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及外宣研究综述

2023-11-01 08:36陈文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译论文研究

杨 静,陈文凯

(郑州轻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00)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下文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与生命记忆,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天性与历史。传承非遗,能够提高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1]同时,“文化,特别是对他国产生的文化吸引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因素,[2]非遗作为国家传统文化的产物,对其进行外宣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非遗种类丰富、数目繁多,生动而详尽地描绘出中华文化脉络;中国非遗外宣兼具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保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及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大意义。现有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数量有限、理论各异,可操作层面上的英译策略及外宣建议多大同小异。在此背景下,笔者搜集“中国知网”上中国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相关论文,总结已有观点,梳理发展脉络,以期丰富中国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自中国非遗外宣肇始,其研究数量有什么变化,内容呈现什么特点?(2)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存在什么问题?(3)为进一步改进非遗英译及外宣工作,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措施?

(二)研究对象界定

2009年杨大霑发表论文讨论贵州省非遗外宣存在着文字资料不全、地方政府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并建议政府在非遗外宣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且加强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3]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自此开启,发展至今已14年。为缕析该研究领域发展全貌,研究时段限定为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论文数量多少可体现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增幅可绘出发展大致脉络。同时,自非遗外宣研究肇始,就与非遗英译研究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知网”上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在梳理已有观点及总结研究成果时,优质论文往往更具代表性,故本文内容综述部分主要对核心期刊论文及引用次数排名靠前的论文进行汇总分析。

(四)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分别输入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并界定时间范围“2009-2021年”,检索出目标论文,统计其总数目、各类别数目;再根据标题、摘要判断论文研究指向区域;随后,根据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与论文内容进行筛选与分类,分析研究依托的理论、研究重点、译介内容等。使用可视化图表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而厘清研究发展脉络,指出现存问题,提出发展设想。

三、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统计与分析

(一)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搜索结果显示,2009年至2021年间在“中国知网”发表的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共计274篇,其中普通期刊论文221篇,核心期刊论文22篇;硕士学位论文24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国内会议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其中,核心期刊指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以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与图1。

图1 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期刊论文总数量、普刊论文数量、核心期刊论文数量

表1 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论文统计

从表1与图1可知:(1)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起步于2009年,随后三年中发展缓慢,年平均论文发表量为2篇。(2)2013年至2015年间,学界对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年平均论文发表量为10篇。(3)自2016年起,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数量开始逐年大幅增长;2018年发表了迄今唯一的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达11篇。同时,核心期刊发文量有所增加,研究逐步深入,质量也逐步提高。(4)核心期刊论文量占总发文量的9.05%,且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年增速缓慢,仅2019年核心期刊论文量达到5篇,其余年份均低于这一数值。

统计核心期刊论文的来源期刊(见图2),发现非遗英译及外宣核心期刊论文散见于各类别核心期刊中,外语及翻译类核心期刊仅发表过4 篇相关论文,表明外语及翻译类人才对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的深入研究较少。

图2 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核心期刊来源及数量

(二)研究对象地区分布统计分析

横向来看,中国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始终带有明显地区特色,半数以上论文对特定地区的非遗外宣展开了细致研究。

根据论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针对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计24个,论文共计157篇。覆盖地区、论文数量及当地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见表2,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来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搜索时间为2022年8月30日。

表2 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覆盖省份、论文数量及当地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

表3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地区覆盖范围较广,涵盖全国超过2/3的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河北与广西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做得最好,分别有17篇研究论文;江苏、黑龙江、福建也有不少学者依托当地课题项目,对本地区非遗英译及外宣进行研究,论文数量分别为11、11、10。然而,地区间研究成果数量悬殊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到17,说明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现象;各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数量与当地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地区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的不平衡现象与非遗资源数量差异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对当地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工作的投入与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同时,大部分省份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拓展。例如,河南的非遗外宣研究论文共计8 篇,但河南省域内有国家级非遗125 项,涵盖10 大类别,可见河南的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还比较薄弱,当前英译及外宣研究远不能满足当地非遗外宣需求,不能为当地非遗外宣提供支撑性的智库作用。其余大多省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四、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综述

我们依照以下标准,对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进行分类:(1)研究是否针对具体的非遗形式及内容;(2)研究是否有翻译理论进行支撑;(3)论文是关于英译难点的分析与对策梳理,还是关于译介现状汇总并提出发展建议的;(4)其他论文,包括非遗教学、人才培养、特定术语翻译等。

(一)多样化的研究内容

梳理发现,共有51篇论文对特定的非遗展开英译及外宣研究,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九大类别。其中,张淑霞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的英译进行研究,指出应明确翻译目的、把握语言特色、掌握翻译重点及难点,并对如何应对翻译难点提供了实例讲解;[4]吴敏依据顺应论提出河南钧瓷的英译应采用“归化意译、变译编译、直译加注”的策略;[5]王飞鹏、高丹探讨了黑龙江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当遵循“由易到难、传神达意且尊重原文民族文化内涵”的原则,提出“摘译、增译、音译”的翻译策略;[6]杨晓丽就西北地区传统音乐“花儿”的翻译提出,译者只有培养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深刻体会“花儿”精髓,才能创造出好的译作。[7]

(二)中外并举的支撑理论

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依托二十多种中外翻译理论,例如:顺应论、语用等效论、接受美学、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语料库翻译学等;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理论为:生态翻译理论、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传播学理论、译介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及外宣理论。

生态翻译学发祥于中国本土,以西方生态主义、东方生态智慧、生物适择学说为理论来源、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的思维方式来实现“文本生命”的诞生、生长与存续、发展。[8]生态翻译理论融合东西方智慧,在指导非遗英译及外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该理论,钟安林指出要借助“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责任”概念来对新疆喀什的非遗进行整体上的认知,应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化来进行非遗英译实践;[9]潘依婷则讨论依据翻译的“生态平衡”、以译者为中心及适应性选择的理念,创造出既满足受众期许又保留中华文化特性的译本。[10]

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主张“连贯原则与忠诚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目的决定方式”“忠诚+目的”;换言之,为满足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的,翻译应采取更加灵活的翻译策略,使用更加灵活的翻译技巧。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谷峰从徽州民歌及黄梅戏的英译着手,指出译者在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翻译目的,其次要考虑到受众需要、满足域外读者群的期待。[11]

此外,胡庆洪、文军从传播学视角出发,指出中国非遗英译应以受众为中心、以效果为先的原则,提出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选择翻译方式;同时呼吁各传播主体共担非遗外宣责任。[12]刘艳华从译介学的视角指出,辽宁地区非遗民间文学外译既要充分尊重源文本,也要进行合理的再创作。[13]

(三)非遗英译的难点及策略

非遗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历经时代变迁,因此词汇相对特殊、形式较为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此外,汉、英两种语言间存在巨大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种种不同,这些使得非遗英译实践难度较大。通过梳理论文内容,可将非遗英译主要难点及翻译策略汇总如下:

(四)外宣方式探索

除微观层面上的英译原则及策略的探讨外,也有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非遗外宣方式、提出非遗外宣发展建议。其中,金蒻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建议非遗传播主体要做到理念先行、知行合一,传播内容应平衡传统与现代,传播渠道以主流媒体为主、非遗为辅,同时针对传播受众的需要优化传播主题;[18]赵丽丽、王文雅通过分析山西省非遗英译及外宣现状,建议政府加大对非遗外宣工作的支持、非遗外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媒介;[19]王金辉针对河北非遗外宣翻译研究,建议政府加强对非遗外宣工作的引导与支持、提高翻译人员素质、成立专门翻译机构、加快建设非遗翻译语料库、高校肩负起培养翻译人才的责任。[20]

(五)其他论文

此外,非遗英译与外宣研究还涉及有课堂教学、文献综述、特定术语翻译等。其中,邱夏子分析非遗英语与英语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意义,提出构建非遗课程、树立文化自信、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等具体实施策略;[21]曾衍文对2007-2016年非遗英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22]赵祥云考证“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语义特征、文化内涵及其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流变,指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译为“非物态文化遗产”更能表达原术语的内涵意义。[23]

五、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现存短板

自2009年至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取得重大突破,但仍存在需拓展深化的空间。

(一)受关注度不高、人才短缺

从总发文量可知,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受关注度不高,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优,该领域翻译人才存在较大短缺。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以2009年至2021年为时间范围进行搜索,共得到论文32789篇,其中发表于北大核心、CSSCI及SCI期刊的论文共计4892篇,其论文数量及质量都远超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相关论文数量与质量。这说明,中国非遗产业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成熟,完全可以支撑中国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译介被传播;而对比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后,可看出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数量欠缺、质量不优,说明该领域研究虽有发展,却仍未获得足够重视,人才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地区不平衡现象突出

地区研究数量对比可知,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地区不平衡性突出。半数以上的英译及外宣研究论文针对特定区域,依托当地政府或者高校项目,对当地非遗英译及外宣进行探究。由于地区间重视程度、高校数量差异,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过分强调地区性会进一步加剧该问题,降低研究成果在指导同类别非遗项目英译及外宣中发挥的指导性及普适性。

(三)多模态传播模式研究缺乏

通过对非遗译介内容及形式的考量,发现其涵盖类别广泛,但是译介模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语言转换层面,缺乏对多模态传播形式的研究。非遗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自身就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元素,因此单纯开展语言层面转换研究无法满足信息有效传递的要求。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达早已突破纸质文本这种单一形式。多模态模式综合言语、图像及声音多种形式,依托一定的媒体形式呈现,更具直观性与趣味性,传播效果远优于单纯的文字形式。因此,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也应融入多模态传播路径研究。

(四)译法衡量标准不统一

通过分析依托理论,发现用以指导非遗英译的理论纷杂,因而译法衡量标准不统一。对同一非遗核心术语或核心概念的翻译,由于指导理论的不同,译法也会存在不同,甚至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误译。例如针对福建非遗“开漳圣王巡安”的英译,如果某译者为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会首选音译法,译为“Kaizhang Shengwang Xun'an”,而如果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会译为“Folk-Custom Activities in Memory of Zhangzhou Holy King”。由此可见,翻译指导原则过于纷杂会造成英译衡量标准的不统一,从而导致核心概念译法不一致,造成外宣受众的困惑,影响非遗的国际传播效果。

(五)研究语料未成体系

研究论文中出现的中英双语文本大多出自非遗宣传网站、双语版非遗介绍手册,研究材料散见于互联网中,缺乏大众化传播途径,未成体系。因此,英译实践可参考资料较少,英译及外宣研究可选对象范围小、随机性强。

(六)翻译批评手段传统

非遗英译策略研究多局限于规定性研究,强调“该如何译”,往往局限于分析先前已有译本存在的缺陷;多从汉语该如何转化为英语的视角进行研究,缺乏对中国非遗英译本外宣效果进行考量的研究。因此,研究所提出的翻译策略多具有先验性,研究往往囿于词句对等。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必须考量受众的阅读期待、理解能力、审美情趣等。如果仅从汉语如何转化为英语的规定性角度进行研究,其预期外宣效果就难以达成。

六、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发展对策

针对2009-2021年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存在的短板,笔者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一)强化多方外宣意识、加大非遗翻译人才培养

强化多个参与群体的非遗外宣意识,政府、翻译人才、出版方、翻译发起人、非遗传承人等都是非遗外宣中的主体,要多方联动,共同为非遗外宣提供有利环境。只有多方联动、多措并举,非遗才能够真正“走出国门”,真正助推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同时,对外翻译传播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传播人才所能提供的智力支持力度[24],因此加强对非遗翻译人才的培养是解决非遗外宣困境的首要举措。强化翻译人才中译外的能力,不断提升非遗翻译群体的汉语语言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关系分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二)打破地域限制、开展同类别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

在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中,应打破区域限制,多在同类别的非遗间开展英译及外宣的对比、对照研究,这样既可寻求同类非遗的相通点,提高翻译的质量与研究的普适性,也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突出每一非遗条目的独特性。以类别为标准开展非遗英译及外宣研究,要优于按照地域开展研究。

(三)开展非遗英译及外宣多模态研究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要突破文字传播这种单一模式,不断融合文本、图片、听觉符号等多模态,依托新媒体渠道,打造多样化的国际传播渠道。[25]而非遗作为中国故事的精华,其国际传播形式也必须面对时代的转向,例如针对曲艺、民间文学、体育等非遗形式,可以将现有的汉语介绍文本先进行模态内转换,再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模态间转换,输出为动漫或讲解视频等更加立体、直观的形式。

(四)发布权威外宣标准、构建统一术语库

探讨并发布非遗翻译标准,建立统一的术语库,实现非遗外宣的相对规范化。应就一些固定用法“如何译”探讨出标准。例如,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词汇坚持“异化”策略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受众理解能力,在保留汉语语言特征的同时灵活采用受众可接受的翻译方式;在语篇层面的处理上,化汉语意合为英语形合,可适当打破原文结构,合理重组、编译等。同时,应逐步统一非遗中术语的英文译名、构建同一术语库,核心术语的得当翻译可提升非遗国际传播效果。

(五)整理并创建多种类别的非遗语料库

为促进非遗英译及外宣实践与研究,应整理现存非遗语料,创建包括中、英文单语语料库、双语平行语料库及多模态语料库等多种类别的非遗语料库。语料库的构建,有助于充实研究语料,使得研究更系统、成熟;也可推动中英文非遗话语构建差异的研究及非遗多模态传播路径研究。

(六)开展描述性研究、加强受众接受度研究

具体英译策略的研究可尝试引入描述性翻译研究。传递中国声音不是简单地在字面作对应转换,还应兼顾传旨充分性和受众接受性,而后者则取决于所译内容是否真正进入新的语境。[26]因此,可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群中对中国非遗的英译文本质量进行调研,总结英译文本的得与失。此外,可针对英语国家的非遗介绍性文本进行平均词长、平均句段长、高频词、关键词、衔接手段等特征的研究,依此对中国非遗英译及外宣进行指导。

七、结语

本文首先对2009-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及外宣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尚存短板,并从宏观政策、研究方式、传播模式等视角提出了具体建议。然而,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及特殊的民族标识,兼具丰富的地域特色与悠久的历史内涵,其英译与外宣是一个宏大且深刻的时代命题,解决英译及外宣研究问题道艰且长。

做好非遗英译及外宣工作既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可以推动中华文化及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以世界能读懂的方式介绍中国非遗,势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更多融通中外的人才,需要把握新时代交际与传播模式的变异。既要深入了解具体的非遗形式,又要具备娴熟的翻译技能、远大的传播视野;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既要提炼展示非遗的文化精髓,又要加快构建非遗话语和叙事体系。

猜你喜欢
英译论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