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边区群众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份大众化报纸。在近十年的办报历程中,用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文字语言书写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实事求是,着眼于群众。它不仅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还对陕甘宁边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边区群众报》;内容特点;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崔旭阳(1991-),男,湖北襄阳人,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1.5;C5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8031(2017)01-0021-02
《边区群众报》是大众读物社创办的第一张陕甘宁边区的党委机关报,并且按毛泽东的提议,定名为《边区群众报》。毛泽东指出当时边区人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多,应该有一份为大众服务的报纸,采取措施普及提高群众文化水平。《边区群众报》是基于边区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创办的,其报道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它的报道经验对当今新闻媒体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办报的历史背景
(一)边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农业是边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农业生产水平低下,耕作方式较为粗放,农民的农耕技术和生产工具较为粗放落后,天气因素对农业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大多时候需要靠天吃饭。同样由于历史地理条件限制,国内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无法在边区兴起,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较于其他地区仍然较为低下,主要体现为受教育群众较少,文盲所占比重大,同时生活陋习以及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仍存在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党中央考虑到边区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为提高边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以及政治思想觉悟,巩固加强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地位,促使边区群众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生活陋习以及愚昧落后的现状,需要党和边区政府大力推动边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报刊的宣传鼓舞作用。党和边区政府利用发展报刊事业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可以加快边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复杂严峻的政治形势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战全面爆发,全国人民抗战呼声高涨,中国共产党也急需向外界传达党的抗日主张。《边区群众报》此时积极地宣传党的团结抗日和巩固建设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歌颂英雄模范,反映群众的心愿和呼声。“将敌人一切残暴兽行的具体实例,向全国公布,向全世界控诉,用以达到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之目的”。达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全民团结抗战局面。因此,《边区群众报》成为党的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
(三)中央加强和巩固边区政权的需要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后,尤其是边区政府成立之后,需要向边区人民传输党的立场、方针、政策和理念。利用边区报刊进行宣传就显得极为重要。《边区群众报》为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的生产发展、文化教育发展服务,是宣传、组织、鼓舞边区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报刊的舆论宣传工作,可以统一党员干部和边区群众思想,达到凝聚一切力量的目的,同时能够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为他们工作生活提供理论指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终起到加强和巩固边区政权的作用。
二、主要的报道内容
《边区群众报》办得如此成功离不开丰富多彩、覆盖全面的内容。它的头版是国内外要闻和边区新闻;第二版是国际新闻和敌占区新闻,内容次于头版;第三版是边区政策方针和生产建设新闻;第四版主要是大众文艺报道。报社人员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陕甘宁边区群众阅读的办报方式。它采用边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语言文字和当地民间文化形式,文章口语化、通俗化。群众亲切地称赞《边区群众报》是“咱们的报纸”,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
《边区群众报》为边区群众准备了许多通俗有趣、生动活泼的文艺作品。第四版“大众文艺”专门开辟为文艺副刊版面,刊登小说、剧本等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此外还有非常吸引读者的连载长篇小说。根据边区的地理环境和地域特点,将农业生产生活作为报道重点。从小麦播种到耕地施肥,农具使用到畜牧养殖,各种农业生产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能在《边区群众报》上找到。因《边区群众报》的报道特点鲜明,受众明确,有很强的实用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三、报道的特点
(一)用通俗的语言改写缩编
由于边区人民群众以及基层干部的文化程度低,所以对党和边区政府的许多政策方针有选择地使用通俗语言加以改写缩编。例如抗战六周年之际,《边区群众报》上刊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本来有七千多字。为了使受众易懂,对文章进行压缩、改写,最后只登载了两千多字。对于有些政策方针则会全文刊载。
(二)群众性的办报理念
《边区群众报》在办报之初就明确表示要着眼于群众,一切从群众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办成边区人民最喜爱的报纸,文章短小精悍、具体扼要、通俗明白,适合边区文盲多、文化低的实际情况,让识字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不断吸收、运用、创新民间文化,常用在群众中流行的语言文字。报刊常用字数大概是400多个,“这就是说,凡识400个字的人,就能够读懂群众报”。报刊需要把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作为目标,这样就能降低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在文化标准上的要求。
(三)以民间艺术作为纽带和载体
民间艺术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艺术表演形式,它的表达方式更易为群众接受。《边区群众报》就采用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办报人员对民间文艺形式在充分继承、吸收和运用的基础上,又大胆进行创新。如记者柯蓝就用陕北说书形式创作了《抗日英雄洋铁桶》,并在报纸上连载,很快在边区流传开来。陕北很多说书艺人将其作为演唱的文本,唱给群众听,促进了文化的宣传普及。报刊还利用陕北民间流行的说书、秧歌、猜谜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句子很短又很有意义,在群众中也十分流行”。以民间艺术作为宣传报道的纽带和载体,不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还使传播更为普及广泛。
四、《边区群众报》对当下媒介的启示
(一)准确把握新闻媒体办报方针
报纸作为新闻宣传的主要载体,具有强大的社会传播功能,宣传报道的内容要详实准确,符合党的宣传政策,使之成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党的报纸,必须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普及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最大程度的使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最新的工作动态,使报刊成为党手中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最后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中心工作的有效媒体,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起来。
(二)报纸的群众性与大众化定位
报纸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就需要保证大部分受众能够看得懂。例如作为一份大众刊物的《边区群众报》,它的受众多是陕甘宁边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基层党员干部和识字不多的普通劳动人民。因此办报者要注重新闻报道的简单化、通俗化。同时新闻媒体应当做到大众化内容与大众化形式的紧密结合。
(三)传播报道的多样化与趣味性
《边区群众报》为了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报道,组建了读报组来阅读报纸,读报组将边区看不懂报纸的群众聚集起来,由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定期读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报纸上的内容,解决了许多群众因不识字而看不了报纸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读报组最终成了一个“进行政治宣传、学习知识、提高文化、扫除文盲、推动抗日救国和生产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宣传教育性的群众组织”。同时借助冬学、黑板报、秧歌队等组织进行宣传活动,保证新闻传播的多样化与趣味性,使大部分群众能够学习,并且愿意学习。读报组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吸引了大量边区群众。
(四)把握时代主题,发扬时代精神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主题以及需要弘扬的时代精神,普通民众对模范先锋人物有着特殊的情感需要,新闻媒体如果能把握时代主题,迎合大众和社会对于典型人物的精神需求,便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新闻是现实的报道,典型报道应是时代的号角,追求现实指导意义的典型报道不能不充满时代精神。”今天的主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闻报道需要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绩伟.办一张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回忆延安《边区群众报》.新闻研究资料,1985(1).
[2]李文.试论陕甘宁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群众性[J].新闻研究资料,1993.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J].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3.
[4]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赵勇,李平.延安《边区群众报》简介[J].陕西档案,2010(10).
[6]李文.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03).
[7]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8]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9]李文.走向高度集中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科学经济社会,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