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松英
“温故而知新”,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学生通过练习一定的课外作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每天完成适量的家庭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通過批改作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完成家庭作业如此重要,可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也令很多教师和家长非常苦恼。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不能完成作业呢,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案例分析
针对班级情况,组织学生、家长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写作业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实践,有了兴趣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克服。兴趣还是助推力,对事情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达成目的。相反,没有兴趣再简单的事也会令人厌烦,勉强去做,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写作业,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学习成绩只能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再也没有了写作业的动力。除此之外,问卷显示师生关系紧张、作业过多、作业缺少梯度等方面的问题,也导致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成为不完成作业的原因。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作业缺少监督。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班里大多学生是跟随父母来本地务工的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这些孩子每天与父母见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亲子教育就更谈不上。负责管理孩子的祖父母文化程度有限,比较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作业大多是听之任之,抱着树大自直的思想。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家庭作业成了孩子的难题。
二、指导策略
针对学生不写作业原因的调查,班里试行了小组捆绑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源于某些原因他们经常不完成作业。现在小组捆绑式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目标——为小组争荣誉,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以作业为基础,确立明确可行的目标,完成作业成为学生必须做的事,并且做完作业就能及时得到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相反,则会受到同学的不断督促。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大部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养成,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
(2)加强家校沟通,创设学习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不可忽视。老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不同家长文化层次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有的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非打即骂或任其自由发展,这些孩子从父母这里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基于这些情况,老师及时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改变家长片面的教育论,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孩子方法。教师用真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家长共同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层次教学。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的不均衡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注重层次教学,布置梯度作业是培养学生完成作业习惯的好方法。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作业要恰如其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挑战更高层次的作业,提升学习能力;对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由组长及时跟踪其作业的完成情况,逐渐培养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就像石块底下埋藏的种子,教师是春风,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使之破土而出。教师是心灵唤醒师,以耐心与爱心为基础,以教育方法为指导,以家校沟通为渠道,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使之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