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云刚 刘晓宇(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银川 750011)
【活动理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自主,即不需要征得他人同意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1],是青少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2]。在当自主需求得到满足时,青少年就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探索并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和行为模式,并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和寻求发展[3]。但在现实中,青少年自主需求的增加往往会与父母一贯的教养方式相冲突[2]。研究显示,面对亲子冲突,青少年经常采用回避或退缩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因为他们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觉得自己无法说服或改变父母,他们也不想为此与父母发生冲突,伤害彼此的感情[4]。但这些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加剧他们内心的焦虑情绪,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5]。
所以,引导青少年主动、理性、有效地缓解亲子冲突是中学心理健康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自主”并非意味着绝对的独立或与家庭的完全分离,只有在父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和自主决定的同时,又处于一定的指导性和限制性的家庭环境中,自主才能得到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真正的自主应是个体对外界要求和个人原则的理智反思,而非机械僵化地拒绝一切外界的影响[6]。因为有些外界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只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时意识不到。另外,如果能引导他们用积极的眼光或获益性解释(获益性,即青少年在多大程度上认可父母的行为,并认为父母这样做是为自己好[7])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这些外界的影响,对于缓解他们的焦虑、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当然,于父母而言,面对亲子冲突,既要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作为家长,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们去获取自主[8],同时又要认识到孩子在追寻自主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踩中“雷区”。因此,在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和自主决定的同时,家长又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和设立一定的规则[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作”的意义及边界;了解孩子为反抗父母而“作”的真正原因。
2.行为目标:掌握和父母表达自己需求和商讨决策的方法。
3.情感目标:能理性、平静地面对他人(特别是父母)给自己设置的限制。
【活动重点】
了解孩子为反抗父母而“作”的真正原因。
【活动难点】
理性、平静地面对他人(特别是父母)给自己设的限制。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活动规则:教师在黑板上画三个大小相同的圆;邀请三位同学,让其用粉笔以最快的速度将圆填满。
有的学生会在不越过圆的边界的基础上,想尽办法将圆填满;但也有学生会大胆地越过圆的边界,快速地将圆填满,或干脆将圆擦掉。
师:(针对画出圆外,或将圆擦掉的情况)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将圆填满,合适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有人给我们画各种各样的“圆”,他们希望我们活在圆圈里,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才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别人给我们画的这些圆圈呢?
设计意图:活跃班级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主题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转换阶段:视频分享
播放安徽卫视的节目《超级演说家》中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题目是《不作就不会活》,在演讲中,刘媛媛说道:“今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有一句‘No zuo,No die’(不作就不会死),我却说‘No zuo,No life(不作就不会活)’。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听着别人的声音给自己的人生画格子——不要“作”。好像人生只有待在这个格子里面才是安全的,才会被别人认为是幸福的。一旦我们想跳出这个格子,就会被人说成“作”。但这个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这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不作”的生活固然没有任何风险,但也无法让人拥有真正精彩丰富的人生。”
师:刘媛媛说,人活着就要“作”,只有“作”了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1:我同意她的观点,我也觉得人生不能只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要活出自己的味道,那才有意义。
生2:我也同意她的观点,人生如果不去“作一作”的话,就太无聊了,就像她说的,一眼就看到了结局,太没意思了。
师:“作”就是为了打发自己无聊的人生吗?(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即“作”是为了获得精彩的人生,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生3:“作”是为了获得精彩的人生,这没问题。但中学生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可能真的会把自己“作死”。
师:能说得更清楚点吗?为什么会“作死”?
生3:例如,如果超出了法律的限制,去做一些危及生命,触犯法律的事。
师:你的意思是说,“作”的基本前提是不要触犯法律,不要危及生命,也就是说要保证安全。
师:(面向所有学生)你们觉得,如果我们中学生要去“作”的话,还需要什么基本前提?
生4:刘媛媛是北大的学生,她无论去“作”什么,只要不触及法律、生命安全,到最后她都能找到好工作的,而我们中学生就不一样了。
师:也就是说,她“作”是有资本的,而我们要去“作”的话,需要认真考虑到自己的命运、前途,衡量自己手上所有的资源。(澄清“作”的边界,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需建立在不触犯法律,不危及生命安全,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命运前途等基础上。)
师:是不是所有爱“作”的人,都是为了获得一个精彩的人生?他们可能还会因为什么,而爱“作”?
生5:跟风,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5:要“作”,肯定是要做一些比较不一样的事,或别人平时不敢做的事。这些事情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生6:当对某些人或事不满时,也可能会特别爱“作”。
师:对人或事不满时,为什么会爱“作”呢?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6:例如,有人不爱上某个老师的课,对老师不满,可能就会经常不交作业,逃课,这也是一种“作”。
设计意图:第1 个设问是肯定并澄清“作”的意义,并澄清其对中学生的边界;第2 个设问是为转换到下一工作阶段作铺垫。
三、工作阶段
师: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有意义且精彩的人生,所以有时我们会主动去打破生活中的条条框框,去体验或寻找不一样感受,去追求不一样的、更有意义的成长过程。但有时,我们的“作”只是“为了作而作”,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学生的故事。
(一)情景话剧《我的路是被安排好的》
情景:小东的小学成绩非常好。小升初时,小东的好朋友们只考到稍逊的B 校,于是小东也想去B 校,但父母却要求小东去水平稍高的A 校。因为是被强制安排入学的,上初中后,小东开始变得叛逆,他不喜欢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小说。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三年,中考时小东的成绩让父母失望不已。但他们还是想尽了办法,把小东送进了一所不错的高中C 校。然而小东认为,自己再一次被“安排”了,这让他感觉很愤怒,也很厌倦,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父母控制的“机器”,被他们“操控”着,一天,他与父母争吵起来:
父:到了高中,你要好好学,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了。
小东:初中怎么了?我觉得我挺好的。
……
(后面的争吵内容,可以由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前准备,到课堂上自由发挥。)
师:你能理解小东内心那种“被安排”的感受吗?
生6:能,我父亲曾经对我的限制就比较多,当时我的内心确实比较痛苦,甚至会怨恨父母。小东可能也是因为小升初时父母的安排,让他一直怀恨在心。但我觉得小东还是应该尝试去理解父母,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毕竟父母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
(注意:如果学生发言时没有谈到父母对自己管教的情况,教师可以直接追问:你的父母有没有安排过你?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生7:我不能理解,我觉得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我有这样的父母,考得不好也能给我安排学校,我会觉得很开心。
师:但他就是感觉不到父母安排学校的好处,他感觉这种安排就是一种束缚,很不开心。
生7:他不开心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他自己。他将自己的不得志全算在了父母身上,不反省自己的问题。
(注意:如果学生没有从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追问:面对父母的安排,他为什么会如此抵触?他到底在“反抗”什么?)
师:那么他的问题是什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7: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就能冷静、理性地面对父母的安排,利用好父母的资源,帮助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
师:你说得特别好,让我也很受启发。在面对父母的安排时,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规划好自己。
生7:是的。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走到哪里都是一堆圆圈在等着你。跳出一个圈,总会有一个更大的圈在等着你。
师:是的。有时我们费尽心力跳出了这个圆圈,一转身,却发现自己又进入了另一个圆圈。所以,我们不要过于在意到底自己是在圈内还是在圈外,而是要先规划好自己,想清楚到底自己想要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理性,分析问题的原因,为下一步找出解决办法做好铺垫。
(二)角色扮演
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东是接受还是不接受父母的安排?(每组只选一个方向)
在各组确定自己选择的方向后讨论:
(1)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小东应当如何规划自己?
(2)这样选择后,今后可能会遇到什么?又该如何应对?
(3)这样想好后,需要和父母讨论些什么?该如何讨论?
2. 每个小组商讨后,选定一人扮演小东,教师扮演父亲。
父(师):到了高中,你要好好学,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了。
小东:(由学生扮演,上台展示)。
注意:教师在扮演父亲时,要根据小东的反应,适当引导小东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如何一步一步规划自己的?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什么预期,要如何应对这些困难?”
设计意图:经过情景话剧阶段的探讨,学生基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回到现实,可能尚需时间。由此,加入此环节的讨论、角色扮演、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解决此类问题的路径,带动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结束阶段
引导语:如果有一天,你也感受到了父母或他人给你画圆圈,你会对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提炼主题,凝聚收获。
【活动反思】
在观看刘媛媛的演讲时,多数学生都会比较激动,因为他们觉得刘媛媛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即人就应该去“作一作”。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可能与我国的家长普遍对孩子限制、管控过多,和学校里的规矩、规则太多有关。但在讨论时,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渐回归后,他们开始慢慢看到,刘媛媛与他们是不同的;他们也慢慢看到了“作”不能图一时痛快,更要理性地面对。这基本达到了将学生情绪和认知调动起来,和为下阶段直面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做好情感和认知上铺垫的目的。
进入工作阶段后,最初的设计是给学生呈现案例故事《我的路是被安排好的》,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以期让学生明白不要过于在意自己是在圈里还是圈外,而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规划自己上,即要平静、理性地看待别人给自己设置的限制;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理性地面对他人画的圈?”这样的设计,虽然学生都能讨论到相关的要点,但发言并不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没有太多“走心”的体验,对他们的触动不大,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我们将案例《我的路是被安排好的》改编成开放式的情景话剧,让学生将案例的结局表演出来。这样变动后,课堂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表达,引起多数学生的共鸣。
经过几次磨课后,又在学生讨论案例、分析原因后,加入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这样变动后课堂效果就更加好了。学生们普遍能积极地投入到“先如何规划自己,后如何与父母商讨”的讨论和表演中去。
该主题也适合初中生,但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思维和认知的要求比较高,且需要有一定的成长阅历,所以对于刚进入青春期,还处于亲子冲突上升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太能跳出对父母的“怨念”,容易出现无法理性思考,一边倒的局面。所以,在该主题下,初中的心理课堂还需要选择更适合初中生思维和认知特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