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理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研究

2023-10-30 02:04邓璐璐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邓璐璐

摘 要:当前,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予以肯定,是思想政治工作乃至社会综合发展的支撑。故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视为辅助高校治理优化的关键性要素。基于此,本文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辅助价值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探讨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治理结构;内在逻辑;工作协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80

0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中重要的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与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故需要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挥实践工作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治理手段,亦属于高校治理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探索该工作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价值实现路径,对提高教育水平而言极为关键。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

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工作具有思想整合、政治引领、人格塑造、凝聚人心、服务大局的多重功能。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紧迫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影响高校工作水平、系统运行质量以及有序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也成为高校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可发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高校治理模式、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想要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特殊功能,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深入研究其价值实现路径。基于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关联,通过挖掘二者的逻辑联系为做好价值实现提供依据。

第一,价值目标一致性。作为一种柔性治理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依靠思想引领、观念引导达到思想行为管理效果,进而与其他治理形式共同承担高校治理责任。所以,从归属上来看该项工作归属于高校治理体系,是高校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之间拥有价值目标一致性,二者的这种合目的性为双方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行性依据。总体而言,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高校治理结构实施都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高校有序发展为目标,它们都服务于育人工作也都旨在促进高校战略目标实现。

第二,主客体同一性。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性育人工作,而高校治理则属于事务性管理工作;后者可以干预和指导前者,能够为前者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思政教育队伍(高校教职工)作为主体对客体(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高校治理需要校领导、教职工以及学生社团组织做好学生管理服务。由此可见,二者拥有同一主客体。

第三,实施内容相同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还体现在内容重叠方面,前者具有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特征,后者同样有着内涵丰富性。心理情感、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品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形态其内容维度涉及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与高校治理结构运行的思想性要求基本重叠,从内涵上拥有相同性。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的有机结合要求

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强调二者有机结合,明确双方价值协同。此时,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治理结构组成要素身份加以审视,着力改变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工具性价值,忽视人文性与目的性的错误倾向,以便激发这一教育工作辅助高校治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操作。

2.1 凸顯思政教育工作管理功能

正如前文所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柔性治理手段,所以该项工作具有“软管理”功能。与制度、纪律等“硬管理”元素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作用于思想意识、道德修养层面,能以教育教学为载体干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达成管理目标。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了多渠道、多部门、多层次全面推进,完成了校园治理全方位共同发力目标。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还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律从而弥补他律模式的不足;更需要在校园治理观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全面渗透、深入融合,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治理辅助价值。

2.2 基于人本思想实现价值同构

现代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是最基础的观念也是最核心的目标。无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高校治理工作都必须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实施。高校治理设计多个部门,需要从整体性、能动性、有序性角度出发打造思想行为系统;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是独立运行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得以有机结合必须以价值层面的一致性为前提,所以以人为本是二者价值同构的核心。从系统规模来看,高校治理大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若想要实现二者有效协同就必须在保证系统价值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其他子系统有效融合。

2.3 推动长效互补机制建设完善

从本质上来看,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必须构建良性关系,即确保二者能够互联、互动、互补。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积极推动高校治理机制完善,发挥制度整合效能,规范、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应该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辅助功能,以长效化参与保障机制为支撑,让该项工作参与高校治理成为常态。

第一,建立健全责任分担机制;着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结构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发挥协同治理优势、彰显思政教育柔性管理功能为目标,构建责任共担、主体互动、刚柔并济、目标统一、价值同构的高校治理机制。

第二,建立健全良性沟通机制;为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参与高校治理,必须发挥这一治理结构组成要素的辅助与支撑功能,深化细节与整体的有效互动,即实现高效沟通;着力打造多维立体沟通平台,营造畅通和谐沟通氛围,积极改善沟通协商环境,为实现距离沟通提供保障。

第三,建立健全多种激励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深度参与高校治理与教育主体的治理积极性不高有直接关系,所以想要实现二者有机结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就必须进一步通过物质、精神、发展等激励手段完善激励制度。

3 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路径

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治理功能,使其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价值得以实现,还必须切实推动主体优化、评估完善。所以,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从师生作用发挥以及治理绩效应用两方面着手深入探究。

3.1 夯实主客体共同发力基础

高校治理结构中,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与学生组织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在高校治理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师生的身份属性并不相同,但作为实践工作的主客体他们都具有影响工作质量的能力,都是保证后者治理辅助价值实现的重要力量。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主客体共同发力,所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夯实发力基础。

3.1.1 教育队伍参与管理

实际作业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参与高校治理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从优化顶层设计、实现全员联动和树立优秀典型三方面着手夯实主体发力基础。

首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参与。高校应该从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优化顶层设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治理工作铺平道路。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高校必须统筹全局,结合实际探索出最适宜的参与保障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参与高校治理。比如,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围绕高校治理观念、方法、目标开展针对性培训;重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高校治理工作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说服教育常态化,打造长效化沟通疏导以及示范引导机制,持续传递高校治理相关信息。

其次,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系统整合。这一环节,要求高校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身份——他们既是高校治理对象,也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参与者。事实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管理功能发挥,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承担高校治理方案执行责任为支撑。所以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特殊身份,兼顾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基于思政教育队伍的整体联动和系统化整合为有序开展高校治理工作提供保障。

最后,促使思政教育参与治理典型建设。在党的工作中树立典型,通过发挥典型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实践提质增效十分常见。这一方法常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治理工作。所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辅助价值时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切入点十分可行。此时,需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觉悟,做好参与高校治理的充分准备;也要求高校从日常工作着手挖掘、塑造优秀典型,做好榜样示范管理准备。比如,深化信息反馈与整合,依靠大数据技术为典型塑造与挖掘提供支撑;组织多元交流活动,总结工作经验、整合实践案例;利用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渠道大力宣发,广泛宣传优秀典型事迹等。

3.1.2 高校学生参与管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高校治理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强调学生这一客体的有效参与。所以,在高校治理结构中凸显学生以及学生组织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一方面,高校应该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有效培育,基于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成长与优化高效治理的双重目的。学生自主意识培育过程中,高校既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校的权力运作机制,提高他们对权力性质的认可度,并且形成权力监督意识;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维护高校利益意识,即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内部治理,离校后主动维护高校形象。从当前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意识与综合能力越高,参与校园治理的兴趣越浓厚。若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则大多不具备主动参与高校治理的意愿与能力,对这一工作的态度也比较消极。基于此,高校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制度性参与夯实高校治理的主体基础。比如,定期组织道德、法治、政治教育;拓宽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渠道;完善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保障机制;开发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平台。

另一方面,高校治理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组织的力量发挥,通过有效培育和管理学生组织进一步拓展在校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途径,从而为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实践中,要求校领导革新思想观念,以切实提升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治理有效性为导向,为学生组织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以及更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同时,高校也应该通过细化规章管理制度为学生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组织架构以及权力行使方式革新与时俱进地推动学生组织深度参与校园治理。此外,高校还需要明确学生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范围、内容、形式与方法,打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学生参与激励机制。比如,打造全覆盖式学生参与校园治理保障体系;以学代会、服务热线、匿名邮箱、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拓宽反馈渠道;基于“物质+精神+情感”复合激励方式肯定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作用。

3.2 推动治理绩效评估体系完善

现阶段,高校治理结构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还需要完善评估。此时。要求高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融入高校治理绩效评估体系,通过重构绩效评价指标、重设指标权重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治理辅助功能。为此,高校领导层需要严谨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高校治理后的工作效果,以客观评价、全面管理目标打造针对性评价指标和权重,利用细化量化考核实现高质量评估,以便让评价结果具备总结、参考和指导效力,能够为进一步优化实践提供辅助。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治理结构组成部分的特殊身份,以客观反映其结构支撑效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评价指标内容以及权重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因子纳入高校治理绩效评估。这一环节,必须做好否决指标设置,基于公开、客观、公正原则评价,通过全程追踪以及实时反馈保证绩效评价可靠性。

4 结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这一工作不仅具有育人价值还有着辅助高校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优化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发展中,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撑高校治理结构优化的作用,需要深入挖掘二者内在逻辑联系;还需要及时更新觀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治理价值同构,更应该积极发挥师生作用和机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鑫.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思维障碍的关照与反思——兼论“工具化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的互渗[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02):7980+84.

[2]许帅.普通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基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21,(04):2027.

[3]邓运山,姚二涛.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重要文献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2):101107.

[4]李云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现代化——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谈[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4):12431244.

[5]徐竹君.数字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评高校综合治理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4):507.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