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张建华
【摘 要】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文化遗产为载体,深度开展历史学科实践,学生可以在实境体验中感知、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更加有依、有机和有效。
【关键词】中学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课程基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7-0061-04
【作者简介】1.刘波,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121)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2.张建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江苏无锡,214031)党政办主任,高级教师。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1]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指南》明确了“遗迹文物”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利用历史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资源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了解家乡,了解中华文化,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真实地感知历史,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强化学科实践,推动教学改革。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的研究文章已经有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基于地方文化遗产开展学科实践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20世紀80年代,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如德就带领学生走进周边的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开展实践教学,师生共同探究家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文化自信·江南文脉”省级课程基地继承传统,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地方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载体开展学科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程的路径和价值。
一、以地方文化遗产为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有所依托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历史纪念物、考古遗址和建筑群三个大类别。无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中华文脉,蕴藏丰富的育人价值。
一是历史纪念物。历史纪念物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物品、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无锡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近4万件,尤以书画藏品在博物馆界较为出名。二是考古遗址。如宜兴丁梗遗址是太湖西北岸发现的规模较大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鸿山遗址真实反映了太湖流域北部历史文化的演变轨迹,无锡梅里遗址是太湖东岸一处商周时期遗址,为“泰伯奔吴”等历史记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研究线索。三是建筑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大量的古河古桥、古街古弄、古窑古庙,为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无锡学宫创建于北宋嘉祐三年,是无锡最早的官办学校,也是无锡千年文脉的重要标识。除此之外,无锡还是古代书画家顾恺之的故乡,王羲之的客居之地,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之外,也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表达方式之一。依托文化遗产组织历史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材有着重要意义。
1.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锡地区丰富的史前考古遗址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和体现。惠山古镇祠堂群的108座祠堂体现了古人“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儒家思想、乡贤文化、家风家训、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泰伯庙所承载的“泰伯奔吴”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泰伯“三让天下”的美德,是无锡城市精神“尚德”的生动体现和思想渊源。
2.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指南》所明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地方文化遗产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的实物,地方家族、名人故居、祠堂庙宇与学生的血脉、族脉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对家族记忆、家风家训等的探究、感知,领悟“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的生命哲学;书院、学堂是人才培养的沃土和摇篮,是地方文化精神传承之地,可以让学生感受自我的人格与地域文化性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家乡来触碰历史、感知历史,增强学习实境体验,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生命个体的塑造与影响。
3.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国家课程、教材的学习中,基于历史的基本知识,利用文化遗产的史料价值进行历史资料的对比、互证、质疑和创新,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重要抓手。无锡博物院、无锡碑刻陈列馆馆藏的大量文物、文献、书画等,是学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史料。通过对无锡地方文化遗产的调研寻访,并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对史料进行分析运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二、以学科实践为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材有机融合
崔允漷教授认为,“学科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项目,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探究活动,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认识”,同时也强调“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味’的实践”[2]。唐琴老师认为,“做历史应该让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和任务驱动下,以‘做’为支架,使学生身心沉浸到特定的历史场域,通过历史体验、史料探究、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学、探究中学、合作中学”[3]。可见,学科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知、理解和认同。我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材的实践活动中做了以下探索。
1.文化议题的研讨确定
每学期开始,教师布置学生根据统编教材的内容,找出和地方文化遗产有关的“教学点”,梳理之后形成个人研究的“课题”,经过教师的指导形成班级学科实践的“课题群”。教师针对每一个课题设置明确具体的“任务清单”,明确学科实践的具体目标。这样的“文化议题”设计过程,把阅读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方法的历史研究过程交给学生,更加关注“问题”的真实性、学习的“过程性”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国家课程教材的梳理,我们形成了以下文化议题和任务清单。(见表1)
2.文化主题的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真实的历史,并基于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与之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进而形成“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能力。我们通过“实境体验—实地考察—实证历史—解决问题”的路径,开展文化主题的田野调查研究,梳理无锡地区的主要文化遗产,形成了五条主要的田野考察线路。(1)中华文明探源线:宜兴丁埂遗址—鸿山遗址—梅里古城遗址;(2)中华核心理念线:无锡学宫旧址—东林书院—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3)中华人文精神线:泰伯庙—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4)中华传统美德线:无锡惠山祠堂群—荡口华氏老义庄;(5)中华非遗传承线:中国泥人博物馆—无锡锡剧博物馆—无锡帅元紫砂博物馆。
五条线路紧扣《指南》对高中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要求,基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来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本地文化遗产的特点,增加了“中华文明起源”“中华非遗传承”两条线路,以增强学生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永续的精神内核的认识。在寻访结束之后,学生共同完成小组“文化议题”的调研报告,并形成主题研究的微论文,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现象,运用史料实证的方式证实各自的结论。
3.文化现象的解释践行
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设置“假如文物会说话”环节,每组学生通过5分钟的汇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学生分享、同伴点评、教师点评来完成教学评价,推动学生对该课题进行深度思考。与此同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不同的线路上,开展“今天我是小导游”志愿宣讲活动。目前,学校已经尝试在惠山古镇、小娄巷等地开展实地文化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有很多市民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材料、传说故事等,与学生一同谈论相关话题,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学生在推介家乡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历史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乃至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遵循认知规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更有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有效融入历史课程教材,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规律应该是基于感知了解,到理解认同,再到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属性……是从文化理解、文化反思、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到文化信仰的文化实践过程,是文化与生命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在文化引领中获得发展、实现发展的过程。”[4]因此,在学科实践的过程中,学校采用了“设计文化议题—组织田野调查—开展文化践行”的思路,在“文化议题”目标任务清单的设计中,学校采用了“阅读教材内容—组织实地寻访—观察收集史料—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总体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进阶,更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2-05)[2023-07-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2]崔允漷.新课程呼唤什么樣的“新”教学[J].教育家,2023(2):8.
[3]唐琴.“做历史”学科实践的探索历程[J].中学历史教学,2022(12):3.
[4]张文强,朱桂琴.培根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实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