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智能制造领域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建设

2023-11-03 23:22王小龙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8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制度建设信息化

摘要:信息时代,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地位越发显著。然而,近些年来,虽然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专利技术领域的侵权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多样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都导致专利侵权风险逐步增加。因此,建立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是有效规避这种情况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针对信息化背景下构建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现行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入手,重点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智能制造领域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希望可以切实增强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在应对专利侵权纠纷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将被动的风险存在转变为主动的风险预判,有效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风险预警判断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智能制造领域;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建设

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安全,需要建立健全关于知识产权预警以及维权的海内外相关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构建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知识产权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安全可靠,更是实现科技安全的重要保障。专利预警是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专利法》中明确增加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相关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智能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将智能制造作为主要打造方向,对于信息化发展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领域频繁出现专利侵权事件,表明专利侵权风险不断增加,建立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背景下构建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从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建立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实际上是政府工作的一个方面,可以有效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家安全。政府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包括制定和规划专利侵权风险预警政策的职责。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整个经济市场的变化,专利制度本身也存在潜在的侵权风险,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来化解专利侵权风险。比如在《专利法》中明确提出建立专利侵权预警制度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举措。同时,这一制度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企业提高应对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对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有利于保障行业安全更好地赋能产业发展

除了从宏观发展角度来看,构建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还可以从中观层面保障整个行业安全,促进产业有序发展。风险预警制度的建设可以帮助行业内企业建立及时沟通的模式,使其第一时间了解专利资源的分布情况,找到行业发展的关键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在后续的行业资源整合过程中进行协调和运用,实现真正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当相关企业面临侵权危机时,可以集中行业力量搜集资料和资源,实际维护整个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有效保障行业安全和稳定。因此,构建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从中观层面帮助产业了解专利侵权风险的形态,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它还优化了技术创新发展路线,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的同时,促使行业协会更科学地分析专利信息,整合与产业发展和企业建设相关的信息内容,并进行风险预判,以保障行业稳定与平稳发展。

(三)有利于加强企业合规管理从而确保市场主体利益有所保障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立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有助于企业的规划管理,避免矛盾和纠纷的出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并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首先,这种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避免将这种风险真正转化成为危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其次,制度的建立还可以帮助企业将这种风险转化为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保护。这样的风险预警制度能够帮助企业争取更多市场机会,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通过建立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缺陷与弊端

(一)现行法律法规中缺乏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具体内容规定

现阶段我国现行法律以及法规中,并没有非常完善有关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具体内容。这说明各地方性法规仅涉及了相关的“专利预警制度”“专利预警机制”等内容,严重缺乏专利侵权风险的预警制度建设。这也意味着没有能够切实帮助政府、市场主体以及相关企业规避和有效应对侵权风险的制度。同时,在市场环境的规范、行业发展的安全以及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的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参考依据,建立健全完善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势在必行。

(二)相关概念存在立法层次偏低的情况

关于“专利预警制度”“专利预警机制”等基础概念,其始终表现为立法层次偏低的现状。就目前我国在专利预警立法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停留在地方性法规的建设方面,对于政府以及市场主体在进行相关风险化解过程中可借鉴的效果明显不够。在专利预警方面,缺乏高层次立法的保障会导致专利预警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影响,不利于专利预警工作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各地区针对专利预警制度与机制的规定存在不一致情况

当前,我国各省市在“专利预警制度”和“专利预警机制”方面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专利预警机制的主体存在差异。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专利预警机制的建设主体是政府部门,因此不同地区的人民政府负责构建该机制的权责存在差异。从政府级别来看,有些地区是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而有些地区则是由县级以上专利行政部门负责,这导致政府部门层级不够统一。其次,专利预警的范围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更加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专利保护,而其他地区则重点关注本地区重点行业的专利侵权问题,这导致不同地区关注点的差異。

(四)条款规定内容含糊且可操作性较差

法律法规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执行和操作的目的,但是现阶段许多地区在立法上明显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这表现为许多地区在专利预警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建设过程中,词语的使用非常模糊,甚至出现了指代不明的情况,这也就为后期立法工作的广泛开展造成了影响。比如,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主管负责部门,在一些省份被称作是“专利管理部门”。导致了其在法律方面的权威性明显削弱,同时对于相关条款的明确以及针对性也大打折扣。

三、信息化背景下智能制造领域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建设路径

(一)建立健全专利数据库以及对应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信息化背景下,更强调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对判定和预防专利侵权风险责任的作用。因此,建立专利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更有利于开展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局正在初步建立起统一规定的专利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开开放,形成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专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系统。同时,一些地方也建立了本地區的专利检索平台,更有利于满足各地的专利信息查询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然而,就目前专利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情况而言,内容和模块方面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因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发生了变化。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有效地预警和判断专利侵权风险。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将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与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帮助相关领域收集更丰富的专利技术信息,做好侵权风险预警评估工作。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全方位的管理目标,显著提升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效果。

(二)注重宣传以增强各预警主体的相应意识

在建设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过程中,明确意识的重要性非常关键,其在推进相关工作中发挥着先导作用,也能够真正体现出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效果。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相关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意识和思路。这包括普及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相关知识,提升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意识。特别是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相关单位领导、从事科研和专利研究的技术人员,更应加强宣传和普及。宣传内容应涵盖法律法规、专利侵权的必要性和相关案例等,以使相关行业从业者真正意识到专利保护的必要性,并认识到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专利侵权风险预警的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所以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保障,大量的宣传和报道会使该工作的实际宣传效果更加显著,整体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广泛。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相关企业开展相应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有效提高企业在面对侵权纠纷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是维护企业稳定发展,实现市场和谐进步目标的关键。

(三)注重专利侵权风险预警人才队伍建设

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知识产权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建设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时,相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是保证该制度建设和执行的关键。特别是在专利人才方面,优秀的人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专利技术人才供需方面存在较大的矛盾。高校在努力培养具备高素质和高学历的知识人才,但是在社会和企业实践中,却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和应用型专利人才的需求。因此,未来需要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加大对专利侵权风险预警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原则,努力培养掌握专利技术、了解专利制度并熟悉运行程序的高层次人才。为了更好地支持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不同领域或行业建立科学的数据库信息。这样一来,数据收集、评估和决策过程中可以及时借鉴,并提高数据利用的效果和能力。数据库的建设既表现为信息数据平台系统,又可以形成专家数据库,通过专家的构成形成多元化的信息数据网络。科研人员、专利设计师、政府部门等都有机会参与到专利分析过程中,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四、结束语

知识产权安全是经济安全目标的前提,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在信息化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趋势和状态,智能制造领域对我国传统制造业进行了创新与完善,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表明,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也将成为信息化以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要表现。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渗透,这也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说明在全新的科技革命以及产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将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智能制造作为根本目标,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更新和升级。

然而,真正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离不开创造力的发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是智能制造领域长期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就是保护创新意识,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更需要健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制度建设,明确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差异,突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风险。尽管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发生了一些专利侵权案件,但相信通过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的建设,可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将过去的事后解决转变为事前预防,帮助政府、相关行业组织、市场主体和企业有效地化解和防范专利侵权风险,推动知识产权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高品质、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王小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参  考  文  献

[1]张脐方. 专利侵权风险预警制度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22.

[2]李莹,王旭燕,谭雅荷,等.专利侵权预警研究热点及趋势预测——基于Cite Space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89-93.

[3]李莹,周胜生.基于大数据视角的企业专利风险预警研究[J].情报杂志,2021,40(10):21-26.

[4]李莹.基于专利大数据的企业侵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1(08):15-18+21.

[5]李莹,周胜生.基于大数据视角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模式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1,18(03):11-17.

[6]郭雨.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王小龙(1989-),男,汉族,江苏南通,硕士,助理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通信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员。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制度建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