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2023-11-03 06:59:43
天津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成果学院人才

李 享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处 天津 300350)

天津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联合发文,部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天津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职业教育在技术转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与短板,企业(技术)、高校(学科)、实训基地等关键环节要素缺乏互融互通机制,且要素之间多为单向关联。

科技成果技术专业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和推进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连通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但是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均存在概念上的误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普遍认为只有职务发明类的成果转化或是单纯为社会或企业研制相关设备才属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而职业教育所擅长的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标准制定、新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服务企业、社会的智力智能输出和高技能人才交流、行业比武类的人力资源输出不属于技术转移的范畴,因此,突出职业教育的柔性贡献是未来天津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

职业教育技术转移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亟需建立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符合职教规律的技术转移机构,并拓展职业教育领域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认知范畴,以提升技术转移能力和质量。

1 产业学院相关概念

产业学院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来自产学研结合组织。职业教育层面,产业学院的开端始于2005年的浙江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该校积极探索与浙江省内物产集团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了具有产业学院功能的高职院校[1]。其目的是对接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利用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培养模式与市场高度衔接等特点为当地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产业技术工人。产业学院的建立在当地产生了行业高技术人才聚集效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从天津市来看,2021年上半年,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4年内培育建设10所左右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链培养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2]。

由此可见,产业学院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职业教育技术转移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人才的有序转移。但职业教育院校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2 职业教育院校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缺乏凝练,技术转移源头受限

从转移载体的角度区分,技术转移主要分为“实物型”“智能型”和“人力型”3类。现阶段,职业院校主要以协商方式将学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物化为“实物型”成果进行技术转移。教育的优势在于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则更擅长培养在专业领域内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在讨论技术转移问题时,大众的关注点目前多停留在转化比例和转化金额上,这两大指标又多出现在“实物型”成果的技术转移中。而“实物型”成果由“智力型”技术成果物化而来,“智力型”技术成果又由人才这个“人力型”技术成果创造而来,最终判定技术转移工作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应为人才水平和人才质量。与职业教育的优势相对照,现阶段,各类职业院校并没有将职业教育的“智力型”和“人力型”成果很好地进行总结、沉淀、凝练,因而制约了技术转移的进程。

就天津建设产业学院的思路来看,以人为本的技术转移是评价产业学院建设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将符合行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出来,才会客观带动技术进行转移,人才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发挥出最大能效。同时,职教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路径这类“智力型”成果没有在建立产业学院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

因此,凝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对接现代产业学院是职教领域提升技术转移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2.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缺乏融合贯通,技术转移供需失衡

职业教育应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现阶段,包含我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单纯是指对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进行的特定的、有计划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知识讲解。其实职业教育还应包括职业培训,但目前全社会宽年龄段的职业培训与特定群体所接受的职业学校教育在各个维度上的规模都相差甚远,与产业需求不适配。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天津各级各类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升级、培养新一代产业工人的现实需求。为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市总会已经举办了以“海河工匠杯”为主的系列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式助推了职业教育从实际出发向广度、深度与企业进行对接。但在少数实训中心出现资源饱和的情况下,新兴产业的培训与技能竞赛的无场地可用和各级高校的实训场地出现空闲2种状态并存,凸显出了职业教育人才与智力成果供需失衡的现状。

天津在工业领域的职业教育技术转移有长足进步,但对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石油石化在内的传统龙头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迭代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并没有及时跟进,职业教育与技术转移双向流动的布局略显准备不足。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天津市将通过建设空客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运载火箭、卫星及超大型航天器5条航空航天产业子链条实现产业链整体收入超百亿。但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中仅有1所院校设立相关学科和专业,行业的技术转移实施场景和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缺口。

2.3 职业教育“智力型”成果缺乏专业孵化与转移机构,技术转移过程阻滞

将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术议题进行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大多停留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层面。在进行技术转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转移人员还应掌握与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律、财税、商务制度与政策,以及了解本地区的行业市场发展情况等。在上述前提下,职业教育技术转移人才还应了解掌握职业教育的自身特征与发展路径[3]。

现阶段职业教育技术转移专业人员大部分由相关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兼任,少量的技术转移人员为第三方专职技术转移人员。以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兼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技术转移人员大部分缺少系统的技术转移知识体系,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及未来职业教育技术转移需求。

3 面向天津产业布局的技术转移措施与建议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产业学院聚集职业教育智力成果

天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使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人才辐射类别更加广泛。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升教师的业务和专业能力是产业学院的职责所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的发动机。专业技术转移人才的能力提升能为技术转移找准方向,为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产业工人是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实施各类活动的目标主体,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职业教育技术转移的根本目的。因此,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应将自身努力打造成以教师和高水平技术专家为人才源头,以专业技术人才为纽带的技术转移平台,拓宽技术转移思路,努力实现技术成果、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大量涌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各类人员的技能水平与资源和需求的匹配度,而匹配度的高低又与产业学院教育氛围、地区营商环境、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考评体系等因素息息相关。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友好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本地区人才和技术转移质量的外部关键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则是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着重把控的几个环节。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遵循职业教育自身规律,尊重区域市场发展状态,借鉴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编写与自身行业特色及产业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4-5]。如何把关、评价职业教育产业学院中的各类人才是职业教育技术转移质量高低的试金石,建立一套客观、全面、实效性强的人才考评体系是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环节。

3.2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基于产业学院精准匹配职业教育智力成果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建设一定要围绕区域内产业链的规划进行。产业链的虹吸效应会将行业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设备、高端管理经营模式全部引入。产业学院要做产业链的全方位管家,通过专业技术转移人才,响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难点、政策疑问等问题。产业学院应吸纳产业链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与职业院校教师共同组建复合型教研团队,在人才培养、培训课程设置、现实技术呈现方式等方面创新理论和方法,以进一步将学科建设引向符合时代需要的轨道上来。

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引入产业学院,选择较为成熟的实训基地,在推进虚实结合的培训模式下,在工业技术类实训场景中,逐步引进数字孪生技术,以实现多节点耦合的EPIP技术供给新模式。针对市场需求,挖掘产业发展规律,研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定制化的服务思路对接政府、社会、企业的需求。

3.3 聚集产学研资源优势,基于产业学院构建成果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与机构

建设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可实现技术、教育、环境等资源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实现其合理分配。在合理分配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型资源载体是产业学院的重点工作。

首先,产业学院应拓宽选人用人思路,以团队模式建设技术转移经纪人队伍。做好人才配置的排列组合,响应在产业学院中技术转移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其次,产业学院应利用好教育资源,建立跨专业、跨校、跨层次、跨区域构建校校—校企融合的多元教育培训平台,聚集广域优势资源,打破时空边界,实现教学资源与能力的共享共建共创,开发适配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资源库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辐射域外院校,扩大成果的适配范畴与影响力。最后,应将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场地资源进行高效分配,实现技术有应用场景、设备在运转、场地有人用的产业学院运行状态,将产业需求与技术创新融合落到实处。

4 结 论

天津市的职业教育若想长期保持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则必须建立以职业教育产业学院为媒介,实现人才、智力、技术多元技术转移的转移路径,树立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打破学科壁垒,对接产业链,吸纳社会发展和企业运营中的宝贵经验,吸收先进教育、管理理念,为全市职业教育的健康、高速、超前发展提供政策理论依据和制度性保障。

猜你喜欢
成果学院人才
初等教育学院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工大成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