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2023-10-30 04:53鞠英实
关键词:偏角腕关节活动度

鞠英实,孙 波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下尺桡关节(DRUJ)又称为远端尺桡关节,作为连接前臂和手的重要关节,它在完成前臂的正常旋转以及负荷传导、维持腕关节的稳定中发挥作用[1].临床上外伤导致关节脱位发生比较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2].下尺桡关节损伤急性期的脱位,若不及早给予正确的处理,一般会导致关节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以及握力下降等,情况严重还可导致腕关节慢性不稳定、局部畸形、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3],所以需要在脱位的早期给予及时、正确处置.

对于单纯的DRUJ脱位,保守治疗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大多数DRUJ的脱位伴有骨折,保守治疗疗效不确切,应行手术治疗[4].多数DRUJ脱位合并骨折的患者,因为下尺桡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折端极易发生旋转、成角及分离移位等情况,复位难度较大,同时患者对于DRUJ脱位合并骨折缺乏认识,依从性较低,治疗后疗效欠佳[5].因此,对于DRUJ脱位合并骨折患者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6]表明,对于DRUJ脱位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64例DRUJ脱位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护理干预用于DRUJ脱位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下尺桡关节脱位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均通过外固定支架联合双螺纹针固定治疗.A组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45.64±13.44)岁,左腕关节 14例,右腕关节 18 例;B组患者男14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46.67±12.69)岁,左腕关节15例,右腕关节17例.

纳入标准:明确有腕部急性损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尺骨正常;临床表现为尺骨头向背侧突起,前臂旋前时畸形加重,腕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向掌侧按压尺骨头时有恐惧感,琴键征阳性,握力较健侧减退;标准的腕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DRUJ间隙>3 mm,侧位X线片中尺骨头向背侧移位,且超过变异范围,并在CT检查中进一步确诊.

排除标准:慢性或陈旧性损伤(>12个月)者;PalmerID型、Ⅱ型退行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合并其他骨间韧带损伤者;腕部手术史,合并尺骨及其他腕骨骨折或肘关节脱位者;年龄<18 岁.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且患肢呈外展,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并在“C”臂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端,持续牵引腕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后位时,按压尺骨头给予复位;复位满意后,在第二掌骨及桡骨骨折近端分别置入2枚和3枚螺纹针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后,再次透视,显示患者对线、对位良好;然后沿尺骨头下2 cm处经皮肤开一长约5 mm小切口,再将两枚直径2.0 mm螺纹针由尺骨向桡骨置入,一枚穿过尺骨和桡骨四层骨皮质,与桡腕关节平行,固定下尺桡关节,另一枚与尺骨成60°角穿入;X线透视下明确复位情况,无异常后折弯针尾,并将两枚螺纹针安装上外固定架,获得并维持最终的复位,术毕.

1.3 护理方法

A组:实施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对患者实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强调康复训练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解答患者相关疑惑,消除患者消极情绪,使患者主动参与相关治疗.2)疼痛护理:疼痛为DRUJ脱位最常见的体征,护士需要耐心向患者介绍疼痛产生的原因并告知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结合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疼痛.3)生活指导:嘱患者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清淡类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指导患者下地活动,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可能.4)康复训练:护士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对患肢各手指关节进行握拳、伸屈手掌及前臂旋转等动作训练,早中晚各训练3次/d,12~15 min/次.逐步展开各腕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精细动作训练,包含接触软硬、冷热不同物体训练,以加快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B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入院时做好患者的入院指导,普及治疗方法、住院注意事项,住院期间观察患者病情,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医师并协助处理病情.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术后3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量表(GW评分)[7]对腕关节功能评估,并测试DRUJ稳定性,主要以主观评价、残余畸形、客观评价、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优:0~2分,良:3~8分,可:9~20分,差:≥21分;2)腕关节活动度:采用三角尺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对患者掌屈角、背伸角、尺偏角以及桡偏角进行测量;3)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营养不良等.总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4)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内容包含护理操作、护理体验及护理态度,分值为10分,分为非常满意(9~10分)、满意(7~8分)、不满意(<7分)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

2.2 腕关节活动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掌屈角、背伸角、尺偏角以及桡偏角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掌屈角、背伸角、尺偏角以及桡偏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A组患者掌屈角、背伸角、尺偏角以及桡偏角改善均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

2.3 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6.25%;B组患者出现2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感染,2例压疮及2例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28.13%.见表3.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数/总例数×100%.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4 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3.75%;B组非常满意12例,满12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75.00%.A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下尺桡关节作为连接前臂与手的关键部分,有传导前臂负荷及维持腕关节稳定性的作用.临床上外伤导致关节脱位呈高发趋势,其中,DRUJ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常与腕部其他结构损伤同时出现,易被漏诊而不能得到及时处置,发展成慢性损伤,表现为腕部疼痛、畸形及旋转受限,进而影响腕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8-9].目前在国内外对于DRUJ脱位的治疗方式大体分为两大类,保守和手术治疗,对于损伤较轻的DRUJ脱位,保守治疗给予复位制动,能够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不错的效果[10].但大多数DRUJ的脱位伴有骨折,且存在软组织撕裂,保守治疗固定不够确切易导致失败,延误手术的最佳时机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当前较为成熟的术式是下尺桡关节重建术,该术式主要包括关节内和关节外重建两种类型,关节内重建手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因为要切开关节囊在尺骨中央凹钻孔,极易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且只能重建单侧的桡尺韧带,背侧与掌侧不能同时重建.而关节外骨性重建DRUJ稳定性具有操作简便、软组织损伤最小等优点,使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11].由于患者腕关节功能突然丧失,心理、生理均发生巨大改变,再加上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使得DRUJ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难以恢复,因此,在治疗时对DRUJ脱位患者必须重视其护理工作[12].

常规的护理模式内容较为单一,护士大多数情况都是被动遵从医嘱展开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及针对性,DRUJ脱位合并骨折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小,患者满意度较低[13].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主动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细致、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在疾病的预防中发挥作用,还可以促进DRUJ脱位并伴有骨折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14].首先,护理干预模式需要在患者入院时就对不同DRUJ脱位伴有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康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分别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等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个体化康复方案,具有全面性、连贯性,有利于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15].其次,康复训练计划分别从简单的体位训练到复杂的腕关节主被动训练,逐步增加难度,提升腕关节的活动度.再次,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入院时就应该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护理,提升患者对于DRUJ脱位的认识,并对具体的手术方式及诊疗经过有详细了解,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对疾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最后,护理干预模式需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减少营养不良、泌尿系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影响[16-17].因此,对于DRUJ脱位伴有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护理干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8.75%(P<0.05),也证实护理干预有助于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前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治疗前增加,但是护理干预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证实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于疾病康复的自信心.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也证实护理干预模式给患者提供了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DRUJ脱位合并骨折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腕关节功能,增加腕关节活动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偏角腕关节活动度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