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葱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编写者王永春老师说过:“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是当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素养”。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当重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是一个可以以“块状重组”方式进行结构加工的教学内容,因此,该部分的作业也可以进行结构化设计。各学段教学的统计知识对统计工作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框架结构,同时也能看出该作业设计所承接的之前学过的统计相关知识。统计学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分支,通过小学阶段对统计的学习,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学到六年级就机械地认为解决数学问题只能靠“列式计算”,在他们看来“统计与概率”这块知识,就是学了几个统计图,把数据变得直观一点,体现一下数形结合,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似乎不教学这块知识也“无伤大雅”,即使遇到考试题,也可以通过经验来解决,殊不知统计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至于对“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结构的了解和掌握,更是可想而知。
该作业设计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尊重学生之间思维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将所回忆起来的零散的、无序的、不完整的统计知识通过三次纵向划分的作业进行结构化的系统梳理(如图1所示),同时,每次作业又横向划分为“积累作业”“推进作业”和“拓展作业”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思想方法,属于必须完成的部分,而最后一个环节属于选做部分,意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用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已有的数据分析经验进一步深化为数据分析观念,加深对不同统计图特征的认识,把已有的对统计知识内在意义的理解内化为随机思维,同时感受统计的价值,以随机的观点理解世界,用数据的眼光看世界,把“老师说”“书上说”的依赖思想转变为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自主态度。
三、目标分析
1.通过呈现一系列具有真实背景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进行推测、做出决定),建立解决“统计与概率”相关问题的模型,感受每一个知识在模型中的作用,以此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感受、认同统计的价值,在此过程中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2.感受统计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形成数据分析观念,进而形成依据数据和事实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四、设计内容
第一部分 收集和整理数据
积累作业:
1.在小学阶段,你学习过哪些有关“统计”的知识、方法?请整理在下方空白处。
设计意图:唤醒零散、无序的知識,为建立“统计与概率”整体知识框架结构做准备。
2.你认为在统计工作中下面这六件事情该如何排序?
分析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做出决定 收集数据 进行推测
设计意图:这六件事是构建“统计与概率”知识结构的“原材料”,答案详见第一大点教材分析图1。
推进作业:
淘宝网是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之一,它能根据用户以前搜索商品的历史记录,推测出该用户的购物喜好,进而决定推送什么商品给用户。因此,不同的人打开淘宝网首页看到的商品是不同的。如图2是丽丽的妈妈一周内的淘宝购物的搜索记录:
(1)请设计统计表,分类、整理上述数据。
(2)请选择一种合适的统计图,把你的统计表中的数据描述出来。
(3)根据统计图的描述,下次妈妈打开淘宝网站时,看到最多的商品可能是什么?
设计意图:(1)体会和经历统计知识结构中的前两个环节:收集和整理数据;(2)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图特征的理解;(3)本题意在通过淘宝实例,让学生体会数据分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我们做决策、做判断。
拓展作业:
二战时期,为了减少战斗机的损耗,军方派出大量专家,研究如何加固战斗机,他们准备对从战场返回的那部分战斗机进行研究,这些专家发现,每次空战结束后,返回基地的那部分战斗机机翼部位是中弹最多的地方,甚至有些机翼被打得千疮百孔,而引擎、油箱等部位,中弹就很少。你认为战斗机的什么部位应该加强防护?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背景原理为“幸存者偏差”(沉默的数据),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体会不是只有看得见的数据能说话,有时往往看不见的数据才最有用,我们要通过看得见的数据推测出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所以应该给战斗机上没有弹孔的部位加强防护,因为这些部位中弹的战斗机都没能幸免于难,都没顺利返航。
第二部分 描述和分析数据
积累作业: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各种统计图、表?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统计图、表的最终目的——为了直观描述数据,便于进一步分析,而不是单纯为了应试。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别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考查基础知识,条形统计图适合描述多个对象具体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适合描述一个(几个)对象随时间的连续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适合描述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推进作业:
1.以下是苏芳一家3月和4月的家庭开支统计图。
(1)你认为3月的淘宝购物消费高,还是4月的高?还是无法确定?为什么?
(2)上述两幅扇形统计图是根据下列两个统计表制成的,为什么3月淘宝购物所占的百分比比4月的高,但实际钱数却比4月的少?为什么4月淘宝购物消费更多,但4月的结余反而更多?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在分析百分率时,关注单位“1”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思维,分析数据不能只注重某个数值,还应关注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充分体会单位“1”对分析具体量的重要性,同时更深入体会(百)分率只是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工具,不能表示具体量。两个问的根本都是单位“1”(即家庭总收入)增多了。
2.下表是2021年1月25日至4月26日印度每周新冠肺炎累計新增确诊人数:
张军认为,这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描述(如下图所示),因为它不但可以清晰描述出各时间点确诊人数的多少,也能看出确诊人数的变化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本质的理解。虽然条形统计图能大体看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但是人们研究变化趋势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连续,因为统计量不是随时间突变的,而是连续变化的。
拓展作业:
某校外培训机构挂出了“包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一律退费“的广告,后来经调查发现,凡是在这家培训机构付费培训的学生确实都考上了重点中学,你认为这家培训机构能帮任何学生都考上重点中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帮助学生感受“偏差数据”具有欺骗性,会对人们判断和决策造成影响,“凡是在这家培训机构付费培训的学生确实都考上了重点中学”是因为没有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都退费了,并不是因为这家培训机构能够确保任何学生都能考上重点中学。
第三部分 根据数据进行推测、做出决定
积累作业:
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用适当的统计图表进行直观的描述进而分析它们,做这些事情最终是为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帮学生体会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列式计算,统计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推进作业:
1.小樱桃的妈妈最喜欢在淘宝购物网站上买一种商品A,她在淘宝网上搜索和浏览商品A和相关商店的次数是最多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打开淘宝网首页,看到的不仅有商品A,还有很多鞋子、帽子、包包、洗衣液、洗衣机这些商品,可是妈妈从未主动搜索和浏览过这些商品,是淘宝后台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凡是购买了商品A的人,大多都还会再买这些商品,然后推测出妈妈可能也会买这些商品,果然,妈妈看到这些商品后心动了,又开始了买买买……
根据这段故事,你能否推测,商品A究竟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统计知识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主要体会统计能帮人们进行推测。由于鞋子、帽子、包包、洗衣液、洗衣机都和衣服有关,都是衣服的搭配品或相关物品,所以由此可推测商品A是衣服。
2.某国的“沃尔玛官方大数据统计”显示,超市里的纸尿裤大多是孩子的爸爸负责购买,大多数爸爸到超市购买纸尿裤的同时,都会再给自己带上一瓶啤酒,这条宝贵的信息让啤酒厂看到了商机,如果你是啤酒厂老板,为了提升啤酒销售量,你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本题以大数据为背景,以真实的商业案例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大多数爸爸到超市购买纸尿裤的同时,都会再给自己带上一瓶啤酒”,所以只要把啤酒专柜和纸尿裤专柜放在同一个区域,迎合爸爸们的这一购物习惯,就可以便于他们购买啤酒,进而提升啤酒销售量。
拓展作业:
我们知道抛一枚普通的硬币,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也就是出现正面朝上和出现背面朝上的机会是均等的,那连抛同一枚硬币2次,出现的结果一定是1次正1次反吗?连抛10次,一定出现5次正5次反吗?为什么?动手实践,并说说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不代表总抛掷次数中,恰有一半是正面朝上,一半是背面朝上。进一步体会每次抛掷硬币,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是独立的,不受之前统计数据的影响,对于随机事件,不能完全用有限且较小的样本容量来预测未来。初步体会中学即将学习的“独立重复试验”概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