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百年回顾与经验启示

2023-10-31 03:03陈继旭邓秋盈魏君倜
高校辅导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组织建设

陈继旭 邓秋盈 魏君倜

摘 要: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的战斗堡垒。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共青团基层组织以政治建设为立足点,坚持党的领导为立身之本;以思想武装为切入点,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相适洽;以制度健全为支撑点,开放创新与严谨规范相结合;以队伍管理为着力点,内聚优化和延伸覆盖相协同。新时代深入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抢占思想阵地,构建网格化全链路传播矩阵;完善数字化、差异化和开放性的基层制度体系;激发团基层队伍活力,搭建服务青年的干事创业平台。

关键词:共青团基层组织;组织建设;百年回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2-002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及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19ZDA016)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抓青年工作,离不开广大共青团基层组织,提升基层团组织治理效能至关重要。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对共青团来说,建设什么样的青年组织,怎样建设青年组织是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索团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2]共青团基层组织是共青团百年发展始终保持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战斗堡垒。抓基层团组织建设,使团的改革举措落实到基层是新时代的鲜明导向。关于基层团组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3]2020年12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从政治、思想、制度、队伍、青年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基层组织工作职责。[4]共青团百年历史是一部基层团组织建设史。基层团组织政治建设是立足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武装是切入点,确保基层团组织坚定信仰,凝聚力量;制度建设是支撑点,保障基层团组织建设规范有序,健康运行;队伍管理是着力点,确保基层团组织建设有抓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借鉴现有成果,笔者从政治建设、思想武装、制度健全、队伍管理四个维度,通过历史分析、辩证分析、案例分析等多角度回顾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历程,把握中国共产党群众性组织的建设规律和引领青年的创新逻辑,夯实共青团根基,探索基层团组织建设新思路和新模式。

一、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百年历程

(一)酝酿萌芽期(1922-1927年)

基层团组织自成立起就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和阶级属性,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保持一致,党的号召和奋斗主题就是基层团组织行动的动力和方向。一是思想武装。共青团一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团的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5]共青团成立之前,全国各地的團小组(团支部前身)已经通过出版发行刊物来阐述政治主张,如王兴祈、曾琦、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早期团的基层组织通过阅读、研讨、翻译等方式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和共产党一道通过游行、发传单等方式抵制军阀和帝国主义迫害,传播新思想。二是制度建设。共青团一大规定:“有团员三人以上,即须组织小团体。各‘小团体满十人以上须组织干事会执行事务,……但不能组织干事会时须设书记一人。”[6]此时,“支部是训练团员、分配工作、深入群众、发展巩固本团组织的基本单位。”[7]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共产国际帮助下,基层团员骨干培训得到加强,队伍得到纯洁,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忠诚、革命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成为团基层组织培养团员骨干的目标。

(二)动荡存续期(1927-1949年)

初创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在大革命中初步彰显活力。从土地革命开始,受国内革命形势及党内“左倾”错误影响,基层团组织经历了“壮大-削弱-中断-整合-重建”的过程,干部队伍管理和覆盖面均受到影响。共青团五大及时根据革命形势调转航向,决定在农村和城市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并确立了党团协作相关制度。“在军队中用不着成立团的支部,团员参加党的支部中工作。”[8]抗日战争期间,共青团和其他爱国组织合并重组,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针对某些地区青年工作脱离群众、片面强调青年独立性、特殊性的错误倾向,强调必须正确解决和处理好青年特殊利益与整个抗日事业利益的关系问题”[9]。在解放战争时期,基层团组织得到健全和壮大,响应民声,掀起了反内战、反暴力、反饥饿的游行示威活动,有效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赢得了民心。1946年冬,为统一集中做好共青团相关工作,党中央开始自上而下地推动基层团组织试建工作。随后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大范围推广,如晋察冀解放区的定县在“半年多的时间,全县就建成团支部198个,团员发展到4981人”[10]。各解放区迅速进行重建共青团的工作,大力改善了解放区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使得青年工作由涣散、低沉的状态逐步走向集中统一发展。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纲领》,规定了支部建设的六项工作内容,包括完成上级任务、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知识、关注青年发展、讨论与执行上级指示和决议、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吸收新团员,重新强调了团支部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位,要注重团员的申请吸收和发展,并对吸收发展的青年年龄、流程、支部成员的权利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11]

(三)转型变革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基层团组织在恢复生产中实现功能转型。此时,国家面临恢复生产,清理反动分子,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在国家道路走向上又面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抉择,这种转型变革也反映在团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功能定位上。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一文中指出:“党和团的领导机关都要学会领导团的工作,善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照顾青年特点,组织和教育广大青年群众……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有自己的系统的工作,同时又要受各级党委的领导。”[12]各级党委加强了青年团工作,把青年运动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团基层干部得到关注和关心,大量团员青年被选拔推荐到重要岗位锻炼学习,激发了团员青年的主人翁意识,为基层团干部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人民当家做主,迸发出强大的建设热情。为带领青年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基层团组织在抢抓生产同时,注重先进典型的学习,如“学雷锋活动”“学习铁人王进喜精神”等学习活动。1961-1963年,共青团中央先后专题研讨了在农村地区、工矿企业如何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加强基层团组织班子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原则、内容和方法,并对基层团组织系统进行整顿。共青团中央明确提出一个班子、一套制度、三项活动的整建措施,对基层团组织的民主生活、团员管理等制度进行规范,基层团组织活动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1960年2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报告,他勉励青年人积极学习科技文化,永攀科技高峰,成为“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期间,大量年轻团干部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有效地提升了共青团的基层组织能力和水平,改善了基层团组织工作面貌。

(四)稳步提升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夯实自身基础,注重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生产技术,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如全国基层团组织广泛响应“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钻研技术、创新生产,积极为“四化”建设做贡献。[13]1995-2000年,基层团组织深入农村,集中开展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把脉,调动农村青年致富热情,搞活农村经济。[14]在思想建设方面,基层团组织围绕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普法教育、青年文明岗、扫除文盲等系列活动。1994年2月,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国组织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并重点在社会“窗口”行业中展开。基层团组织在各行各业领域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各行各业的职业文明水平,引领了行业新风尚。在制度规范方面,共青团中央在落实机制、整体设计、评选创建等方面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因此,基层团组织建设步入正轨。1984年10月,团中央在福建龙海地区召开会议,分析了共青团全国基层组织形势,提出根据新的劳动组合设置团基层组织,创新了团员组织管理、干部选聘、选举、团工作社会化等方面的制度。2004年12月,团中央决定坚持并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因地制宜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巩固落实团的基层制度建设。响应共青团基层组织服务经济建设的时代号角,基层团组织也开始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截至2001年6月,例如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团组织达到366个,团支部288个。[15]基层团队伍深入私企,发挥了先行者和领头羊作用。

(五)创新发展期(2012-至今)

新时代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紧跟社会潮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创新发展出一系列新规定、新机制。2019年12月,共青团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再次确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16]所谓“中心”和“大局”就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基层团组织广泛响应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深入一线展开扶贫工作。基层团组织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每年寒暑假数十万大学生面向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开展社会实践项目,提升了贫困地区青少年知識文化水平。

为进一步汇聚中国青年力量铺就畅通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17]因此,中国梦成为基层团组织凝聚团员青年将个人梦想和国家复兴紧密相连的重要指向。此后,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四史”等主题,基层团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团员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推动团基层组织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使改革举措落实到基层是共青团改革的鲜明导向。2017年2月,共青团中央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要求团支部考核一年一次,团员青年要确保“一人一档”;2017年3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生活,也使基层团组织的制度建设更加完善;2019年12月,共青团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团支部涉及的会议制度、组织生活等常规工作明确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使一切都有章可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8]此后,共青团中央又陆续对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农村等基层团组织建设,基层团组织选举工作,基层团组织力提升工作,城市基层团组织建设,县域基层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等等,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

二、百年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以政治建设为立足点,坚持党的领导为立身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青团自诞生开始,就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旗帜、意志和使命融入血脉,这是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19]在共青团基层组织百年建设历程中,听党话、跟党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基层团组织的行动逻辑,也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到位的有效保证。从基层团组织建设来看,党的领导是自上而下将党的意志嵌入组织的过程,共青团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增强政治性;与此同时,基层团组织也需要自我奋斗聚拢吸纳自下而上的资源和力量,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青年群众的新特点。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团基层组织建设的立身之本,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百年来,基层团组织政治建设经过了三次调整。一是如何处理好党团关系,更好地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大革命时期,由于错估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遭到削弱,动摇了团内不坚定分子,团内出现了“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错误倾向,严重影响了团的建设,也对党团关系带来影响。共青团四大明确了共青团无产阶级革命青年组织的性质,并接受党的领导。二是党团关系进一步理清,并围绕经济建设实现基层团组织功能转型。在协调党团关系方面,管制过死容易僵化,放手不管问题更大。1950年10月,毛泽东同志根据共青团的建设情况提出“青年团组织要巩固地向前发展”的方针。1956年9月,中共八大新党章增加了“党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要求青年团服从党的领导,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承担宣传者、建议者和执行者角色。党团关系理顺后,基层团组织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活力得到释放,青年运动得以健康发展。三是强化政治担当,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党深化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开创了团的基层工作新局面。基层团组织重塑政治认同,坚持群众路线,搞活基层,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建设,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四是以党建带团建,助力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雏形初显,经济从注重效率到兼顾公平,从先富转向共富,从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也要求基层团组织必须跟党走,听党话,齐心协力推动共同富裕。

(二)以思想武装为切入点,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相适洽

1903年9月,列宁在《革命青年的任务(第一封信)》中提出:“‘单是革命的感情不能形成大学生的思想上的团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建在某种社会主义世界观,而且是‘明確的完整的世界观上面的‘社会主义理想。”[20]思想武装是政治之魂,重视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组织的优良传统,也是基层团组织基础性工作和提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在不同时期,基层团组织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根据青年特点及时调整传播途径和方式方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广大青年,在矢志追求中淬炼政治之魂。

百年奋斗历程让团基层组织意识到思想武装的实现方式与价值:一是坚持思想武装,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层团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和形势发展,积极响应党的主张,并通过游行示威、讲习培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此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当时优秀青年矢志不渝的信念。二是坚持思想武装,需要同错误思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全国上下进行了各种探索,在同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基层团组织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清晰。三是坚持思想武装,需要与时俱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反映在思想上就是团员青年思维方式和内容需要转变: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打破僵化思维;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如果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就很容易走弯路、歧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21]四是坚持思想武装,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和渠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急剧攀升,基层团组织需要顺应互联网大潮,了解新兴传播方式,抢占线上阵地,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新时代青年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以制度健全为支撑点,开放创新与严谨规范相结合

制度建设是提高基层团组织能力的重要保障。共青团制度体系从建团伊始就遵循科层制逻辑,先顶层设计,由上到下实行“金字塔”形管理。基层组织权力小、责任大,需要服从上级安排,因此,其制度运行受客观形势、领导人意志、内生变迁和风险偏好等影响,不同时期存在功能、定位和执行等方面变化。在百年历程中,制度建设在趋于规范严谨的同时,又保持了开放创新的弹性,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从严治团等基本原则。

共青团建团初期,聚焦搭建基层管理运行制度和团员发展制度,在确保广泛吸收新鲜血液的同时,又能快速执行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共青团制度建设步入正规,从夺取政权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形势和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体制机制也随之调整。受苏联模式影响,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领导形式以行政命令为主,容易忽略基层特殊情况,有些基层团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突击建团、关门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因此,确立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基层团建制度,有助于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发挥青年劳动积极性,对探索如何在工作场景中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经济体制迅速改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真空,如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原有公社及大队中团的建制,使团员开展集中活动面临挑战,城市中也出现类似情况,团的制度调整势在必行,规范基层选举制度,推进评选创建是时代之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中央在加强制度建设基础上逐步推进从严治团要求,通过理顺基层团组织相关制度,明确基层团组织工作内容,整顿涣散基层团组织,达到了固本兴团、改革强团、从严治团的目的。在百年历程中,基层团组织不断总结经验,制度建设逐步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形成了班子队伍建设、团员教育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活动组织保障、考核评比量化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

(四)以队伍管理为着力点,内聚优化和延伸覆盖相协同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到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22]这是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百年经验的重要概括。团基层组织提升需要围绕青年,在密切联系青年中焕发青春活力;在服务青年,解决青年难题中获得检验;在发展青年中将各项政策方针落到实处,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只有团基层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才能将青年力量更好地凝聚并发挥出应有效用。

共青团基层骨干队伍是“关键少数”,能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抓住“关键少数”,做好基层队伍管理,是提升组织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共青团基层组织对队伍管理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一是纯洁干部队伍,争取有生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层团组织肩负引导团员青年履行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重点是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忠诚、革命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在建团之初,团内成分复杂,学生居多,且思想状况和组织状况复杂,无法达成一致的目标和行动。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威信、扩大影响是团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二是增强主体意识,在基层实践中锻造本领。主体意识是对自身地位、能力和价值的自我觉察,增强主体意识有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激发基层队伍干事创业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同志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思想推广到党政机关的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号召广大团员增强主体意识,做到既能带领群众,又不脱离群众,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团基层组织的实践能力。三是强化专业技能,凸显干部带头的示范效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层团组织有步骤深入农村和私营企业,团结青年投身四化建设,改善农村和私营企业青年状况成为基层团组织工作重点内容。不同行业有各自行业特点,提升基层团组织能力需要团基层骨干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对专业领域熟悉,从基层选拔优秀团员青年担任基层团干部是优先选项。四是健全服务规范,创新基层治理。进入新时代,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对办事效率、工作流程、服务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提升团基层组织能力,规范服务、创新治理势在必行。

三、百年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政治挂帅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立足点。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定力不够、政治眼光不长远,直接影响基层团组织发展全局。在百年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历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救亡图存到富民强国的时代主题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紧扣时代主题,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中心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人民生存、温饱、小康、全面小康乃至共同富裕而努力,为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而奋斗。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够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主动。

与此同时,从“坚持党的领导”到“党领导一切”,党的建设理念不断清晰和深化,也影响到基层团组织在不同时期功能、定位和执行等方面的变化。新时代,党建引领主要表现为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基层团组织坚持党建引领要把握好一定的定力和张力。定力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和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一致性和贯通性,基层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社会性延伸,二者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格,都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青团基层组织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党的要求组织青年,根据党的要求采取一致行动,有助于形成“全国一盘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张力表现为基层团组织在戰略定位、工作体系等方面和党组织存在差异,基层团组织覆盖了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村、民营企业等各领域,每个组织受众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因此要确保组织运行保持一定独立性和开放性。

(二)抢占思想阵地,构建网格化全链路传播矩阵

思想的进程取决于社会发展的进程,思想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在不同时期,社会发展进程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也在不断更新。百年中,团的基层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的指示,从思想引领切入,将知情意行相结合,在实践中增进体验和互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真懂、真信、真学、真用,真正践行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用实际行动捍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更新速度变快。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人数达到2.53亿人。”[23]到2022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创出新高。”[24]面对传播渠道丰富、生活多样的青年群体,基层团组织能力建设需要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进行创新。

在传播方式上,将新型传播形式与传统传播形式相结合。一方面革新传播手段,拓宽传播路径和渠道,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直播以及伴随技术更新产生的新传播方式,主动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借助3D、游戏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主张,讲述正能量故事,提升基层团组织思想宣传的效果、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上下互动、党团结合、分段分类等方式建立全链条传播矩阵,组织落实好“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宣传学习,从网站到“两微一端”再发展到融媒体,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全矩阵传播路径。在传播内容上,基层团组织需要紧跟社会潮流,汲取奋进的力量,及时优化宣传内容,跟上时代步伐。一是从大处着眼,从国家大政方针出发,把握诸如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素材,从国内外经验对比中提高体制自信、理论自信,进一步增强话语主导权。二是从小处着手,从青年兴趣点出发,组织开展青年思想政治状况调研,通过全面的思想“画像”,研判青年思想特点和新动态,使基层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始终与青年同频。

(三)完善数字化、差异化和开放性的基层制度体系

当前,基层团组织规模庞大,在管理服务、阵地建设、考核评价、团员青年教育学习等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需要在数字化、差异化和开放性等方面深入推进。数字化方面要继续普及和完善智慧团建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制度创新,简化流程,规范制度运行,实现全国各地信息系统的融通;要考虑基层团组织覆盖各个领域,每个组织受众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的操作性、弹性和效果;要保持制度的开放性,避免制度僵化。现实生活的快节奏及团员青年的特点决定了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接纳新兴事物。制度的制定要注意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强化互动和协同,使制度真正激发基层团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增强战斗力。新制度推行前要论证并试运行,对正在运行的制度要定期进行自评、核查和抽查,通过优化考核评估体系评估确保制度运行效果。

(四)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搭建服务青年的干事创业平台

提升基层团组织能力需要加强队伍建设,而提升队伍建设水平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内聚优化。基层骨干必须信仰坚定、素质过硬、主动性强,要能够承接上级任务,并贯彻落实。以史为鉴,团基层队伍建设最大问题在于“形式主义”,对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人浮于事。改进的关键在于对团基层队伍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基层实践锻造,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这四个方面也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经验总结。基层团组织要让基层骨干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内心认同自身岗位,激发内生动力;要通过基层实践,了解青年实际需求和岗位环境,积累实际经验和知识储备,树立服务意识;要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过关,使基层骨干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里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青年群众信服;要完善机制,健全服务规范、职业发展、福利保障、激励制度等,使团基层骨干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二是延伸覆盖。团基层骨干必须把扎根青年、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到青年中去,解青年难题,主动提升自己在基层中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了解团员青年实际情况,与广大青年建立稳定关系,任何疏远青年的“缺位缺场”行为,都将带来青年的“离心离场”。在新产业、新观念不断涌现的时代,团基层骨干必须适应青年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应变能力,保持队伍自身的张力。团基层骨干要本着“围绕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目标,在青年群体关注的重点工作、难点工作上下功夫。团基层骨干在围绕青年方面,要主动联系青年群体,回应青年需求,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成为青年信赖的桥头堡。团基层骨干在服务青年方面,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将服务内容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经济建设等每一个特色化的青年活动中。团基层骨干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策略,根据青年人的圈层分布特点,贴近青年生活,进行多样化的引导。团基层骨干在发展青年方面,可以围绕学业就业、身心健康、亲子抚育、婚恋交友等青年关心的主题,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如有针对性地推出青年领导力计划、建立“青年之家”等都是发展青年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2][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2-05-10)[2023-03-10].http://www. news.cn/politics/leaders/2022-05/10/c_1128638131. htm.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06-307.

[4]中国共青团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EB/OL].(2020-12-23)[2023-02-10]. https://www.org.cn/tl/202204/t20220422_787437.htm.

[5]中國共青团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EB/OL].(2006-12-11)[2023-02-10].https://www.gqt.org.cn/history/ congress/documents/200612/t20061211_5515.htm?ivk_ sa=1024320u.

[6]胡献忠.中国共青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概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6.

[7][9]郭晓平.中国共青团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49,111.

[8][11]江西省团校共青团理论研究中心,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共青团章程汇编——共青团早期临时章程至共青团十八大章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33,44-47.

[10][13]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史稿(1922-2008)[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93,292.

[1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7-279.

[14][15]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年运动纪事1919-200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0,470.

[16][18]共青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基层建设制度汇编(2012~201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0:53-54,201-212.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20]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2.

[2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7-02)[2023-02-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7/02/content_5303003.htm.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4-05-26)[2023-02-10].http://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676. htm.

[2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3-03-02)[2023-03-22].https:// zhuanlan.zhihu.com/p/610953914.

(责任编辑:神彦飞)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组织建设
延安时期的《边区群众报》与现实启示的研究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