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婉婷(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五实验小学,泉州 362700)
心理课堂的两个重点是:体验和分享,其课堂成效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分享质量。然而,小学心理课堂因为分享环节的低效设置,常常“走形式”,难以对学生产生有效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设置和进行课堂分享时,应注重方式、方法,不能随意为之,应帮助学生勇于、乐于且善于参与分享环节,提高这一环节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培育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回应,有利于他们发展认知、探索自我和他人,完善自身。课堂上平等和谐的氛围需要教师温和而坚定地执行课堂公约、运用有更新的教育理念、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柔性处理,等。其次,教师需在分享时,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尊重礼让等的积极品质。
情感共鸣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基础。心理课堂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就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分享问题的设计更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未来可能的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分享、愿意分享。有效的问题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明确、具体地提问,让学生知道分享什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问,让学生有话能分享;开放性的问题,避免学生只对问题做简单的对错判断,让学生能真实地分享。
有效的心理课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思维火花,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此外,还应唤起学生内心与主题相关的情感,最后通过分享将自己感受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发现和领悟。如果学生的分享流于表面,那么教师要深入挖掘,以达到更好的分享效果。
学生的心理闭锁性是导致其在心理课堂上无法真诚表达的原因之一,此时教师要善用心理技术,如共情、鼓励、澄清等,不对学生的分享做价值判断[2]。在学生分享后,教师应对某些细节进行核实,并对内容和情感进行反应,如“看起来你有些困惑”“从你的分享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等。
分享环节在心理课堂所占的比重较大,若分享方式单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将会觉得索然无味,导致分享不积极。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课堂分享,还需采用丰富的分享方式,提高学生分享的主动性并提高分享的深度。
个人分享是心理课中最常见的分享形式之一,学生根据课堂体验主动分享自己个人的看法、感受等。比如,在一节以自我认知为主题的心理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画的自画像分享“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这幅作品最能表现自己的是什么地方?”等。
小组分享是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讨论分享的方式。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成员之间共享学习或体验成果。
小组外分享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的学生有序地针对某一主题向他人进行分享的一种形式。这种分享方式的交流面广,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分享在心理咨询领域也称为自我暴露,指咨询师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来访者共同分享[3]。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心理功能尚未稳定,对世界的认知尚未成熟。因此,在心理课堂的分享中,教师的分享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引导学生深入主题,得到更多的启发。例如,在五年级的一节关于“挫折”的课上,请学生回想过往经历的挫折事件后上台分享。因为高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并且挫折事件是触及内心的话题,容易导致冷场。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先进行分享,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挫折事件,学生就能明白人人都会经历挫折,进而也能开放自己,主动分享。
当分享涉及隐私内容时,宜采用匿名分享。一般可以采用书写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梳理记录,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全班大范围地分享。
除以上常用的分享方式外,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轮流式分享、交替分享、辩论会式分享等方式。
课堂分享的方式有很多,采取何种分享方式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环境、教学主题等各方面因素,可交叉使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尊重和倾听学生分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分享愿望,但教师更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分享进行回应和反馈。要尽可能少地使用“谢谢你的分享”等千篇一律的反馈去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利用具体化、澄清等个体咨询的技术,如“谢谢你的信任,通过你的分享,我感觉现阶段你遇到了一些困扰”等。最终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中的积极、有意义的体验,助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迁移课堂内容。
在心理课堂中,有时会特别注重对个别学生分享的情绪情感进行引导,而忽略了对全体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4]。因此,教师可以将个体的分享放入集体中,使学生获得朋辈心理支持,将个体经验和集体感受融合,催化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分享应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非为分享而分享,它需要教师善于将心理体验与教学相融合,整合学生的现实心理资源来设计问题,让学生的分享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让课堂的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分享应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握课堂分享的方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