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再生中类型学设计方法与数据支持的教学探索

2023-11-03 17:07汪丽君苑思楠王志刚张龙赵建波
城市设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再生类型学

汪丽君 苑思楠 王志刚 张龙 赵建波

摘 要

对于城市研究与设计而言,作为底层逻辑的类型学方法与新兴的数据支持工具结合,将转变传统纯形态学的方法范式,推进更加理性的城市科学决策。本文归纳了历史环境保护的历程和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历史环境再生观念,结合天津大学建筑系3个城市设計课题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延续型再生、活力型再生、记忆型再生3种策略激活历史环境的模式与意义。

关键词:历史环境;再生;类型学;数据支持

1 研究背景

历史环境在广义上可定义为:“人们在现今世界可以看到、理解和感受到的过去的人类活动留下的所有印记”[1]。它是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 , 它不仅是传承地区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保持文化多样性的结构性文化资源,还是人类建造活动的记载。历史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以新代旧过程,而是新旧元素协调共生的过程。历史环境中无论新建筑、新格局的产生,还是传统建筑、群落的更新,都应被视为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必然涉及新旧元素关系处理问题,也就是保护和发展之间矛盾的问题。

2 历史环境再生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战略的推进,对历史环境进行更新是可能及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再生(regeneration)作为一种预防城市无序发展的社会行为和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再生”原为生物学名词,是指生物体的整体或器官因创伤而发生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又生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和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这一修复过程称为再生。本文中所谈的历史环境再生,不是简单的建筑改造或功能的再利用,而是“通过城市设计恢复历史环境在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牵引作用, 同时寻求该地区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的持续改善而制定的,综合而整体的构想及举措。是平衡保护和发展之间矛盾的一种方法”[2]。

根据现状条件不同,采用不同的再生模式和适宜的技术手段,对历史环境中的特色资源进行再生保护并使之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实现同一时代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平衡,推进了城市可持续演进。而再生视角下的城市设计,不仅要将体现地方特色的空间肌理、历史建筑、历史文脉、传统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进行再生,还要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色纳入营造体系中,使之与传统地域特色有机交融,形成符合城市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空间特色。

3 历史环境再生中类型学设计与数据支持方法

当前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本地历史的生动记忆以及认同感、归属感。在教学中,往往会引入城市研究作为设计教学的前置环节,从理性与科学层面对设计产生支撑。首先在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富有操作性的方法就是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在进行城市建筑调研与城市设计教学时,通过使用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环境和城市历史发展,发现建筑与城市形态的内在逻辑。特别是把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形式归结分类,恢复和再呈现特定的文化和传统形象,从而在设计中继承和延续这种内在的规则,保持城市历史连续感。

近年来,大数据、空间分析、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始在城市科学领域快速普及,推动城市研究与设计逐渐走入定量化与科学化方向。对于城市设计而言,如何将对于城市数据化层面的抽象性研究,最终有效地应用于具体的形象化设计之中,解决“数据—设计”两端有效的尺度关联也成为教学中重要的问题。此外还需要明确的是,数据研究并不能直接推导空间与形态,即研究并不替代设计。数据研究的目的是在于为设计提供更准确的控制框架,从而让设计的想象力能够在理性的基础上自由发生。而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数据的理性孕育设计感性的过程恰恰是在尺度从宏观向微观的深入过程中形成的。

4 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探索

在天津大学建筑系相关城市设计的教学课程中,我们结合核心理论课建筑类型学的教学,以类型学设计方法和城市数据支持为基础,根据历史环境再生所依据的载体“有形”和“无形”之分,结合现存“有形”物质空间的多与少,将其归纳为3 种模式:延续型再生、活力型再生和记忆型再生。教学目标为从再生的角度研究历史环境活化利用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近年来代表性的课程题目与教学成果如下。

1)延续型再生。

延续型再生,是指历史地段或地区保存有较完整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通过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延续其空间肌理和使用功能,对于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建筑可以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以焕发其新的生命。

例如2021 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专题:“曲”径通悠,划在方圜:文商互适实践下的旧城曲艺社区。本专题设计将历史环境的三大特性,即“物质”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与类型学的理论和数据分析相关联,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整体保护控制、引导体系,最终形成了延续性保护与再生策略。

案例选取2010 年前后开始营业,且现在营业状况良好的天津津湾广场地区曲艺场所作为中心点,以中心点与其周边步行范围的社区为研究对象。由于商业活动的互动与步行距离的高度联系,本研究依靠GIS 交通网络体系,通过相关数据支撑对其周边商业进行曲艺场所入驻前后的对比分析,以期更清晰地了解曲艺空间与周边商业业态的互动关系。以普通人10 分钟步行800m,20 分钟步行1500m 为步行路程,以选定的3 个曲艺中心点为设施点设置步行范围,以800m、1500m 服务区划分本次研究范围(图1)。

宏观设计策略分析: ①文商互适:商业与曲艺空间具有强相关,曲艺是商业发生后的平民文化选择,是商业转移后剩余产业的强心剂,二者此起彼伏共同发展。在空间维度上,二者相伴相守,相互依存;②聚集特征:文化类建筑和表演空间在天津呈现出聚集态势,整体模型为聚集而非竞争,表现出“一聚多散”的特征(图2)。

微观设计策略分析: ①曲艺场所面对人群主要为游客和本地热爱曲艺的居民;②曲艺依托于不同形态的商业发展出了不同的曲艺场所性格;③近几年沿街餐饮低端数量均有所减少,而逐渐集中于新兴的大型商业购物综合体中,曲艺场所也依托于大型商业成为体验式商业的一部分。

设计定位是以中心街块带动周边,提供公共活动场地以及密集的文商功能点,活力辐射四周。在具体设计手法,强调隐于原市,充分尊重历史街区原有建筑高度、尺度,同时在区块四角补齐完型,从而保证视觉的完整性(图3)。

在本次专题设计中,强调重点保护地区内质量较好的近代历史建筑,修缮整治质量一般的传统建筑,延续该地区的居住功能,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还考虑引入旅游产业,打造特色风貌旅游区。通过保护、整治和有机更新,一方面延续原有的建筑风貌,另一方面也保护区域内生活形态,从而实现其整体“延续性再生”(图4)。

2)活力型再生。

活力型再生,是指在历史地段或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已经破败不堪,不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方式,通过对传统空间肌理、建筑类型、特色符号等要素进行提取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凝练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类型来进行更新、改造,满足使用要求,提升街区活力。

例如2022 研究生建筑理论专题设计Studio:“建筑类型学的中国叙事:乡村原型的活化与营建”。

“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助力使得以“乡村建设”为阵地的建筑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亦随之如火如荼。本次Studio 的目的是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与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农渔小镇乡村活化设计项目联系起来。

一方面,从“批判的地域主义”等相关论述中寻找注解;另一方面,借助乡村现代性(ruralmodernity)等标签寻求对地方特征的新表达。

通过植根于特定乡村社区(community)的建造系统,从中发掘可资借鉴的类型、技术、工艺等营造经验,以此保存具有识别性的特征,直至找到可持续的当代乡村原型活化实践方式,使设计适应于所处在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与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发掘在地经验(localexperience)处于非都市条件下的复杂适应性,以此超越对既有乡村空间原型的简单复刻。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视作一次“既向乡村输出,又向乡村学习”的观念重构(图5,图6)。

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经常经不起推敲,这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在本次乡村原型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通过类型学设计方法将历史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融入现代的生活转译中,是将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视为人类聚居活动自然变迁过程中的“一体两面”。既保护地方历史文脉,体现传统民俗文化,同时又将旧的部分融入新的功能,使其在新的环境结构和新的社会需求中发挥新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将延续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尊重既存建成环境,发掘文化的深刻内涵,保持历史环境的生命活力,为未来成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奠定基础(图7)。

3)记忆型再生。

记忆型再生,是指某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该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严重损毁或消失殆尽,为了传承历史文脉,引起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文献记载、历史图片以及人们的记忆,并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来重新营造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从而使城市特色得以再现,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例如2021“遗产保护与传统建筑演绎”专题:“金中都城遗迹的保护与展示设计”。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图4)是北京建都起始地的保护与纪念重大工程和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设计团队以类型学为理论工具,以“千年对话。古今交融”为主题,对北京城市历史及文物遗存进行梳理,用下沉广场创造出连续、壮观的城墙展示面。人们在此触摸历史,感受时代变迁。作品在国际竞标中胜出,预计2024 年竣工,将成为北京的重要的文化地标。实现了科研、教学、实践的融通。

金中都城位于北京西南部,本次设计场地位于金中都城西南角的L 形地块。场地内遗存的城墙作为历史性遗迹,其防御功能的丧失使他失去了原始的身份而被淹没在现代生活中。

但由于城墙的历史性,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现代生活工作区,留下了被城市交通分割开且未被很好利用的开放绿地。同时,城墙线性的空间特征与遗迹原有的空间氛围与意象也丧失了(图8)。

方案将绿地作为媒介,引入一个重新连接的线性系统,在保护并展示城墙遗址的同时,连接城墙两侧城市环境的潜力。通过对金中都城墙及城门营建过程相关文献的研究,将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提炼出围合、平行、渗透、破碎4 种基本类型,结合功能拓展需要转译出十个衔接器,与场地的漫游路径结合,形成的新線性系统使城墙的记忆在现代生活中重构起来(图9,图10)。

本次金中都城遗址公园的专题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场地历史遗存的形成机制与发生原点的追溯,强调重现消失的景象,延续断裂的历史。不仅满足了居民的使用要求,提升了社区活力,还原了北京旧城意象的肌理和秩序,与北京历史文化风貌取得很好的协调(图11)。

5 结 语

针对二十大提出的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建筑学科亟须回应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求。在天津大学建筑系的相关城市设计教学探索中,教学团队坚持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材与课程建设。2021 年由天津大学汪丽君教授撰写的《建筑类型学》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并获首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城市设计相关教学团队结合教材,联系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基因断裂问题,带领学生深入一线参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历史环境再生设计项目,塑造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于潜移默化中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天大改革路径和方式。

尽管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中面临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种具体研究和判断,但如果能科学运用类型学策略与数据支持方法建立历史环境保护性城市设计的整体思想,将有利于保持历史环境的“记忆”和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同时还可以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这种对历史过程的保护意味着这是一种积极的保护而非消极的保护,从而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冲突。

参考文献

[1] Dennis R.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historic cities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7.

[2] 汪丽君. 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再生研究: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527-531.

猜你喜欢
再生类型学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追寻“红色”足迹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甘薯根倒置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从语言类型学看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句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