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坐:亭+

2023-11-03 17:07李昊吴珊珊田歌川
城市设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基础空间专业

李昊 吴珊珊 田歌川

摘 要

设计基础是城市设计专业的专业启蒙和导引课程,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法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传统知识型”大学新生,如何建立适宜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专业教学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设计的概念原点出发,围绕基础教育关于空间启蒙和表达基础训练的两个核心内容,构建“望、闻、问、切”四个维度的空间设计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以“在校园”为题,形成大学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并结合设计基础Ⅱ“与谁同坐:亭+”课题介绍教学方案制订和教学实践的过程。

0 引 言

在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人类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以唯一性、恒定性、普世性为特征的传统知识观念逐渐被多样性、建构性和境遇性的当代知识观所取代,专制封闭的“知识帝国”日漸式微,包容开放的“知识共和国”悄然兴起,绚丽多姿的人类知识体系重新获得价值确认。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总体上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知识观念,强调固化的知识点记忆和客观性判断,造成学生缺乏对问题原点的批判性思考,难以灵活应对复杂现实情况。城市设计专业顺应我国城市建设转型发展需求,面对城市存量空间复杂性特征以及场所营造的创造性要求,强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学生摒弃固化的观念与思维习惯,建立当代知识观和学习观,具备认知理解、思辨推演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设计教学如何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培养合格专业人才。

1“问题”导向下的城市认知路径与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城市设计作为具有创造性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物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研判,构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设计路径。因此,城市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不应只是形式、色彩等技法训练,应当结合大学新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开展循序渐进的教学组织,培养学生以城市认知、问题发现为基础的空间创意与设计能力,达成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1.1 教学方案制订缘起——培养怎样的设计观?

设计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如何理解设计?第二,如何建立设计的价值范式?归并在艺术范畴的设计通常被理解为空间创意、形态创造,表现为设计师个人的美学取向和个性发挥,设计的评价也被大幅度地窄化为形态设计,而忽视了设计的关键所在,忽略了城市和建筑作为人居场所的基本价值、深层结构和内在动力。设计教学偏向于感性的形式训练与操作,缺乏理性的价值思辨和方法论引导,尤其在设计基础教学阶段,剥离现实语境的、抽象的空间和形态训练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空间环境的内在属性和制约条件,无法从一开始就建立清晰的问题意识,以为设计就是用所谓的灵感凭空生成一个概念,创造一个形式。

我国已全面进入后城市化时代,面对存量空间的多元内涵和品质提升,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价值意识,从设计原点出发学习设计,理解设计作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深刻内涵,理解城市空间环境与设计创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论3 个方面建立求真、从善、尚美的设计价值体系(图1)。

1.2 教学方案策略选择——学生有什么特点?

经过中小学高强度考试“刷题”式学习进入大学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不知为何而学,缺乏学习动力;因过度考试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思维习惯,标准化答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知从何而学,缺乏独立思考;大幅度依赖课外辅导和应试技巧获得高分的学生,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论,不知如何而学,缺乏自主意识;基础教育过度强化数理化等考试科目,其他领域的涉猎几乎没有,造成相当比例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盲目,不知专业为何,缺乏专业基础。如何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培养专业兴趣、进入专业学习状态是设计基础课程需要考虑的重点。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让学生通过第一年的学习了解专业特征,建立基本认知,掌握基本技能与建筑设计方法。

1.3 教学方案目标计划——课程要达成什么?

要综合当代设计观念、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城市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设计基础教学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立基本的设计价值观,以“在场”为牵引,培养学生具备从“场所认知”到“场所营造”的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和掌握设计四维(场地与环境、生活与行为、空间与形态、材料与建构设计)的内涵价值,了解相关理论、设计、美学、历史、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重点掌握设计前期现状调查、数据整理、问题分析、语汇表达等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对于学生3 个维度的能力培养。

第一,认知与调研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应掌握对现实空间环境进行观察、认知和记录的现场调研方法,掌握文献检索、阅读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调研的方法。

第二,分析与研究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应掌握场地环境分析与建筑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于现实问题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判断的能力。

第三,表达与合作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应掌握运用专业图示、实物模型、数字工具等对现状调查信息及分析研究成果进行准确表达与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与小组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

1.4 教学方案整体框架——“在校园”1234

设计基础包括设计基础Ⅰ(32 学时)和设计基础Ⅱ(64 学时)两门课程。课程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大学校园开展教学,聚焦学生的日常公共生活、居住生活和学习生活,将生活感知、空间启蒙与表达基础相结合,从望、闻、问、切4 个维度开展设计的基础素质、知识与能力培养。

一年级上学期设计基础Ⅰ题目是“与谁同在——场+”,通过若干递进的小训练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认知校园环境,理解设计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初步掌握城市建筑设计表达相关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空间思维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与设计意识。

一年级上学期设计基础Ⅱ题目是“与谁同坐——亭+”,在延续设计基础Ⅰ校园空间环境认知的基础上,设定学生生活区为主要研究范围,以报刊售卖为主体功能,由学生根据实际需求策划其他附加功能,从4 个维度开展校园交互空间设计以及基本的表达技法学习。

一年级下学期城市建筑初步Ⅰ题目是“与谁同宿——舍+”,通过对学生所住宿舍空间的问题分析和需求研判,进行两人、三人及四人间的室内改造设计,强化学生对生活与行为、身体与空间、尺度与设计基本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一年级下学期城市建筑初步Ⅱ题目是“与谁同筑——坊+”,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总结性教学环节,选择相对复杂的设计工作坊独栋建筑,让学生开展大学专业教学空间的设计,是对“望、闻、问、切”四维的综合训练(图2)。

2“与谁同坐:亭+”——设计基础Ⅱ的问题发现与设计任务策划

“亭+”校园交互空间设计既是对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成果的检验,又是学生秉承“在场”理念、探索场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起点。课程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设计发生的动因,理解创造性的价值所在,初步具备从望、闻、问、切4 个维度开展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开展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徒手、工具、模型)和表达技巧。

2.1 在场的设计: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场所营造

正如列斐伏尔所言,日常生活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当代社会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摆脱神性和工具理性的羁绊,建筑也终于回归场所营造。

作为城市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应该建立当代的设计观念,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对日常环境与场所的敏感性,因而教学组提出“在场”这一教育理念。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是“在场”理念下的1.0 阶段——“在校园”,让学生从最熟悉的校园环境出发,重视现场体验与调研,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微观视角来发现场所问题和观察人群日常生活与行为,培养城市设计专业学生的“在场”精神和日常生活视角(图3)。

2.2 设计的起点:校园生活区公共空间的问题发现

城市空间环境同人一样,具有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特征。在生長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衰退、低效、失调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求。校园生活区公共空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存在大量的公共活动行为,如会友、等候、交谈、售卖、招募等,现实的校园环境缺乏对这些日常性公共行为的有效支持,同时校园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失落”空间或“消极”空间,处于废弃或搁置的状态。教学以这一相对开放自由的题目设置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使学生更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场地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置入什么功能,或将场地激活,或改善现存问题,或满足使用者需求(图4)。

2.3 创造性的开始:“亭+”的需求与策划

功能和业态策划往往是本科生教育中被忽略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事无巨细地给定学生任务书,而近年来在“存量盘活”的大环境下,经常需要设计师以“导演”而不仅是“执行者”的思维去策划相应功能和业态、活化场所。因此,“亭+”这一待定又包含无限可能的题目设置也更契合时代需求。“亭”是指规定的报刊亭功能,要求一定的围合和封闭空空间,“+”则指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场地的特定位置,发掘使用者的需求和潜在的功能,来合理地策划相应功能以及空间的形式。

2.4 营造的过程: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技法

空间设计涉及场地、行为、形态、建造等内容,并非自在自为的过程,教学组致力于设计方论的探索,避免个体体验式的经验式教学。总结空间设计方法的4 个维度“望闻问切”,期望让学生理解空间创作的理性逻辑,并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同时,作为本科一年级的设计课程,掌握基础技法(构思草图、草模、总图、平立剖制图、效果图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通过各环节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同时延续设计基础Ⅰ课下手账记录环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绘图记录习惯。方法与技法学习是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组成,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

3 “望闻问切”——设计基础Ⅱ的教学组织过程

课题总时长共7 周。为引导同学们发现场地问题、策划相应功能、设计空间与形体,了解材料与建构,整个设计过程按照望、闻、问、切四个维度一以贯之,可分为以下5 个阶段(图5)。

3.1 望地定格:环境与场地(第一周)

老师启动课题,带领学生进入现场,实地考察各场地,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设计场地。之后选择同一场地的同学为一小组持续调查,测绘记录场地空间环境的现状基本信息,理解环境与场地的基本要素,尝试发现环境场地的主要特征与问题,初步形成建筑形态的基本判定。

3.2 闻声定性:生活与行为(第二周)

继续以场地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对场地内使用者的生活与行为进行不同时间段的调研,发掘使用者需求,在给定的必备功能——报刊售卖之外,根据使用者生活与行为需求策划其他可能的功能。

3.3 问觉定量:空间与形态(第三—四周)

学生根据所做的场地研判与功能策划,进一步开展形态研究,借助草图、实体模型、su模型等工具,从总体布局、功能排布、流线组织、知觉体验、空间操作、界面虚实、三维造型等方面开展方案设计。

3.4 切形定造:材料与建构(第五周)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已建成建筑,选择与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与建筑材料,初步理解形态与材料、构造、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材料的空间表现力,利用实体模型进一步理解建构的结构逻辑和空间逻辑。

3.5 设计成果绘制与答辩(第六周- 第七周)

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工程制图规范,通过铅笔尺规绘制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轴测及人视效果图,并制作成果展示模型。学生的方案汇报能力同样是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正式的课程作业展示和答辩完成教学任务。图6 是优秀学生的作业示例。

4 结 语

城市设计专业适应我国城市建设转型对人才的新需求,是建成环境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拓展发展的新领域,与三大专业紧密关联,又有一定的区隔。设计基础教学作为构建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学习认知方式的变化持续建设,既要应对转型,积极回应当代知识信息的快速更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达成教学目标,更要回归本源,把握城市设计学科的基本价值站点,为人类的幸福栖居营造美好场所。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 设计方法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顾大庆, 柏庭卫. 空间、建构与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 张建龙, 徐甘. 基于日常生活感知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J]. 时代建筑, 2017(3): 34-40.

[4] 丁沃沃,刘铨,冷天. 建筑设计基础[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5] 李昊. 城市设计技术方法[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猜你喜欢
基础空间专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