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藏藏,刘真,牟玲丽,谭转云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长沙 410006)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在此大环境下,本校明确提出专业课程育人目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丰富内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分类学等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2]。药用植物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源头,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如何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挖掘和整理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这是该课程授课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反复实践的重要课题。针对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专业特色,笔者对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索总结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相关途径和策略,为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大量药用植物的记载,不仅反映了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蕴含着古代医家的用药智慧,更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药文化的体现。因此,药用植物学教学素材丰富,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
本校药学是医学院下设的大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学习现代化学药物知识为主,药用植物学作为介绍中药的专业基础课程,所受重视程度一直不高。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各省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由此,本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加强中医药相关学科建设,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积极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迎来最好的时机。
另外,本校药用植物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开设。在经历了大一的适应期后,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新鲜感降低,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个人角色的转换、人际互动的纠结,容易出现学业、生活上的种种困惑,对未来的发展预期存在迷茫,容易陷入满意度、情绪和态度上的低落,即所谓的“大二病”或“大二低谷”[3-4]。大二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时期融入课程思政,可有效抵御各种社会思潮、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长的挑战,树立正确的三观。相比于同期其他课程,药用植物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明显不同。教学中伴随大量千姿百态的植物实物、图片或视频,教师在课程中穿插动人的典故传说、优美的诗词或谐趣的歇后语等,可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神奇,生命之奥秘以及文化之韵味。相比于其他严谨周密的化学类课程,这种生动的视听感受令学生耳目一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焦虑。并且,这种思政渗透方式显得十分自然,不会让情绪不稳定的大二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吸收的方式,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药用植物学教学中,教学团队根据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内容建立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在案例库中,按照思政元素蕴含的哲理、意义进行分类,分为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表1)。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立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可随时借鉴利用的素材,使课程思政的实施更为便捷高效。
表1 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案例库部分内容
2.2.1 多面挖掘,无痕切入
为了避免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表面化、硬融入”等问题,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的丰富内涵,从不同角度切入,做到合理、无痕地融入。例如表1中讲述蔷薇科植物杏时,以“杏林”的由来为线索,讲述三国名医董奉的故事,赞扬其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树立医药工作者仁爱精勤的职业道德。后世以“杏林中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颂医家,已形成我国特有的杏林文化,以此引领学生吸收传统中医药文化,热爱中医药事业。另一方面,由于杏及杏仁是学生很熟悉很普遍的食物,大部分学生自然认为杏仁一定是安全无毒的,由此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查阅苦杏仁的毒性,增强生活常识,强调药用植物中即使是药食同源品种也不能大意。教师还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其中氢氰酸既是有毒成分亦是有效成分,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毒”和“效”的对立统一,培养哲学思维。可见,同一教学素材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不同的思政切入点,关键在于教师的多面挖掘和灵活应用。
2.2.2 药用植物学与美学教育
药用植物学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花草树木形态万千造型各异,结构和功能和谐统一,蕴藏着令人惊叹的形态美、和谐美、结构美以及生态美[6]。例如冬虫夏草虫和菌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出生物结构之精美,使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和壮美,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药用植物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大量体现,教师若能合理利用,一方面可使所授内容更加生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美学鉴赏水平。例如菊科的菊花,可以结合白居易的“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勾勒出寒霜袭来,芭蕉残荷破败,唯有篱笆边金黄色的菊花在晨光下更加艳丽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引导学生品味菊花不畏霜露、凌霜盛开的高雅品格。药名四季歌“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朗朗上口的诗句字字都是草药香气,学生在赏析诗词韵律之美、意境之悠长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去追寻诗词中那些活灵活现的植物身影。
因此,教师在药用植物学的课程设计中引入美学教育的理念,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提升学生在自然、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内涵培育、性情塑造都会产生正向作用,可让学生受益一生。
2.2.3 药用植物学与德育
药用植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宝贵馈赠,但因利益的驱使,人们对一些贵重药材如人参、铁皮石斛等的过度采挖,令药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例如在学习豆科植物甘草时,教师可以补充介绍它具有固沙功能,人们对甘草的过度采挖不仅导致我国的甘草资源曾一度告急,也成为当地沙尘暴的原因之一,课堂上可展示相关图片,如甘草采挖后沙化的土地,从而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7]。
教师在讲述马兜铃科植物时,通过龙胆泻肝丸事件,结合中药市场上的品种混乱现象,强调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正本清源,药用植物的选用一定要经过准确鉴定,切忌品种混淆或随意代用。另外,对于市场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人为因素,如用红花冒充藏红花,导致中药市场假劣药横行的现象,告诫学生对于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药物,一定不能疏忽大意甚至弄虚作假,要不断增强药材鉴别检验的能力,为今后净化医药市场环境、保证大众的用药安全打好基础,借此树立学生求真务实的诚信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再如讲到菊科的代表性植物黄花蒿时,笔者以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的经验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验,不惜亲身试药,最后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8]为例,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不畏艰阻、不畏失败、淡泊名利、不断探索的科学创新精神,才有可能收获科学研究带来的成就与喜悦。同时也证明中医药是我国的伟大宝库,激励学生勇敢承担起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为了配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本校从顶层设计出发,及时修订了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其中,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践环节新增了劳动教育,即药用植物野外实习项目。学生通过上山寻药采药、亲手种植药用植物、制作植物标本等形式走进自然、深入社会。集中的野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实地接触本地植物资源和道地药材,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思考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学习掌握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用经验和技能,收获劳动带来的成果和乐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教育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9],是锻炼学生体魄、磨炼意志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可最大限度激励学生不畏艰险、砥砺前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目标。
2.2.4 药用植物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药用植物相关知识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的实践经验积累下来的医药学文化瑰宝,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顺应四时、阴阳平衡、中和中庸等哲学思维与智慧,并常以诗词、民谣、小说、传说、书画、谚语、歇后语等多种形式展现其魅力。比如,前述优美的诗词歌赋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是在吸收优秀文化。很多药用植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寓意,例如教师在讲授毛茛科植物芍药时,可联系芍药又名“将离”,被赋予表白定情之物,寓意男女惜别之时,依依不舍之意。《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诗句里,体现了东方人浪漫又婉约、含蓄的情感表达。
甘草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素有“朝中国老,药中甘草”的美誉,起着调和、平衡药性的作用,在药方中对一些性情猛烈或缓和的药物,可以起到监之、制之、敛之、促之的作用。甘草的这种用药思想,体现着中医文化核心之一“和”的哲学思维[10]。在介绍诸如山楂、枸杞、鱼腥草等药食同源的植物时,教师可引入中医药“治未病”的养生文化,传播“药补不如食补”的养生真谛,突出药食同源植物在生命养护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日常合理利用,从而将中医药思维和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合理融入文化元素,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这是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首先,课程思政元素的合理融入离不开师生的完美配合。为了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合理实施,首先要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由于电子设备的更新迭代,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即使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得非常合理,对学生的教育也起不到很大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在进行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关机或集中放入教室的手机收纳袋中,鼓励学生发言或讨论,不时与学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其次,学生的价值观认同存在差距。由于学生和教师年龄、阅历的差距,导致学生与教师的思维、观念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存在迷茫。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时,教师应该考虑新时期大学生,特别是处于低谷的大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此,在课间及课后,教学团队应与学生积极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工作,了解现阶段学生心中所思所感所惑所盼,帮助大二学生建立自我认同、引导生涯规划并缓解他们的迷茫感与无助感。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深切感受到,只有真情实意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信赖,教师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课堂上的思政教育才不会陷入“说教”的尴尬。
再次,课程思政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因此必须不断学习自我提升,才能提高课程思政能力。鉴于此,教学团队成员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培训,如组织或参加教学思享会,分享教学经验,讨论并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此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时事、不断完善更新思政元素,切不可因为思政案例库的编写而产生一劳永逸的想法。比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医药抗疫成为此次中国抗疫的特色和亮点,中医药总有效率高达90.0%以上[8]。这一案例并未出现在早期案例库中,但鉴于疫情对社会影响之巨大,现已列入思政必选案例,让学生明白中医药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智慧体现,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思政应重点把握“度”的问题,教学中思政元素不能太多或者占用太长时间,以免喧宾夺主甚至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另外,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内容应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可对相关资料进行处理和再加工,在适当的时机切入,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点有何联系?切忌盲目堆砌、刻板说教,不然反而令学生反感。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在药用植物学中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有独特的优势。本教学团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丽和价值,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将敬畏生命、家国情怀、中国智慧、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有价值的理念无痕融入课堂,实现了药用植物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今后,教学团队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模式,如尝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线上互动平台等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争取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