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君,张帼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及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工具,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条件支撑。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的科研任务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的特点,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固定资产也呈现出数量增长快,状态变化大,价值持续增长等特点。固定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是完成农业科研任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现状复杂[1][2],一般分布范围广,涉及资产类别多,型号多样,价值差异大,有几千元的小型设备,也有百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还有为农业科研工作提供基础场地条件和基础保障的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等科研设施。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因此,摸清固定资产存量现状、结构特点和管理中的问题,才能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按照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分类标准,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图书、档案和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六大类。其中,科研设备(以下所称“科研设备”指登记在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分类中的固定资产)均分布在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分类中,它是农业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物质保障。文章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的职能特点,对固定资产总体存量情况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科研设备的存量现状和分布特点。
以某研究所为例,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加,固定资产总价值达到10 年前的3.4 倍。固定资产中科研设备占固定资产总价值的67.7%,其中通用设备占50.2%,专用设备占17.5%;其次为房屋、构筑物类固定资产,占30.4%,其中77.5%为房屋类固定资产,其余为构筑物;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类和图书、档案类固定资产较少,分别占固定资产总量的1.8%和0.1%(图1)。这反映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普遍结构特点。固定资产中占比最大的科研设备的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内容。
科研设备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物质保障,科研设备的存量特点,使用现状等直接关系着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向和重点。为此,对研究所科研设备的存量现状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点。
图1 固定资产存量结构分布(价值占比%)
1.2.1 科研设备地域分布广
近年来,由于农业科研野外实验和监测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野外台站布局和规模不断扩大,研究所在全国各地的试验基地、野外台站分布越来越广,相应的科研设备在地域的分布上也越来越广。10 年前研究所在京外仅有5个省份设置的野外台站和实验基地配置科研设备,到2021 年底,全国20 个省市的野外台站和实验基地均配置科研设备,野外台站和实验基地10 年前科研设备数量460 余台,现在2 160 余台,增加3倍多。不同类型的野外台站和实验基地配备的科研设备类型和使用状态不尽相同,对科研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 低值科研设备数量和品类多
为了解科研设备价值和数量分布情况,将科研设备资产原值按4 个价值段进行分组统计(表1)。统计结果显示,科研设备中绝大多数为低于2万元的设备,数量占78.9%,资产原值仅占15.0%;其次为2 万~10 万元的科研设备,数量占15.5%,资产原值占比为21.5%;10 万~50 万元的科研设备和50 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虽然在数量上占比少,分别为4.4%和1.0%,但是资产价值占比高,分别达到33.1 和30.5%;10 万元以上科研设备价值占比达64.1%,50 万元以上大型设备价值占比达30.5%。对数量占比最大的2万元以下的科研设备所涉及的资产分类进行统计,发现这部分低值的科研设备,涉及的资产分类多达314 个。反映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设备存量的普遍特点,即低值科研设备不但数量多,且涉及的及资产分类也很多,价值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虽然数量少,但是资产原值占比大。根据这一特点,为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大量低值科研设备的管理,二是价值较高的科研设备的管理和共享共用。
表1 不同价值段科研设备数量和价值占比
1.2.3 科研设备使用现状和分布特点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当前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是政府会计主体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的,主要考虑了预计实现服务潜力或提供经济利益的期限,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等几个因素(政府会计准则第3 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已使用年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新旧程度和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虽然有些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仍能继续维修使用,但是其使用效率、精度会大大降低,且维修成本、能源消耗大大增加[3]。为了解科研设备的使用现状和分布特点,对科研设备已使用年限情况以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科研设备整体陈旧,潜在待报废设备基数大。首先对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数量进行统计,发现研究所科研设备中达到最低使用年限占45.3%,其中32.9%超过最低使用年限5年以上。这表明科研设备中老旧设备数量多,研究所科研设备整体比较陈旧。其次对未来5年将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数量进行统计,发现5年内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科研设备数量持续增加,累计将有47.6%的科研设备陆续达到最低使用年限。达到和超过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由于线路老化、能源能耗增加等原因势必会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继续正常使用和维修,亟需报废处置,据此可预测,研究所潜在的待报废设备数量基数巨大,且5年内将持续增加。
(2)潜在待报废设备以低值科研设备为主。对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价值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在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中,76.6%为2 万元以下的科研设备,其中又有33.2%超过最低使用年限5 年以上。未来5 年内将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中,2万元以下的占81.5%。通过以上统计可知: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科研设备大部分为2万元以下的价值较低的科研设备,且5年内数量持续居高不下。对这部分科研设备所涉及的资产分类进行统计,发现共涉及278个资产分类,其中68%属于仪器仪表、电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物理光学仪器、温度仪表、其他分析仪器等基础科研设备分类。表明部分价值较低的科研设备多为实验室常用的常规小型仪器设备,一般使用频率高,设备配件、线路老化快,维修和继续使用能耗和成本高,据此可预测,价值较低的达到和超过最低使用年限的仪器设备中,潜在待报废设备的数量将很大。
综上所述,研究所科研设备整体比较陈旧,潜在待报废科研设备基数大,主要为价值较低的科研设备。因此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应着重关注待报废设备的处置和相关资产的配置更新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资产清查核实、产权登记等工作的开展,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基本实现了资产财务账账、账表一致,摸清了土地、房屋等重要资产家底,在资产配置、处置和房产出租出借等方面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内容面向农业,研究所众多,野外基地、台站都有大量的科研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科研设施,固定资产的地域分布广,结构复杂,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弱化,个别资产使用人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重增量轻存量”等现象。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来看,农业科研单位单独设立资产管理机构的很少,大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固定资产价值账管理在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实物账管理一般在综合处和后勤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管理主要集中在各研究室、课题组或实验室。从固定资产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管理来看,在固定资产配置的管理上,一般分散在基建、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研究室、课题组和实验室等;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主要集中在各研究室、课题组和实验室;固定资产处置阶段的管理则分散在综合处、后勤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分散弱化,导致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环节相互脱节,内部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实际工作中各项政策规定很难落实到位。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共享共用管理等方面缺少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手段,监督考核机制待优化。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造成固定资产配置(入口)管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管理以及固定资产处置(出口)管理等各阶段的管理分散在不同部门,实际管理中各阶段管理容易出现互相脱节的现象,缺乏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统筹管理的意识。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不到位,在固定资产配置环节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在项目立项环节,统筹考虑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绩效目标和资金承受能力的统筹科学配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
一方面,从某研究所的固定资产现状特点可以看出,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整体比较陈旧,潜在待报废固定资产数量多,资产处置需求大。另一方面,报废处置难度大。造成报废处置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资产使用人对资产处置管理不够重视,造成资产处置不及时,未及时处置的报废设备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和资源,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农业科研单位经审批后需处置的资产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统一交由处置交易机构进行处置。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须无偿交由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行统一回收处理。在报废资产处置批复提交资产处置平台至进场清运一般周期较长,容易造成待报废设备积压,挤占办公空间。例如,提交北交所处置的报废设备,需经北交所组织评估后公开招标,且招标期间,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组织待报废设备预展等,至供应商进场清运一般都在1~2个月之后,有些供应商还不能根据处置平台要求,及时进场清运,增加报废处置难度。遇到处置资产总量少,合计价值不高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流标的情况,虽然处置平台承诺会再次招标,但不论结果如何,势必会延长资产处置的流程,增加报废处置难度。
农业科研单位很少单独设立资产管理机构,大多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般由行政后勤部门或财务部门等人员兼任。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课题组和研究室也很少配备固定的资产管理人员。大多数资产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且因身兼数职,对固定资产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等理解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扎实,在管理中容易造成资产登记不及时、分类不准确、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很容易在人员变动后,发生因移交手续不完善,固定资产交接不规范等造成的资产和资料丢失、账目差异以及各项业务办理不及时等情况。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和预算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对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严峻考验。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陆续出台多项资产管理改革举措,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规范,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亟需根据《条例》等资产管理政策、制度和规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理顺管理职能,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在人员设置、权责分配、业务管理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建立即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规范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全流程管理,优化监督考核机制,使监督管理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日常事务之中,从而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积极构建符合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目标的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推进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的衔接[4]。首先,新增资产配置就要从源头抓起,切实把好资产配置“入口关”,在项目立项环节综合统筹把关,建立合理的审核机制,积极发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统筹协调作用。项目负责人、固定资产管理人要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在预算编制阶段充分预计、科学编制政府采购相关预算、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并在预算执行阶段严格按预算额度和内容进行采购。其次,为提高固定资产配置效率,在新增资产配置环节,要在统筹考虑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新增固定资产,避免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此外,应加大对存量固定资产的调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把符合条件的大型科研设施设备纳入各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管理,推进向社会开放共用,二是通过信息共享等各种手段,建立单位内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合理调剂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资产,不断优化单位内部资产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面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处置需求巨大的现状,首先应在单位内部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资产处置的监督制约机制,将资产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提高责任意识。其次,理顺固定资产处置流程,细化不同类型固定资产技术鉴定操作步骤,在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和更替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浪费,提高固定资产处置效率。此外,在报废处置批复后及时提交处置平台,并在提交平台后多沟通,积极配合处置平台加快资产处置进程,切实提高固定资产处置效率。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和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论是财务系统的建设,还是财务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都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理顺资产管理职能,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配优配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资产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真正使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通过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和培养高素质资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