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桥,冯铁桥,陶然
作者单位: 410000 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肖艳桥、冯铁桥),心血管内科(陶然)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导致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病因主要包括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运动功能障碍、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未进行规范化治疗,可导致脑死亡,死亡风险较高[2-3]。目前,该病虽尚无法治愈,但患者预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因此尽早积极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改善患者预后,但不同药物的疗效存在差异。本研究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患者56例,按照掷骰子法分为常规组(n=28)和结合组(n=28)。常规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9~75(57.29±3.46)岁;体质量47~85(66.18±3.54)kg;病程6~70(38.15±3.22)h;梗死部位:基底核18例,脑叶8例,脑干2例。结合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40~74(56.85±3.52)岁;体质量48~84(65.91±3.57)kg;病程7~69(37.89±3.26)h;梗死部位:基底核17例,脑叶9例,脑干2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疾病处于进展期;(2)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疾病处于急性期者;(2)合并心脏病者;(3)近期接受过颅脑手术者;(4)脑出血者;(5)对吲哚布芬、氯吡格雷成分过敏者;(6)血友病者;(7)凝血障碍者;(8)中途转院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同时予以氧疗支持、降颅压、保护脑神经、控制血糖和血压等对症处理,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结合组患者采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吲哚布芬片[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0 mg/次口服,2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为300 mg,口服,1次/d,而后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维持剂量为75 mg/次,1次/d。2组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液(空腹)5 ml,应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将血液样本置于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中进行配平处理,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取上层清液,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0~42分,得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预后越好;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范围0~6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14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NIHSS评分下降≥90%,且生活质量良好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NIHSS评分下降18%~<90%,生活质量一般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NIHSS评分下降<18%,生活质量较差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6.43% vs. 71.43%,χ2=4.766,P=0.029),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结合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结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结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1),见表3。
表3 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结合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86% vs. 7.14%,χ2=0.653,P=0.419),见表4。
表4 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例(%)]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诊治病例中占比较高,具有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特点,该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事件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且男女患病比例为1∶1[4]。患者典型症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头痛、呕吐、昏迷、失读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5-6]。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达到高峰,故当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短暂性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既往基础治疗方式主要为内科支持治疗,如氧疗、降颅内压、保护脑神经、控制血糖和血压等,以调整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利于病情恢复。另外,还需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适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该药物可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治疗效果[7-8]。此药物经口服后,吸收速度较快,经肝脏代谢,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恢复脑血管血液流通,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吲哚布芬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血脂代谢障碍、静脉血栓形成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化酶活性,使血栓素生成减少,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抑制二磷酸腺苷,减轻肾上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阻碍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降低血小板三磷酸腺苷,减小血小板的黏附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9-10];(4)改善红细胞的变性能力,调节血液流变学,扩张血管,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吲哚布芬口服吸收较快,进入人体2 h后血浆浓度即可达到峰值,半衰期为6~8 h,停药后24 h即可恢复血小板功能,75%的药物是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体外,部分以原形排出,使用此药物治疗后,能够将抗血小板与抗凝作用结合,既可调节患者血液循环,恢复脑组织供血,又可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预防疾病复发。
本研究结合组患者采用吲哚布芬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表明吲哚布芬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疗效。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低切黏度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指标,当其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当其异常降低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贫血、出血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疾病。血小板聚集率是反映血小板黏附特性的指标,当其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糖尿病等疾病;当其异常降低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血小板缺乏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结合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常规组,表明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进而有利于恢复脑部血液供应,防止血栓形成。
hs-CRP是反映急性炎症的指标,当其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感染、创伤、梗死、炎症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IL-6水平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脓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当其水平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心力衰竭、慢性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败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结合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表明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此外,治疗14 d后,结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减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从多角度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效调节患者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