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君副教授 杨月巧副教授 刘京会副教授 郭继东副教授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既是贯彻整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强化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扎实推进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同时,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应急系统、行业院校及开设应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提出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应急管理人才的高规格要求。因而,相关培养机构不仅要重视综合应急素养与应用创新能力融合,还强调灾害机理、应急规律等理论知识融入并指导实践技能,进而构建科学、系统、适用的应急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要求[1]。然而,当前学科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依赖各办学单位传统、单一学科开发行业性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与内容差异显著,不能满足时代所需的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规格需求。近年,国际工科教育专业建设多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运用逆向分析、正向实施的人才培养实践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综合社会、行业、学校的各方面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组织教学环节,开展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并结合反馈意见修订培养过程与内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2]。国内高等教育领域2015年提出“目标导向”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模式,而后在2018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等改革方向及“三融合”要求[3],并紧密契合2019年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指导思想[4],强调以综合学科支撑专业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与作用形式。因而,紧密结合应急管理系统、应急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探索并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培养行业对接紧密、能力素养复合、业务学习持续的应用型应急人才的关键。本文以OBE理念下应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时代社会经济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定位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开展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保障条件建设,进行适用性教学方法改革与评价体系建设,以培养兼具创新意识、应急知识储备与实战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伴随着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OBE理念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5-6],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7-8]等教育教学活动及改革研究之中,但针对应急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目标定位合理性、教学内容适用性及实施环境保障性方面的探索研究较少[9]。国内相关高校较早地开展了应急管理特色方向的本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依托地震系统、应急系统或相关行业资源,探索并构建了以综合应急管理处置决策为核心,以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规划、安全监管与事故灾害分析、应急处置与预案编制演练为特色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开发了系列实践教学项目与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了一流课程资源,编制了特色理论实践教材,在探索综合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10]。然而,通过对标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所需的应用创新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格,分析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发现实践教学体系还需就目标规格定位、内容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境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与提升。
(1)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定标不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应以支撑、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导向,构建层次递进、类型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块。应急情景下复杂问题认知、分析与处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达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支撑能力和素养,均需紧密贴合应急管理系统体制机制变革的实践成果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当前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却多聚焦防灾减灾或安全管理等特定领域开展体系设计,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定标存在局限性,导致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综合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块设计系统性不足。为满足新时代应急管理实践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培养,需设定综合性、层次性、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涉及课内实验、课程实训、集中实践、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然而,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各模块涉及的公共管理、灾害风险、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间的支撑关系未经详细设计,且部分课内实验、课程实训内容存在一定重复、冗余,直接影响应急管理实践教学目标达成与专业育人质量。
(3)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专业实践教学多依托教师设计的模拟项目及案例进行验证性学习,内容相对陈旧,与实际应急管理需求存在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实践育人效果与质量。多数实践课程仍沿用“知识+实验+讲授”式的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往往忽略学生间的差异性,对主观能动性与团队协作培养重视不够。此外,实训环节与实训内容不利于翻转课堂、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实施,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目标达成与教学内容修订考虑不足。因此,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4)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建设仿真性不强。专业多依托地区应急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与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对标实际案例、灾害场景实践教学要求,仍存在实践场景环境建设针对性不强,部分实训场址安全不能保证的问题。行业专家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实习、实践育人的程度仍需深入。
基于OBE理念进行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首先,对标实际需求明确应急管理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块框架;其次,配套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并实施全过程反馈评价等支撑性、保障性工作。
基于现阶段“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专业团队对标应急管理系统主责主业、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综合应急需求,设定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11]。经论证分析,专业团队以防灾减灾与安全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刻画、分析、决策、处置为导向,针对风险评估与安全监管、监测预警与应急准备、处置决策与恢复重建等应用复合型实践能力培养,从认知层面、分析层面与方案层面提出系统性要求。认知层面要求专业学生掌握综合应急管理、灾害科学、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问题内涵、外延及其对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构建符合我国大国应急体系特色下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工作实践所需的知识图谱;分析层面要求专业学生可应用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决策、过程仿真、案例分析等相关分析、表达方法,利用实验、分析、计算仿真工具开展过程模拟仿真,分析判断事故灾害成因、风险评估现状与演化趋势等相关内容;方案层面则要求专业学生应根据实际需求,明确分析条件与边界限制,进行处置决策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能通过分析事故灾害发展演化规律,获得可靠结论或结果。以此为目标,通过形式多样且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项目并进行分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达成实践教学目标,专业团队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行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其中,实践教学模块设计需注重集中实践与课内实验相支撑,确保知识与技能体系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教学实施过程应引入行业导师进行实践教学与辅导,保证育人质量的实战化与职业化。要充分梳理专业课实验内容、实训内容的先后支撑关系,设置开设学期,并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与生产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设计“应急自救互救与灾害系统认知”“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决策分析”“综合防灾规划与预案编制处置”等特色实践教学模块。以此为基础,配合学科竞赛、分散实践、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鼓励参与行业导师、学业导师的教科研课题,形成“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逐层递进式的全过程、全覆盖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保障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达成。
表1 应急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关系Tab.1 Supporting relationship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ule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major
专业充分依托应急系统及行业资源,紧密贴合一线需求,构建、完善应急管理特色实践课程资源,并对标应急行业、产业相关工作流程与标准,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创新。专业在课内实验、开放实验、认识实习等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实训,以及高年级集中实践、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综合创新实践过程中,推进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对标行业实际需求与业务标准,开展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建设。专业已开发应急救援救护、灾害风险评估、综合防灾规划、灾害信息管理、预案编制与演练、灾害模拟仿真、应急决策分析、安全监管与事故分析等实践项目,并将救援救护、安全监管等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纳入教学大纲中进行实践教学内容修订。在基于目标导向修订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情景模拟、翻转课堂、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并利用MOOC、SPOC平台资源与团队自身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此外,鼓励校内外教师依托教科研课题、实验项目及行业服务支撑项目开展产教融合,打破“知识讲授”“模拟验证”等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时效性差的桎梏。进而,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毕业实习及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等多种途径开展实战化业务教学与专项能力训练,强化学生行业适应能力、复杂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为保障实践教学任务的实施效果、达成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实践场景及环境、教学平台及条件的设计与建设,构建校内学业导师与校外行业导师相融合的实践型师资团队,提升育人条件建设内涵。强化校内应急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针对灾害风险、预案编制与演练、灾害信息处理、灾害模拟与分析、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救护等专业模块进行专项实验室建设,保障师生有序进行综合应急、灾害风险与安全监管等相关主题的学科竞赛、创新实践与教科研活动。根据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教学需要,充分依托应急系统与行业资源,开发涵盖救援救护、灾害风险评估、预案编制演练、安全管理与事故分析等专项训练项目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其中,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事故灾害虚拟仿真、突发事件案例库和灾害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建设,切实提升实训、实践教学的灾害情景仿真效果,加强灾害背景分析、风险评估、预案编制演练、应急处置决策等能力的提升,强化应急职业素养培养。同时,以各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团队或课程组建设为抓手,鼓励校内师资深入行业一线开展业务培训与顶岗交流,提升实战化水平,同时聘用校外行业导师参与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修订,通过产学协同方式推进实践教学任务实施,保证育人质量。
构建并实施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OBE理念下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对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合理性的作用非常显著[12]。因而,针对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与满足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教学资源的保障效果等方面,立足不同视角、不同来源的评价数据,探索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并进行实践改进。采用专家座谈、用人单位调研、实践教学研讨等形式开展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与修订研讨。同时,针对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采用教学督导、毕业生跟踪反馈、用人单位调研、学生座谈与评教,以及教师教研调研等主要手段,就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满足度、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满意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技能的重要度与行业适用性等开展量化评价与持续反馈。此外,学期初及学期内教学团队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根据评价反馈结果,持续、定期地修订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与育人模式,保障育人规格与育人质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如图1。
图1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体系Fig.1 Th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system for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本文以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运用OBE教育理念探索新形势下综合应急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1)当前应急管理专业培养机构中仍存在实践教学目标定标不明确、实践教学模块设计系统性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性不够、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仿真性不强等实际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所需的应用创新型、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基于OBE理念,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风险评估与安全监管、监测预警与应急准备、处置决策与恢复重建等复合型应用实践能力素质的专门人才。达成目标需做到以下几点: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完善实践教学模块,形成“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逐层递进式的全过程、全覆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对接一线实践开发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应急系统、行业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优势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全过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培养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