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稀,韦凤,蒙钰洁,李嘉雯,唐凝超
作者单位: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中药因其成分天然,对人体毒性小及不良反应少,且可依据患者病症需求个体化调整药物,故目前在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经加工炮制可直接入药的中药材切片,可直接用于中药临床。传统中药饮片存在称量精准度不高、效率低、浪费量大、复核难、卫生差等不足,因此中药免煎饮片、中药颗粒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应运而生[1]。中药饮片处方可体现中医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需要,方剂的组成因人而异,也需具有中医类别专业执医证的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求开具处方。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中药饮片的使用随之增多。中药饮片是一种较为简便、高效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而言经济负担低,且不良反应少,目前临床应用广泛[2],但在目前中药饮片临床应用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合理处方决定患者转归,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临床研究表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药物管理方法,可明显提升用药合理性,使中药饮片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3]。目前,国内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实践尚未得到广泛推广,现分析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流市人民医院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者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实施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前开具处方治疗者600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12月实施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后开具处方治疗者6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就诊科室包括中医科250例,泌尿外科150例,儿科100例,医学康复科50例,妇科50例;观察组分别为280例、140例、80例、40例、60例。2组患者就诊科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具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2)能够正常沟通,主观意识及自主判断能力正常,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2)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处方执行本院常规中药饮片开具流程,未实施处方点评;观察组患者的处方经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后开具,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小组:由本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担任组长,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中药师为组员,委任参与研究的临床药师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详细诠释本研究涉及内容。(2)梳理与培训:分析、梳理中药房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中药房管理与中药处方开具制度,明确药学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对于中药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增强中药房管理质量,同时针对中药处方点评的相关内容开展培训,鼓励中药师制作课件轮流讲课,详细阐述本院临床常用中药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提升药学人员对各类中药饮片处方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药学人员的业务水准及合理用药理念。(3)规范点评方法:组内人员进行系统化分组,每次点评需由2名中药师共同完成,出现意见分歧交由组长决定,同时明确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相关流程、细节。(4)用药、配伍禁忌点评:中药种类繁多,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易出现超剂量用药情况,故临床药师应基于用药禁忌证精准点评医院既往中药饮片用药情况,尤其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证;此外,中药饮片通常由多种药物制作,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故临床药师在进行处方点评时应严格遵循“十九畏”“十八反”等配伍禁忌原则,精确规避药物配伍中出现的相恶、相畏及相反情况。(5)用药不合理、规范点评:针对炮制品及药物基源选择性错误予以精确点评,同时针对药物调整依据不全、相对禁忌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情况予以点评。对于用药时间长(除特殊慢性病外用药时长>7 d外)及饮片数量、剂量、规格等书写不规范情况均判定为不规范处方;还需精确点评用药原因不当、开具高价药物、重复用药的处方。(6)监督与改进:小组成员需针对临床中药饮片处方开具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点评,及时详细记录不合理或不规范处方,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由组长带领组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不合理处方:记录2组处方用法不合理、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书写不规范、重复用药情况。(2)用药时长及中药利用指数:中药利用指数=中药运用频率/用药时长,中药利用指数>1则表明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3)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中药饮片处方满意度》评估问卷详细评价2组患者满意度,问卷包括处方效果、合理用药、用药点评、用药指导4项内容,总分100分,≥85分为满意;60~8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4)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2.1 不合理处方比较 观察组处方总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2.17% vs. 10.50%,χ2=35.119,P<0.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比较 [例(%)]
2.2 用药时长及中药利用指数比较 观察组用药时长短于对照组,中药利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时长及中药利用指数比较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9.17% vs. 92.33%,χ2=34.424,P<0.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 vs. 9.00%,χ2=33.924,P<0.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中医起源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中药因其不良反应少,药方灵活且价格低等特点得到医患的广泛认可,导致其临床使用频率也逐年升高[4]。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药饮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用药的精髓[5]。但中药饮片目前尚缺乏具体的指导方针与用药规范,多数临床医师根据自身经验或参考古药方开具处方,对于患者而言存在一定风险,且药物在煎制时也缺乏规范的方式,可能会由于煎煮方式不当、品种混乱及用药剂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欠佳[6]。
处方作为一种记录患者用药信息的医疗文书,其质量、管理与患者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关系密切,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处方是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中药饮片处方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其具有书面通知患者服用药物类别及剂量的作用;其次,处方可记录煎煮方法,每日服用量,临床药师需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调配药物,并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处方质量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规范管理中药饮片处方十分必要[7]。
本院不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主要表现为:(1)无证型诊断:医师在诊疗时仅注明疾病类型,未详细记录诊疗经过,这样不利于核实处方的准确性。(2)用药方式未交代明确:部分中药饮片需以特别方式服用或使用,但处方中未交代清楚。如药方需足浴外用,但处方中仅写为外用;需提前煎制的药物也并未写明,不利于患者在治疗时正确使用药材[8]。(3)存在药材配伍禁忌:部分药方中出现了姜半夏配伍白附片,赤石脂配伍肉桂,海藻配伍甘草等情况,且无特殊说明,违背了“十九畏”“十八反”原则。且部分药方中出现红芪配伍黄芪,这两种药物均属味甘、性温药物,功能较相似,可互相替代,在联用的情况下易引发实际用药剂量超标问题。
一份合格的中药饮片处方可反映中医医疗质量与用药水平,体现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功能。而目前医院临床用药流程中存在药物种类、数量繁多,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加之患者流量大,医护工作压力重等因素,导致临床用药处方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影响医院药学服务,故临床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系统的处方管理措施[9]。处方点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即临床药师通过对处方进行分析,检查处方中药物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用药问题并进行调整。若部分患者出现与疗效欠佳或不良反应情况时,需及时调整处方,做到精确用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处方总不合理率及中药利用指数低于对照组,用药时长短于对照组,表明本院中药饮片处方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用药问题,但实施中药处方点评针对不规范用药进行整改后,可大幅度降低中药处方不合理率,还可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缩短用药时长,分析原因为:成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小组更有利于整体把控处方质量,由2位临床药师点评同一张处方,有利于药师间互相交流,且通过审查中药饮片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有利于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及中药运用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可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合理化,降低处方不合理率,缩短用药时长,提高处方质量,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