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3-10-30 13:41:20王莉陈长浩史玉珍孟晨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量表统计学护理

王莉,陈长浩,史玉珍,孟晨

(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六病区,安徽 宿州 234000)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抑郁、冲动、躁狂反复发作等症状,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1-2],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3-4]。BD病情迁延、复发率高,治疗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个领域,治疗难度较大[5-6]。除了及时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改善也十分重要[7]。常规护理中更加强调护理人员、家属的责任和作用,而忽视了患者本身的重要性[8-9]。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强调患者主体性,通过激发其内在健康责任以促进健康行为[10]。目前临床中关于IMCHB干预应用于BD住院患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将IMCHB与常规护理方案融合,旨在发挥内在驱动力以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BD住院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BD的诊断标准[11];(2)患者年龄16~60岁,病程>3周;(3)意识正常,具备一定的书写和沟通能力,可配合护理及指标检测;(4)各患者间不存在血缘关系;(5)患者在入组前半年内未曾接受过相关干预或可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治疗;(6)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2)对酒精或药物深度依赖者;(3)近期有服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抗氧化剂或心境稳定剂等药物者;(4)存在神经外科手术史患者;(5)合并免疫系统疾病、重要器官衰竭或恶性肿瘤者;(6)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7)严重饮食不规律及体型异常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允许。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从患者入院开始持续干预4周。(1)制定治疗、护理方案:住院时全面了解所有患者进行既往病史、用药史、治疗史,评估其生理指标和精神状态,制定治疗方案(抗狂躁、抗癫痫药物种类及用量等)。(2)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通风,保证其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给予单间居住,减少患者间的相互干扰。(3)健康教育:①告知、督促患者正常用药,向患者介绍BD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②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缓解和减轻其负面情绪。③对患者讲解西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若出现该如何处理。

1.2.2观察组 采用IMCHB干预。(1)健康宣讲:在患者入院时,即对其进行BD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症状管理、预防复发等健康教育,同时将所有的知识点做成小视频在患者及其家属中传播。同时向患者强调遵循医嘱的重要性,不良反应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方式及预防重点。(2)情感支持:①在患者住院期间,每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次沟通,主要目的在于倾听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困顿,给予肯定和理解,让患者得到足够多的情感支持。同时,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恰当的建议,让患者可及时消化不良情绪,家属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从而可更好地照顾患者。②协助患者养成遵医用药、健康饮食和作息的习惯,在沟通中获得患者的信任。(3)决策控制:每周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认知行为、遵医情况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干预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有显著进步的患者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满意自身变化的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放大其积极情绪。(4)技能培训:①向患者介绍日常交往技巧及意义,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能力训练和职业功能训练,每周1次,每次30 min。通过场景模拟和日常生活,指导患者进行刷牙、吃饭、购物、问路等一系列训练。②组织羽毛球联谊、手工制作等活动,让患者在独立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在与人沟通中获得支持感和幸福感。③在干预后期,对患者进行出院后自我护理训练。如持续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尽量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任务。向患者介绍如何对自身生理、心理状况进行自测、调节,在遇到严重事件时如何寻求外界帮助,如何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持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12]评估治疗疗效。该量表共30项条目,从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3个层面评估患者的精神疾病状态,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的疾病越严重。(2)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3]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绝望感、焦虑、体重等变化,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同时指导患者在1 h内完成调查表填写,最终得分与受测者的抑郁程度呈正比。同时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14]评估精神状态。该量表共11项,均采用0~4分评分法,评估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最终得分与受测者的狂躁程度成正比,≤5分为无明显狂躁症状,≥22分为存在严重狂躁症状,6~10分别为肯定狂躁症状。(3)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两管分置。其中一份血样置于抗凝试管中,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 XN-1000)检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NEU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及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LYMPH)。另一份血样经低速离心机(中科中佳 LC-4012)离心(15 min、3 000 r/min、离心半径5 cm)、取上层清液后置于低温下(-80 ℃)保存,再采用生化分析仪(迈瑞 BS-800M)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表达水平,试剂盒由深圳迈瑞公司生产。(4)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15]评估生活能力。ADL共10项条目,每项得分0~15分不等,最终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同时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skills for psychiatric inpatients,SSPI)[16]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变化情况,该量表从动性和交往、社会性活动节能及日常生活能力3个层面出发,共12项条目、每项0~4分,分数越高表示该功能越好。(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总发生率。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电话随访, 1次/月,记录每组复发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NSS得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子量表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NSS各项子量表得分及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BRMS得分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D、BRMS分数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AMD、BRMS得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机体炎症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WBC浓度及外周血NEUT/LYM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EUT均降低、LYMPH均升高,但观察组NEUT高于对照组,LYMP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WBC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外周血指标水平对比

2.4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ADL、SSP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PI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ADL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ADL、SSPI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6.36%、3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的对比[n(%)]

3 讨论

护理理论是护理研究的重要依据,IMCHB作为一种护理评估、干预、效果综合实践的护理理念[17],可以系统性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18]。IMCHB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引入国内的时间较短,在临床研究中的范围仍较局限[19],本研究对BD患者行IMCHB干预,指导为IMCHB的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研究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PANSS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IMCHB可有效改善BD患者的精神状态。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IMCHB整合了健康信念、自我调节模式、萨奇曼模式等多种护理理念,通过护理人员和患者在健康行为相关行为的互动过程,影响其健康结局。可能原因其如下:(1)“健康宣讲”步骤属于健康信念范畴,护理人员注重强调患者的主观心理过程,逐步培养个体的健康信念,从而使其愿意采纳健康行为,改变自身的危险行为[10]。(2)情感支持可改善个体特征及社会文化变量,为BD的治疗提供更多支持。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和承担经济负担的过程中,均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感问题,不利于治疗的正常进行[20]。群体的道德准则对于个体健康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及时的聆听和疏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21]。(3)通过设定阶段性行为目标和根据患者行为改善情况不断更新干预目标的“决策控制”,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22]。(4)IMCHB具有复杂性,可基于整体联系个体独特性、护患互动及患者疾病管理的内在责任[23],且“技能培训”可进一步强化患者的情感反应、内在动机、健康行为,并促进患者身心功能的恢复。因此,IMCHB可有效促进BD患者身心功能持续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评估量表HAM、BRM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IMCHB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这可能与IMCHB干预对BD患者心理积极影响相关,且患者自身精神状况的改善对其情绪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药物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粒细胞抗体,从而造成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下降,因此双向情感障碍血象改变是临床治疗中关注的重点[24-26]。为全面了解IMCHB干预对BD患者机体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外周血指标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NEUT、LYMPH干预后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变化幅度较小,中性粒细胞受药物影响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WBC水平经过护理干预后呈现基本不变状态,但对照组出现了显著的降低。以上结果均提示IMCHB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对BD患者机体的毒副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技能训练”中的体育活动干预可增强患者体质。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SSPI得分的显著改善则与IMCHB干预中技能训练显著相关,持续的技能训练是让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该组患者遵医意识的提高及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关。此外,本研究认为IMCHB模型可全方位、系统化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长期发挥其作用,与BD传统护理理念结合可做到优势互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远期结局。然而本研究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复发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有关。IMCHB对BD患者的影响还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核实。

综上,IMCHB可有效协助改善B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对机体的炎症无显著影响。

猜你喜欢
量表统计学护理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