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下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路径研究

2023-10-30 16:37朱伯伦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朱伯伦

摘 要:基于乡村产业振兴下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围绕政校协同、校企协同、村校协同,探究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有效路径与实施机制,提出契合新时代区域和人群发展特征,实现技能提升与浙江乡村产业振兴相匹配的技能扶贫升级对策,为建立“乡村产业振兴”技术技能人力支撑长效机制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乡村产业振兴;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09

1 问题提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乡村人力资源禀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保障。但就人力支撑看,首先,面对乡村产业振兴,作为经济大省的浙江劳动力供需不匹配,技能结构型失衡矛盾尤为突出,现有技能人才占就业人数不足三成,仅有两成左右入乡务工人员拥有技能证书,而求人倍率达到近2倍,农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才等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第二,新型职业农民缺失,乡村从业人员老龄化、散户化特征突出,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新技能、经营知识掌握不足,农业专技人才匮乏,与“产业振兴”要求落差较大。

实践证明,技能培训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能,一大批贫困群体劳动者迈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以高质量培训形成“技能扶贫”新内涵,为参训者“技能补差”,打造“领雁带飞、归雁、来雁、原雁振翅”的人力雁阵新格局,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实证,探究政府和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发挥整合优势,高效推进乡村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与对策,夯实产业振兴的技能人力基础。

2 实证研究

本文聚焦乡村三次产业发展技能需求特征,以浙江省内参与技能培训的“培训者”和社会力量“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社会力量”)为对象进行调研,“培训者卷”样本分配基于省内地区人口比重;“社会力量卷”按社会力量机构进行随机抽样,以“双视角”对浙江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能扶贫”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围绕“培训动机、培训信息、培训功能、培训成本、培训成效”因素设计“乡村产业振兴下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1),考察影响因素指标对乡村产业振兴下技能扶贫推进的影响,基于因子分析提炼影响技能扶贫推进的关键因子;基于回归分析厘清影响因子对技能扶贫影响的重要性排序。

2.1 影响因素评价回归分析

2.1.1 培训动机:新技术技能挑战、改变生活状态、口碑效应影响明显

培训者视角下,“主观能动性”和“新技术技能挑战”对培训动机影响较大,显现乡村产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对参与培训的推动力;而社会力量视角对此关注相对不够,社会力量应在引导与提升目标人群对新技术技能培训认知方面有更主动的作为。

就“生活环境”而言,“双视角”七成以上的受访者都关注“生活状态”和“周围人影响”的重要作用,表明以“技能补差提升”来改变生活状态是重要动机来源;周围人口碑和抱团效应也起到相当的促动作用。

2.1.2 培训信息:“公益口碑”推广、整合传播有待加强

培训者更关注项目的“公益口碑”,近七成培训者认可公益性培训,而社会力量更关注信息的系统性,表明社會力量应基于需求导向,围绕岗位需求度、政策支持度等“关注点”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公益性技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推进中去,使其更好适应乡村产业转型发展对技能的要求。

双视角对“培训信息系统化”评价存在反差,培训者最关注“信息选择影响”,社会力量最关注“时效性、针对性”。表明社会力量发布的信息对项目选择作用明显,但各信息渠道的协同统一还不够,影响信息和政策传播的有效性,反映出培训信息系统性不够,说明一是信息的策划、发布、成效评价还没有形成高效的闭环,二是社会力量主体间协同性有待加强。

2.1.3 培训功能:项目特色打造、培训生态圈营造需深耕

回归显示,首先培训者最关注“精准技能扶贫机制”在培训功能上的体现。一是要通过内容设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显现培训“专业化”内涵;二是技能补差项目在体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和区域特点的“小众项目”开发方面,需要彰显特色,数据显示,不足五成培训受访者认可项目特色。由此,强化项目需求分类,系统化布局,各社会力量协同推进,突出“技能扶贫”特色化市场定位,尤为重要。再者,社会力量重视“技能扶贫生态”的形成。一要形成与乡村产业链相匹配的培训“生态圈”;二是超六成受访者认为项目重复度高,需基于社会力量合作构建完整技能等级培训体系,满足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2.1.4 培训成本:关注费用水平

双视角下,对培训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经济成本”,培训费用对参训的敏感性,也反映“公益性”培训推广的必要性,政策发布与实施应做到清晰透明、厉行便利。

2.1.5 培训成效:看重培训与就业质量关联

培训者对“经济收益”最为关注,社会力量也对受训者“找好工作”和再培训意愿较为关注,显示参训效果与改变培训者生活状态间高度关联,培训特色与质量、培训与就业相契合成为提升满意度和培训意愿的重要路径。

2.2 提升“培训功能”成为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的首要任务

回归分析显示:

培训者视角:培训成效=1.291+0.216*培训功能+0.185*培训动机+0.160*培训成本

社会力量视角:培训成效=0.178+0.107*培训功能+0.039*培训动机

结果表明,为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技能扶贫”成效,一是聚焦“培训功能”的完善;二是正确把握与引导培训动机,在激发与维持目标人群的培训需要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分类推进。

2.3 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技能扶贫关键因子

由因子分析得到双视角“技能扶贫”推进的关键因子。双视角共同关注“培训沟通与闭环管理”和“培训需求动机”,鉴此,围绕培训动机激发、培训信息传递、培训过程管理成为推进“技能扶贫”协同机制建设的关键。

2.4 不同控制变量对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的差异影响

方差分析显示:第一,与培训者相关的“学历、行业、持证要求”等变量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变量数较多,有必要依据这些控制变量对培训者的需求进行分类分析,进行精准把握与引导。第二,“对接产业发展”等评价指标是受到控制变量显著影响较多的指标变量,表明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生态圈的打造必须强化与乡村产业发展对接。

3 建议与对策

3.1 扶志扶能扶智共进,助力目标人群“技能致富”

数据显示,低收入群体参与技能培训的主观意愿不足,表明一方面对于低收入者的需求把握和引导不够,另一方面该群体“主观惰性”也客观存在,“等、靠、要”等惯性行为使一部分技能扶贫目标人群缺乏参训动机,尤其是乡村中年人群在年龄和技能上的弱势更制约他们参与新技能学习的积极性。由此,一是要从“扶志”入手,积极实施“六稳”政策,激发目标群体内生动力,提升其参训意愿。树立一批通过技能培训就“好”业的典型,积极宣传乡村产业发展愿景,灌输时不我待的自我提升的理念。二是要以“扶能扶智”为抓手,乡镇农协、村级农办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针对目标人群的技能诊断机制,结合岗位供给情况帮助目标人群找准个人职业定位,有效衔接供需,将参与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3.2 搭建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信息体系,立公益品牌形象

研究显示,针对乡村产业振兴技能补差人群的信息发布协同统一不够。目前制度壁垒造成各社会力量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机制,使得扶能扶智工作推进呈现分散状态,很难实现职能的分工和资源整合,出现培训项目内容重复度较高等问题。鉴此,亟须构建社会力量协同信息体系。一是需要通过建立一个“中介交互机制”来沟通“扶能扶智”活动的内容及效果,避免社会力量各自为战造成信息发布混乱的问题;二是要建立统一专门的技能扶贫信息平台,刻画明确而良好的“公共服务”品牌形象,在信息发布、信息集成、业务办理、技能评估、信息更新等的功能上形成闭环管理工作流。

3.3 完善功能格局,构建技能扶贫生态价值链

面对社会力量协同技能扶贫“碎片化”的局面,急需社会力量间协同共进、项目多维度对接乡村发展等举措,促进资源整合和职能互补,形成良性“技能扶贫生态圈”。

3.3.1 横向联动:多主体联动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1)政府引导:一是出台文件对组织行为、资金管理、实施机制等进行总体规范,强化政策执行督查和评估,为本地乡村重点人群(新型职业农民、返乡人员等)技能提升、就业创业做好政策保障。二是通过政府专项支持结合村级产业分成投入方式,促进多主体联动组织培训的制度化形成。三是建设一批覆盖县、乡、镇,聚焦当地产业发展的技能训练基地,为技能历练提供载体。四是实施“双创”促进计劃,构建产业上下游联动的“双创”服务体系,比如基于“导师制”,开展网络创业、农村电商等培训。

(2)社会支持:一是组织行业和培训组织,利用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地开发针对性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开展特色化培训。二是积极鼓励社会保障、金融等职能机构,在项目孵化、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为参训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延伸服务。

(3)企业主导:一是乡村产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设备、人力等优势,与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合作下,分类分层分工地建立开放的技能培训基地,灵活开展多种技能培训。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企业、帮扶(创业)项目、公益性岗位就业服务体系,将培训与岗位就业对接。

(4)村民融入:通过推行“村民积分制”等手段,倒逼重点人群克服主观惰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升其自觉参训的意愿。

(5)职校融合:职业院校应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发挥技能培训资源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建立专业对口、产业对接的培养体系,在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农村电商等产业方向实施人才培养对接。二是通过“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协同育人模式,将“育人、培训”与就业有机融合,推动校、企、村协力参与的扶贫扶智合作模式落地。

3.3.2 纵向联动:搭建纵向贯通的“扶能扶智”培训闭环管理体系

基于省、县、乡、村分级建立的重点人群“帮扶档案”,依托“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分类管理和精准帮扶,实现重点人员“动态清零”,实现对目标人群技能提升的闭环管理。

3.4 构建乡村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培训成效感知

3.4.1 共建村民技能评价标准

以乡村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社会力量与乡村合作建立与完善村民技能评价标准体系,为精准识别村民技能水平与锚定村民自我发展定位提供相应的依据。

3.4.2 做好村民技能和心理诊断

村级和社会力量层面对标“能力标准”,以“一人一档”等方式,全面识别村民技能瓶颈,明确其技能补差方向,为后续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培训和就业、法律维权等精细化服务夯实基础。同时,应通过村组信息源摸清目标人群的心理动态,引导其树立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追求。

3.4.3 科学选择技能培训模式

数据显示,观察学习以及实操示范比培训者所期望的分别低12%和30%。说明社会力量在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方面还未充分考虑培训者学习能力和项目实践性特征。因此,一要以“学练做一体”为依托落实培训模式的改革;二是社会力量要协同构建技能项目实训基地网络保障培训成效;三是要积极探索“课堂外置”,为培训搭建真实场景,并做好培训后效果巩固工作。

3.4.4 基于培训绩效评价勾画多发展路径

基于“一人一档”,各社会力量应突出对扶能扶智类型、培训次数、就岗情况、收入、返贫情况等指标的量化统计分析,重点关注参训前后增量变化,对于绩效评价达标和未达标的群体应有后续分层分路径管理的安排,以达到闭环管理的效果。具体而言,社会力量作为中介角色应给农村技能人才的职业选择提供多种可能性,为不同技能扶贫群体提供不同发展路径,提高培训者获得感和就业效益。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引导返乡人员优先参与智慧绿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行业就业;为大学毕业生及村民群体提供双创培训支持,鼓励农民工创业就业;精准扶持低收入群体投入到乡村绿色、“非遗”等产业发展中,开发相应的公益性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

4 结束语

浙江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30余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广大乡村呈现出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景象,使浙江有更深的底蕴、更高的起点迈向乡村振兴之路。“乡村产业振兴”所呈现的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农业+”三次产业联动等发展愿景,客观上需要一大批在知识、技能、素质与之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能扎根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及二三产业从业者。通过研究,民情层面,基于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技能扶贫路径研究,针对乡村传统种养者、产业工作者等群体进行精准培养与引导,赋予其“乡村产业振兴”所具备的技能与角色担当,以产业发展促就业,助力其通过技能提升来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享受更多社会资源和权益,具有积极的经济和民生意义,显现“共富”示范成效。功能层面,通过探究构建基于行业链—技能链—产业链的“技能扶贫”生态网络格局,探索政校协同、校企协同、村校协同等“技能扶贫”实现模式,使“技能扶贫”有机融入乡村产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技能人才培养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杨晓军,陈浩.城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4653.

[2]張诣,马伯元,甄义,等.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9295.

[3]朱奇彪,米松华,黄莉莉,等.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规模种植业农户的实证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05):13611367.

[4]王海港,黄少安,李琴,等.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44(09):128139.

[5]姚文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建构[J].农业经济,2020,(10):7779.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