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企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政工人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其职业发展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国企发展的稳定。但是,部分国企政工人员在职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质效。本文简要阐述加强政工人员职业规划的意义,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的策略,旨在为推进国企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探索
作为国企的核心力量,政工人员在企业中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其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政工职业规划,为政工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成为国企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
一、加强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的意义
国企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起着统一思想和凝心聚力的作用,成为决定国企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的意义重大,[1]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可以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强职业的规划将有助于为政工人员厘清岗位职责要求、职业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成长平台。二是可以提高政工队伍满意度和凝聚力。科学的职业规划将提供更加直观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晋升路径,让政工人员干事创业有目标、有奔头、不盲目,将有效促进政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三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政工人员在企业中承担着维护企业形象、传承企业文化等职责,完善的职业规划将提供专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提升政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国企政工队伍的精气神,进一步提高国企社会影响力,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国企政工人员职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政工部门通常不直接参与国企的生产经营,政工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接触较少,在核心业务领域方面信息闭塞,同其他部门相对隔离,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工作,进取心不足,缺乏对职业未来的规划和展望,只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被动接受工作,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主动选择工作。即使是做被动安排的工作,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路,没有对今后的工作列出详细的规划和安排,而是惯性地服从上级安排,长此以往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竞争意识淡化,工作能动性消失。
(二)职业规划指导缺失
政工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会随着职业发展而不断提高,不同的职业階段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不尽相同,且层层递进。如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舆情及维稳危机处理能力等职业素养将会被要求在职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所具备,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妥善处理各种复杂事件。例如,职业发展阶段的深入,将不断带来新的挑战,需要考虑宏观的政治方向和工作策略。在舆情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上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规划的各阶段胜任指标的确立都需要在职业素养方法论的科学指导下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政工人员可能具有职业规划意识的萌芽,也愿意配合企业进行职业规划,但由于没有相关科学的指导方法,并且没有真正理解职业规划的内涵,导致政工人员的职业规划效果很不明显。此外,部分政工人员对个人长远职业目标不明确,还有一些青年政工人员只是注重短期效果,被动接受工作,没有对职业目标作长远的规划和思考。
(三)职业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大部分国企都存在管理不健全方面的问题,其根源是过多地重视外部实力提升而忽略内部环境建设。正因如此,政工人员的职业发展评价标准建设不力,导致政工工作难以量化、标准化以及客观进行评价。他们的工作常受到主观性影响,其职业评价主要依赖于领导和同事,缺乏客观的、量化的评价标准,使得政工人员无法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职业评价标准不明确让政工人员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职业水平和成长方向,所制定的职业规划就没有坚实的根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职业规划应该包含客观的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与个人特征及志向兴趣相匹配的职业规划,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但现实工作中,大多数政工人员并没有自我评价的意识,加之自我评价制度不完善,致使所制定的职业规划脱离实际、空泛且不够完整。
(四)职业发展欠缺成长机会
第一,政工人员的职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岗位职业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在多数国企政工部门中,缺乏专业化的岗位设置和晋升机制,政工人员需要等待高层领导的任命或转岗才能获得晋升机会,其职业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企业没有对政工人员岗位进行规划,在招聘政工人员时,仅仅根据政工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分配工作岗位,忽视对政工人员岗位胜任力度的评价,未对相关人员是否能胜任政工岗位作出判断,对不胜任人员缺少岗位调节机制和政策。第三,政工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政工部门还没有大力开拓职业发展方向,让政工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
(五)职业提升培训不够实用
大多数国企经常组织政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但培训形式内容单一,大部分的培训侧重于理论和知识类,培训内容并不实用,只图 “量”不讲 “质”。而政工人员渴求在培训中收获有实用性的、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期望通过培训掌握解决实际工作困难的方法。积极性高的政工人员牺牲了宝贵的时间进行脱产培训,却没学到实用的内容,很容易挫伤其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国企在组织政工人员培训时,对其职业规划的培训力度明显不够,对职业规划缺乏科学的指导。
(六)职业发展压力相对较大
在国企中,政工人员不仅需要承担党的方针政策宣贯、员工思政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形象策划、意识形态维稳以及舆情监测化解等多重职责,还需要在管理和指导其他员工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时时紧盯国内国际形势,确保全面准确把握政治局势。随着时事的变化,政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随之加大,导致工作压力不断增加,部分政工人员会在工作压力过大时产生懈怠情绪,因此,政工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2]对政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会相应降低。这就需要组织和员工在工作中共同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节奏,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受影响。
三、优化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强化指导
转变职业规划观念是政工职业规划的关键因素,政工人员尤其是一些青年政工人员,缺乏积极的、正确的引导,推进职业规划观念的转变应首先要求政工人员围绕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对政工人员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发展目标,即掌握政工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梳理工作要点,了解工作常见问题和难点,从而给予职业规划工作一些必要的参考依据;其次,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尤其是对青年政工人员的监督和引导,建立开放式的互动平台,以问卷调查的自我评估结果为切入点,提供初始的职业规划选项;最后,将收集的初始职业规划进行审核提炼,形成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职业规划方案,所制定的职业规划应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实现个人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在实施过程中,职能部门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职业规划中的问题与不足,精准开展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弥补规划方案的细节,与此同时,还可以基于企业发展实际赋予职业规划观念战略意义,为企业后期转型升级提前铺垫。
(二)建立标准深化评价
建立科学的职业评价标准,为政工人员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应对政工人员的工作业绩、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主要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根据政工人员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科学的职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要考虑团队协作、领导能力、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表现;二是为政工人员建立详细的职业发展档案,记录职业发展历程、职业评价结果、职业能力提升情况等,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避免主观因素对政工人员的评价产生影响,同时要定期以图文量表形式进行职业发展反馈,让政工人员了解自身现状,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搭建平台助力成长
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职业成长机会,激励政工人员不断提升自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搭建职业成长平台,打通职业发展通道,以内部选拔、岗位竞聘、“上挂下派”、跨部门晋升等形式,让政工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培养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思考能力;二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通过 “请专家进来,走出去调研”等形式为政工人员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
(四)科学谋划精准培训
积极做实政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按需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政工人员的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和形式符合政工人员的实际需要;二是提供多元化培训形式,更好地满足政工人员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线下或线上培训,短期或长期培训,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和平台可供选择;三是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强化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效果评估两大关键阶段,要针对政工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学习目标和方案,确保培训项目与实际工作相关联,培训内容来自于工作又要高于工作,培训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五)选优配强锻造队伍
为进一步提升政工工作的工作质量,要不断加强国企政工队伍的建设,使得国企的政工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升。一是严管入口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国企要重视人才引进对于各项工作开展与创新的积极作用,加大优秀政工人才的竞聘、选聘,打破以往国企内部排资论辈問题,树立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坚持考核上岗、岗前培训等方式,严格管控政工人员队伍质量。二是严把考核关。研究制定健全的考核制度,加大对政工人员重点工作任务及专业能力素养的考核力度,激发政工队伍的干事创业活力,提高竞争力。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理念以及业务范围,并紧盯阶段性工作要求,实时更新考核指标,平衡定性与定量的考核指标之间的关系,使考核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考核的质效,实现政工队伍的良性竞争与成长。三是严控分配关,建立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机制,保证岗位贡献与薪酬水平相匹配,为避免政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 “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等情况,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奖勤罚懒机制,以此来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工作积极性。
(六)知责明责合理分工
有效降低政工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达标,这需要政工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做到知责、明责及合理分工,具体操作为:一是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确保政工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将岗位职责与政工部门的绩效指标相结合,为政工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引和目标,进而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二是平衡工作任务的分配,充分考虑每名员工的专业背景和能力,将工作任务与个人优势相匹配。考虑每名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三是设立绩效评估机制,通过评估结果来确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和个人发展方向,并与薪酬和晋升挂钩,激发政工人员内生动能;四是鼓励团队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团队 “比学赶帮”合作氛围,鼓励政工人员之间多学习、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常态化开展政工人员之间的轮岗交流,锻炼他们熟悉全口径业务,学会部门内部换位思考。定期组织团队讨论,分享工作经验和案例,促进政工人员的学习和成长。
四、结束语
优化国企政工人员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政工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政工队伍建设的发展与壮大,进而提高国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因此,国企要加快制定并完善政工人员的职业规划,为政工人员提供职业成长机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岚.新形势下国企政工如何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作用核心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21(25):79-80.
[2] 李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党建工作优化策略探究[J].河北企业,2021(09):130-132.
作者简介: 吴舜,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讲师 (高校),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