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裕华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鼓舞和唤醒。某种意义上,教育就是教人去思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不只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不可替代”,就明晰了数学对个人成长的独特价值。这既说明数学思维对于人类理性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又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上下足功夫。
理性思维是理性精神的基础,证据和逻辑推理是它的两个关键点。理性思维强调实事求是,说清事理,既包括对判断、推理等活动的理性认识,也包括对行为的理智控制能力。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抽象出具有数学特点的问题,并对其中蕴涵的数学模式、数学规律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逐步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提升思維的灵活性、严谨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批判性。
培养理性思维,既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培训,也不能与其他思维方式的训练割裂开来,而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和发展。这些年,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重点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系统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这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变式教学,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和总结梳理,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还可以有什么”,引导学生保持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思维生长和智慧生成。
思维有多种类型。每一门学科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都会对某些思维方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数学在形成理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性思维也不能全靠数学培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忘记自己和学科的初心使命,巧妙设计教学,发展理性思维,让理性思维助力学生更好地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