了解读,将图像教学分为了三个层次,即“识别图像内容”“史实廓清”与“反复的凝视审读”[8],这与本文三阶段解读目标也是一致的。
在此,本文尝试以这幅《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 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中的绘画作品《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为例,运用图像学阶段分析理论对其进行解读。首先是第一阶段——观图入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像内容,从而得出绘画最基本的信息:画面上的所有人物皆身穿制服,胸配绶带。台阶下的人们热情高涨,他们似乎在举行庆祝活动;而于台阶上站立人员尤其是居中年岁稍长者面目严肃威严,像是在宣告着什么。接着,解读进行到第二阶段,即综图叙史阶段。根据教材中的图像注释,学生知道此幅画作描绘的是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布成立的场景。“图像志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再现进行鉴定和描述,对艺术作品的内容进行阐释。[9]”经此阶段解读后,通过阅读课本及教师讲解,学生可以综合图像信息,叙述出图像的“故事”。知晓了绘画传递的表面信息,如要进一步发现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需要进入图像学分析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师生从图像的来源入手来把握图像所承载的价值倾向,即要思图溯史。此幅油画原名《凯撒的宣言》,作为“威廉一世忠实的德国仆人”的维尔纳在画作命名上也别出心裁,他将威廉一世称为“凯撒”,画家的创作立意不言而喻——此画是站在德意志帝国的立场上创作的,目的不外乎是对威廉君臣,尤其是宰相俾斯麦的歌功颂德。从创作者立意、油画名称及内容来看,这都是一场属于胜利者的狂欢。此次德国的统一为其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然而在迅速强大表象的背后潜藏着巨大隐患。“从德意志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形成,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0]”维尔纳本身就是威廉一世的坚定拥护者,我们从绘画中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对德意志民族可怖狂热的“赞颂”。图像解读到这里,配合历史记述的印证,学生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美术类图像史料在历史学研究中一直有着重现历史的证史、补史的价值,而当我们把眼光聚焦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就会发现美术类图像史料作为图像史料教学的重要材料,更是发挥着诸多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11]。高中生阅历尚浅,知识面较为狭窄,所以传统的文字史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美术类图像史料作为学习材料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文字所不能及的形象直观的特性,其色彩块面、画面构成能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快速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要素。此外,尤其像漫画类、照片类的图像刺激强度较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以及无意注意。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是在锻炼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专有的一种思维,是五大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是一种不仅能够帮助个体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还有助于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侧重于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美术类图像史料形象直观、内涵丰富,相比非美术类图像史料来说更难解读,所蕴含的信息大多都是隐形的,需要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挖掘,故对美术类图像史料的解读过程即是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
美寄托在艺术的形式中,美术类图像蕴含着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种图像的过程是对学生审美认知的唤醒过程,是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过程。历史作为一门探讨过去、面向未来的学科,其最深远的目的是改造学生之精神,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一点上它与美育的价值指向是一致的。历史教学对美术类图像的运用,不止具有普遍性的美育意义,还具有专属于历史学科的美育价值。统编版教材中的美术类图像是编者精选出的历史上不同文明所创造的符号,要想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美育价值,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形式之美后,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密码”。
基于层层考量和筛选,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较之以往教材,所选用的美术类图像数量更多,寓意也更为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图像成功解读,对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都大有裨益。教师不能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在真正将图像史料当作一种直观性史料来看待的同时体认到图像与文字史料是相辅相成、相互佐证的关系,只有从教学观念上进行转换,我们才能开始真正地对美术类图像史料进行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