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作者特征、主题分布和未来发展
——基于高被引文献的CiteSpace分析

2023-10-30 01:53师曾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领域期刊

■李 堃 师曾志

1)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 116025 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100871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发展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硬实力,各界也一直关注如何借助科技期刊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多部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1]。2019年8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并提出“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2]。

政策扶持、技术迭代和生态升级不仅推动了科技期刊行业的发展,也为科技期刊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问题空间,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关注也成为应有之义。有学者关注特定类型的科技期刊,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3]、医学科技期刊[4]等研究文献的时空分布和研究热点;也有学者专门围绕科技期刊出版[5]、科技期刊伦理[6]等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特定时间段内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学者的关注点之一,如李晶等[7]通过选定特定期刊源,绘制2013—2017年国内科技期刊研究的知识图谱。有的学者关注到高被引论文对于把握研究领域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对Top 10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总结[8]。现存文献在工具方法与分析框架上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相关研究或以代表性期刊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或关注某一特定主题和时间段,缺少对该领域文献整体的计量学分析和图景描绘。为弥补上述研究不足,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描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整体图景,通过集中关注高被引文献,有重点地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作者特征、研究热点等并以此为基础对科技期刊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 研究思路

为了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和准确度,选择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分析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知网,数据检索时间为2022年5月14日,初步得到20013篇文献。为避免庞杂分散的文献中存在的大量噪声数据加大分析难度和干扰图谱绘制,抓取当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即被引频次排名前200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处理并作分析。被引频次是评价期刊或者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被引文献中的观点、知识往往会成为某一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基础[9],因此高被引文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特定研究领域的情况。在剔除工作总结、主题发言、评论等之后,得到198篇文献。所选文献分布于1985—2019年,其中文献最低被引频次为39次,最高被引频次为199次。以Reworks格式导出文献数据,每条记录均包括题目、作者、机构、文献来源、发表年份、关键词、摘要等信息,同时下载全文以供阅读。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机构关系的图形[10],研究者可以通过知识图谱获取、组织、管理和展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信息,常见的工具有Pajek、UNINET、Gephi、CiteSpace等。由于导出图谱的可读性和合理性等鲜明特征,CiteSpace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针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本研究便借助这一软件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内高被引文献的基本情况、作者特征、主题分布等进行分析。

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基本情况

2.1 时空分布

经整理发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分布于1985—2019年,主要集中于2005—2007年以及2011—2014年两个时间段,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2005年发表的高被引文献数量最多,2006年和2014年的高被引文献数量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表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年份分布

对原始数据中的“作者单位”一栏进行合并同类项处理并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设置时间跨度为1985—2019年,时间分区为1年,生成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该网络中共有175个节点(机构)、80条连线(合作关系),整体密度为0.0053。从图谱包含的连线数量和整体密度来看,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进一步提取机构的出现频次(Freq)、首次出现年份(Year)和半衰期(Half-Life),见表2。

表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主要来源机构情况

整体来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核心力量主要集中在杂志社、编辑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机构。来自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学者发表了较多的高被引文献。半衰期是反映文献、作者、期刊和研究机构等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半衰期越长,研究机构的影响力越持久,地位越高。由表2可见,除《眼科新进展》编辑部外,其他主要研究机构的影响力均持续较长时间,说明国内有一批长期关注科技期刊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杂志社的影响力持续时间最长。

2.2 文献来源

通过了解来源期刊分布,学者可了解研究领域文献的主要刊载期刊,高影响力期刊对学者研究选题、选择参考文献及投稿等具有参考价值[11]。经统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内的高被引文献主要来自《编辑学报》(57.58%)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8.28%)两种定位于科技期刊学研究的学术期刊,二者均连续多年被收录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余下文献分散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中的专门关注科技期刊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期刊,如《出版发行研究》《情报学报》《科技与出版》《编辑之友》等。一方面,上述学科及期刊主要关注与科技期刊有关的议题,发表文献数量较多,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较多的高被引文献;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来自行业内部的一线经验、观点和讨论更具启发性和指导性,因此来自业界的专业期刊较高校期刊和综合类期刊更具影响力。

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作者特征

3.1 作者发文量:核心作者

3.2 作者突现值:前沿学者

突现(Burst)表示一个变量的值在短期内有很大波动,这个变量可以是施引文献所用的单词或短语的频次,也可以是施引文献本身信息(如作者、机构)的频次[12]。突现值常用于探测特定时期内的热门作者等。将已有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以统计作者突现值,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游苏宁、徐刚珍和宋培元3位学者分别在2005年、2005年、2006年成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热门学者,其中游苏宁的突现期最长。2005年,游苏宁参与发表关于编辑职能和责任对于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障碍与途径的论文[13-14],一跃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门学者并持续至2012年。

图1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作者突现图

3.3 作者半衰期:资深研究者

作者半衰期反映学者的持续影响力。作者半衰期统计表(表3)显示,肖宏、刘雪立、玉崇德和吕赛英等人是这一领域内的资深学者。肖宏等[15]通过统计19种期刊1987—1992年的基金资助指数,发现基金资助指数与期刊质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刘雪立[16]梳理了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统一化的历史及标准多样化的原因,比较多种著录格式并梳理当时引文分析的研究状况。王崇德[17]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期刊引文评价指标,以期做好期刊评选和评价工作,该文献也是研究样本中发表年份最早的文献。除了上述学者,任胜利和宋培元等人也一直从事科技期刊研究,长期、稳定的作者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持续性和一致性。

表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作者半衰期统计表

3.4 作者合作网络:研究合作关系

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图(图2)中,节点(及标签)的大小反映作者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的高低,节点越大则度中心性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内,参与高被引文献生产的346位学者之间存在526次合作,整体合作强度为0.0088,表明该领域的合作较为分散。另外,高被引文献作者的合作关系主要围绕游苏宁、袁桂清、任胜利、刘培一等人展开。

图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

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主题分布

4.1 关键词频次和度中心性:传统研究议题下的多元探索

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关键词,共获得303个词语,统计关键词的频次和度中心性。通过综合计算两个指标,选取排名前10的关键词制成核心关键词统计表(表4)。由表4可见,除科技期刊外,编辑、影响因子、国际化、数字出版、微信、媒体融合等是这一领域研究者关注的核心内容。核心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度中心性普遍不高,这表明研究议题并不集中。从内容上来看,研究者主要关注期刊工作实践、影响力评估和发展路径等话题。从年份分布来看,核心关键词全部出现在2013年及以前,表明该领域作者重视传统议题,这些议题是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

表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核心关键词统计表

4.2 知识群组:分散研究中的五大主题

将所选198篇文献的相关数据输入CiteSpace软件,设置时间跨度为1985—2019年,时间分区为1年,节点类型为关键词,同时选择路径查找算法对图谱进行修剪。通过调整关键词显示条件(度中心性≥4)和聚类规模(成员数量≥20),最终生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热点知识聚类图(图3),所有聚类的平均轮廓值均大于0.7,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且可信。当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关注科技期刊、编辑、中国、知识经济、媒体融合和影响因子六大主题,分别对应图3中的六大子聚类。以“科技期刊”为标签的聚类#0是图谱中的最大聚类,但聚类内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与度中心性均较低,因此不多作分析。

4.2.1 期刊编辑的素质、职能和队伍建设

聚类#1标签为“编辑”,共包含审稿、青年编辑、审稿专家、质量控制、培养、服务意识、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倦怠等29个关键词。以强调编辑队伍对于科技期刊繁荣发展和精品化的重要性为基础[18],研究者认为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精湛的编辑实务技能[19]、思想道德素质、外文素质和经营素质[20]等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技术迭代带来的媒体融合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编辑的信息素质[21]和新媒体素养[22]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编辑职能的研究除了讨论如何改良组稿[23]、审稿[24]、与审稿专家合作[25]、与作者互动等日常工作[26]外,也强调编辑的“服务意识”[27]。关于编辑队伍建设的研究既关注职业倦怠对于成熟编辑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28],也关注青年编辑这一生力军群体。研究者从工作业务和思想心理培训、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工作氛围等出发探讨青年编辑培养方案的调整方式,更具体的研究则涉及参加学术会议对于青年编辑培养的意义[29]、青年编辑及时了解相关领域学术动态的方式[30]等。

4.2.2 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制约因素、提升路径与评价方法

聚类#2标签为“中国”,包含影响力、评估、学术质量、科学交流、创新水平、精品意识等29个关键词。期刊是传播科技前沿信息的载体,其学术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学术地位的表现之一,如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是学界和行业内部始终关注的问题。

侯修洲等[31]发现,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缺乏和以影响影子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是制约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陈发俊等[32]认为,出版时滞过长、科技论文“外流”和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创新水平。针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张铁明等[33]提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以及建设高素质的办刊队伍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任胜利[34]则从编辑人才培养、运行环境改善、先进管理和出版信息引进以及英文文字润色、开放获取期刊网站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培育国际性精品期刊。不同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也会影响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判断:何学锋等[35]提议通过分析评估年限、期刊的来源文献量、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建立动态评估模型,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引导科技期刊发展;余党会等[36]也认为要采用期刊内容、编委会、审稿人、稿源、编辑形式和出版形式等多元指标评价期刊的国际化水平;韩维栋等[37]和刘雪立等[38]分别从高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出发探析制约期刊影响力的因素。

4.2.3 中国科技期刊的演进路径与新媒体应用

为了打造国内科技期刊的品牌优势,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研究者也不断探索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类#3以“知识经济”为标签,包含国际化、大数据、产业化、新媒体、大众媒体、数字化、规模化和品牌优势等28个关键词,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2006年前后。

蔡玉麟[39]认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需要以计算机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为支撑,而产业化是其核心;朱明等[40]以高校期刊为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证实行专业化与产业化办刊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除发展道路探索外,从事科技期刊研究的学者也强调应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41]:陈佳沁等[42]专门分析了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及提升策略;陶华等[43]也认为应提升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水平,以构建立体式传播格局、提升用户体验和期刊互动性等。

与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割裂的观点不同,有学者认为全媒体是一种整合的媒介实践形态[44],科技期刊转向全媒体出版势在必行,而这需要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简约和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和流量思维等[45],同时也需要关注纯数字化操作和传统手工编辑、信息透明与数据保护等之间的矛盾[46]。

4.2.4 基于数字技术的期刊变革与转型

聚类#4标签为“媒体融合”,涵盖数字出版、微信和期刊运营等20个关键词。从内容上看,聚类#4和聚类#3都关注中国科技期刊的进化路径,但聚类#4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2年前后,更关注新一轮数字技术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数字出版不是指出版纸质期刊的简单数字版,而是在借助电子平台整合传统期刊的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内容优势、品牌优势和读者优势等[47]。借助网络技术打造的数字出版平台也不断重塑编辑工作,在选题策划、寻找高水平稿件、同行评议、期刊传播和文献评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中国数字出版业发展仍存在产业链循环不顺畅、盈利模式不成熟、版权保护难度大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48]。有学者提出通过知识链接推动科技期刊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变,从而集成科技期刊学术成果, 优化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流程, 深度开发和经营元数据[49]。但如何借助对出版体制、盈利模式、出版流程等的改革和优化提升数字出版水平是学界仍在探索的问题。

数字传播技术使出版越来越呈现出媒体的特征和属性,因此媒体融合不仅指向新闻媒体,也涉及出版行业[50]。读者阅读方式、期刊生存环境和发行方式的改变彰显媒体融合的必要性[51],而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数据库建设及盈利模式和人才短缺、技术瓶颈等正在限制出版业的发展[52]。要破解这一问题,科技期刊需要从思维理念、层次定位、分工协作机制以及平台型媒体构建等方面下功夫[53]。

作为重要的线上平台之一,微信的影响早已渗透科技期刊领域。作为传播平台,微信具有整合媒体资源的优势,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品牌价值,也能够实现推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挖掘并满足用户需求[54]。作为运营方式,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能发挥跨媒体融合的作用,以满足用户需求[55]。作为通信手段,微信能够适应远程校对的需求,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出版时滞[56]。

4.2.5 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期刊评价体系

聚类#5标签为“影响因子”,包含期刊评价、同行评议、自引、基金论文、引用原则等20个关键词。影响因子是期刊评价的重要参数,尽管有学者质疑将影响因子视为科技期刊评价唯一依据的合理性,但其仍被普遍应用于全球期刊评价。李晓红等[57]在2005年就提出应该重视基金论文比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后来刘睿远等[58]论证了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夏朝晖[59]认为,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简便且重要的指标之一,但也要注意基金论文和高质量论文偏离的情况。

这类研究也关注提高影响因子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莫京等[60]发现,高影响因子期刊一般具有品牌效应、明确的定位、严格的选题组稿和审稿程序、多样化的推广形式和服务功能等。刘雪立[61]认为,自引对于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较低,研究论文和综述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较高,高被引论文对影响因子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因此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文献类型和重视高被引论文等途径提升期刊影响因子。柳晓丽[62]则认为,通过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缩短论文出版时滞、重视参考文献著录和重视期刊显示度等,可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

5 关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未来发展的讨论

5.1 学术合作:从单一分散研究转向多学科合作网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主要来源于两种专业强势期刊,杂志社和编辑部是主要的研究机构,这意味着研究论文主要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和出版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效果,但也显示出学科分布和研究主体的单一性。科技期刊实践不仅涉及编辑、出版和传播,还需要考虑版面设计、文献存储与检索、期刊运营、采编技术、资源整合等。因此,科技期刊研究应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吸纳高校研究力量也是后续研究应考虑的问题。

科研合作有助于提升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以及作者、文献和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共同发表是科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途径。学者也可以通过学术会议、行业座谈以及专业学习等方式增强交流,整合跨领域研究力量,组织跨区域和跨单位合作等,进而提升整个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5.2 研究导向:实践总结与理论探索

通过对所选文献的作者身份以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持续重视行业实践。一方面,学者十分关注编辑与出版实践,尤其是期刊编辑的职能和能力等;另一方面,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旨在以阐释个体体验和行业经验为基础,总结经验和发展模式等以继续推动行业发展。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与发行的强实践性影响了科技期刊研究的侧重点,但是随着期刊业自身的发展和成熟,学界应脱离对具体工作的反复讨论,有意识地转向探索一般性的规律和理论。现存多数高被引文献仍停留在微观层面,讨论技术应用和工作策略等,而缺少对行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发现,以及将期刊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理论探索的尝试。如果学术研究仅停留于“一事一议”,就很难为行业发展提供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建议。

5.3 研究驱动:发展路径与问题意识

科技期刊是一种制度化的学术交流方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话语权。发展是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底层逻辑,硬技术上的攻坚克难无法直接变换成强大的学术话语权,这是中国在对外传播领域面临的普遍问题,促使政府和行业机构愈加重视期刊的影响力,并形成了以发展为驱动的研究路径。由此,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多围绕发展、转型和影响力提升等问题展开,探寻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动力。

提问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问题意识对于学术研究的走向和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具有前瞻性和学理性的学术研究应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提升影响力是行业普遍关注的议题,但不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首要驱动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不应亦步亦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也应从“真问题”出发,对本土现实进行能动的阐释并以此为基础探索规律和构建理论。

5.4 底层逻辑:面向技术的主动回应

科技期刊的编辑、校对、出版和发行都依托特定的技术条件,除行业实践和发展路径外,技术迭代与期刊转型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另一主线。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可以看到,现存研究或将技术视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并围绕技术的采纳和适应展开问题讨论,或将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体融合等视为背景讨论行业未来发展之路,但这种分割技术与科技期刊的研究视角无法促使期刊主动应对技术挑战。

中国科技期刊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历程,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则意味着传统期刊业态升级至智能化阶段。这不仅会引起选题策划、编辑校对以及设计发行等出版业务流程的变化,也必然带来内容同质化严重、审核难度加大、版权争议频发等问题。科技期刊研究应扭转将技术视为工具的惯性思维,意识到其对行业生态的颠覆性影响以及二者的共生关系,提前对全新内容生产模式进行回应,以提供对行业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可行建议。

6 结语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文献的基本情况、作者特征和主题分布等,总结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并针对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高被引文献为样本,结合定量分析与质性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考虑到检索模式对文献选取以及时间对文献被引频次的影响,今后研究应继续关注相关论文,借助不同研究工具和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样本,以持续跟踪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领域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领域·对峙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