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艳
摘要:复述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小學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复述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涉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教师运用抓住关键词语、借助插图提示、设计表格、列小标题、抓住课文的“留白”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复述训练,有效地积累和运用语言,实现了复述能力的提升,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复述训练;言语实践;核心素养
复述是学生把读到的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充分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复述,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复述教学却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教师复述教学形式单一,训练时间不足,一带而过;有的流于形式作为课后作业,只有布置,没有指导和反馈;有的甚至对课后的复述要求视而不见。学生的复述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思维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升。如何有效地开展复述训练,提高学生复述的能力呢?
关键词,即与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相关的重点词语,可以作为复述的支持点和连接点。根据这些词语的记忆和扩充,把要复述的内容串联起来,进行详细复述。关键词的引领,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降低复述的难度,又为学生留下了表达的空间,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时,可以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拎”出来,指导学生进行复述。
如教学《小马过河》时,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弄清每段之间的联系。然后师生交流重点词语,教师按顺序出示关键词语:连蹦带跳、为难、吃惊、叹了口气、难为情、低下头、亲切。回环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再抓住关键词,练习复述。教学时,要求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边看边想,词扩句,句串段,段连篇,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练习复述。
这样的复述训练学生既回顾和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将重点词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促进他们在语言环境中积累和运用词汇,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插图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内容丰富,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插图和课文紧密联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复述。有的课文,每一幅图就对应课文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组织教学,发挥教材插图的最大功能,调动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依照优美的画面,学生就可以详细地复述出课文的内容了。插图是课文故事情节的支撑点,可以直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梳理故事的情节和结构,可以降低复述的难度[1]。
如《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蜘蛛因为寂寞,决定开一家商店。他分别给河马织口罩,长颈鹿织围巾,蜈蚣织袜子的故事。课文中有三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主旨。按照图的顺序和课文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复述了。教师可以先用插图创设语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复述;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根据课后练习的示意图复述这个故事;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续编故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复述的时候,用上插图和示意图,结合文字的帮助,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复述变得有声有色。这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引导过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自主复述,接着小组交流,然后交流汇报,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复述能力,将复述训练真正有效落实。
设计表格填空的方法,能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将信息具象化,有利于学生在复述课文时理清思路,便于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主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于情节较为复杂的课文,教师可以表格为抓手,贯穿教学始终。在理解课文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表格,最后让学生根据表格练习复述。
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可以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表格进行教学,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厘清层次。然后根据表格提示,指导学生圈画出急性子顾客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慢性子裁缝又是如何应答的,完成表格。再结合表格内容引出语言描写的学习,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人物急和慢的不同语气,体会人物特点,使复述更加有趣。在此基础上,借助表格,学习有序地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借助表格建立复述支架,学生先概括地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再获取关键信息,能做到有序具体地复述故事内容,增强了复述的条理性,在不断的尝试与练习中,实实在在地掌握了复述的方法。
列小标题是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简要方式。小标题是课文各部分的浓缩,它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2]。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做到说话连贯、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小标题。按照所列的小标题有层次地复述,降低了复述的难度,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如教学《漏》一文时,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后,借助“漏”,给每个故事情节概括成小标题:听到“漏”、撞上“漏”、甩掉“漏”、再遇“漏”、被“漏”吓、说漏雨。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列小标题,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为下一步复述故事打下了基础。然后根据小标题,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在复述训练中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文的情节扩充就是一种扩展复述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一种具备多功能取向的复述形式。作者在文中常常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自己想象。抓住文章的“留白”进行情节扩充,补充教材留白的精彩,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复述课文前,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描述人物的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复述活动。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更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下《枣核》一课时,教师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枣核大摇大摆回去了,可故事好像还没有结束,后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引导学生进行情节扩充,续编故事。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可是县官会善罢甘休吗?枣核又会怎样用他的聪明才智为大家做好事呢?
(1)自读课文,想象枣核勤劳、机智、勇敢的画面。
(2)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师点评。
(4)根据故事的情节起伏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故事。
(5)在学生学会如何扩充情节复述后,请小组代表上来复述故事,复述时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
(6)学生将故事讲给家人听,将故事复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这一教学过程,根据课文的“空白”进行的扩充情节的复述,学生感受了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了人物的智慧,体验了复述创编故事的乐趣,培养了复述课文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复述教学重在坚持,贵在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吃透教材,深度挖掘教材,通过多种策略,在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意识,有效地积累和运用语言,实现学生复述能力的提升,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复述:从讲故事开始[J].黑河教育,2020(9).
[2] 王义评.复述课文,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课外语文,2015(20).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