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晖 林筱柯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语文教学珍贵的教育资源,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至关重要。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批判性继承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较大的改革创新,如在书本的外观设计、课本的结构框架、内容的选取编排等方面都有突破与创新。其中,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是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动。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指出了古诗词部分的改变:“初中古诗文也是选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 篇左右。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收录古诗词84 篇,彰显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地位的显著提升。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特点和编排特点,有助于科学地探索如何使用初中语文教材,生成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温儒敏先生看来,古诗词作品的采用应遵循四个重要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以及适当兼顾时代性。”[2]在选文经典性的标准要求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数量大幅度提升。
统编本古诗词朝代跨度非常大,无论是先秦朴素自然的《诗经》,还是被视作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的元曲,乃至近代作品,都收录其间,彰显出了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的特点。
唐代诞生了众多传唱千古的佳句名篇,统编本必然重视这一伟大时代,共收录了唐代诗词39 首,占古诗词总篇目的比例约为46.43%,其中以盛唐为主,主要选取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作品。此外,还收录了24 首宋代诗词,足见统编本对唐、宋这两代“诗歌中的诗歌”十分看重。
通过表1 和表2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与人教版相比,统编本唐代诗词篇目比重下降了8.63%,而宋代诗词比重增长了2.73%。同时,统编本中其他朝代选篇比重有所提升,占比严重不均的状况有所缓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各个朝代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表1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篇朝代分布数量分析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古诗、楚辞、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各体裁。其中律诗、绝句、古体诗、词还是保持了占比优势。收录绝句20 首,律诗23 首(五律诗14 首,七律诗9首),词23 首(含曲4 首),古体诗18 首。就数量上而言,差异并不明显。
不同体制、格式的诗歌都不缺少经典性的作品,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宝石,如何编选课文值得细细琢磨。以律诗为例,律诗是诗歌规律发展的重要成果,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占据关键地位,选文的这一倾向意味着相比之前的学习阶段,初中阶段更加重视诗歌规律。
统编本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词涉及古代生活中的众多方面,思想内容丰富多样,囊括了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边塞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闺怨诗等。
人教版收录了16 篇报国爱民题材的古诗词,而统编本收录了23 篇,且这一题材占比最大,“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3],树立文化自信。与此同时,统编本写景记游题材的诗词也收录较多,增加了“政治战争”题材,减少了借景抒情、人物记事、友情亲情题材。
人教版古诗词采用集中编排的形式,而统编本教材创新性地选用“分散编排”的方式,教材编写者先设定好具有代表性的单元主题,再根据古诗词自身主旨将其编排在相应单元内。分主题的单元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与单元内不同文体的作品进行对照,在比较和梳理之中加深理解。
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选的文章主题都与反映社会现实有关,“憧憬美好、反思现实”,“不平则鸣”的呐喊潜藏于每篇课文之下,学生能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进而深刻感知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将《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这三首揭示现实生存状态的诗选入这一单元,既便于学生体悟古诗词背后的哲思,又能启示学生关注社会与现实。
此外,人教版课内古诗词和课外古诗词相对分离,紧密程度较低,但是统编本古诗词的编排方式打破了这一束缚,将课内诗词和课外诗词互相贯通,生成紧密的统一体。课内古诗词在八、九年级的课本中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集中在第三单元,二是被分散编排在第三和第六单元,而自读古诗词则都安排在每册书的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之后。精读课让学生能够跟随老师掌握基础的古诗词学习方法,课外的古诗词阅读则可以锻炼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应用。
练习系统,即“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4],以精心选取题目并加以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之中,理解课文内容,转化语文知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构成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两大版块。其中课内古诗词还匹配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本内容。
统编本古诗词课后习题中的“思考探究”部分都是理解性练习题,这一类的练习题有基础性的针对诗词中重点字词部分的理解练习,也有理解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的知识性练习;“积累拓展”部分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较多为背诵,另外还包括了课内古诗词积累以及课外古诗词拓展等,选取课外诗句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有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统编本注重细致分解习题,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课文内容。如《诗经(二首)》的课后习题变化。“研讨与练习”为人教版的课后习题的小标题,由赏析语句和背诵课文、体会诗歌中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拓展课外古诗词三道大题构成。而统编本设置有五道课后习题:“思考探究”部分以具体古诗词文本为基础,分析重章叠唱形式为第一题,第二题侧重于比、兴手法的运用,第三题为分析文本表达方式;“积累拓展”部分共有两道题,分别为白话诗写作和背诵。
统编本的课后习题设置也注重把握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难度是逐步增强的,七年级的课后题多为对古诗词文本理解,难度适用于基础阶段,而八年级课后题的难度有所提升,要求掌握理解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以及古诗词各题材特点,九年级的课后题则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深度感受诗词背后的内涵,重心放在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总之,习题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编排,注重各年级及学段的衔接,具有递进性,符合科学的编排逻辑。
助读系统,即教材编写者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其作用是进行辅助学习,其中包括学习要求、课文提示、注释和作者介绍等多个模块,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研读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把握文本、明确教学思路具有导向作用。
以课前导语部分为例,统编本明确了预习任务,且形式上多以问题及任务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学习活动,提示了阅读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课文《木兰诗》,课前提示分为两个大方向,第一个方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另一个是对《木兰诗》与木兰从军原型故事的关系做简要介绍。这两个方向分别突显了文章的故事性以及人物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诗作,有利于启发学生重新认识木兰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人物。
再如教材注释,统编本力图加大不同课型的区分度。对照分析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能够发现,在确保帮助学生疏通全文中的字音字义之外,简要的诗词背景、作者所处的朝代特征等百科知识类注释也更加详尽,注释数量也随着详细程度而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向外寻求阅读的兴趣,这对于学生了解诗人、理解古诗词大意是非常有好处的。
两版教材古诗词的注释排版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人教版古诗词的注释集中于正文的下方,位置处于页面底部。统编本古诗词的注释则与正文相协调,位于页面的右侧,左侧便是正文部分,便于学生做笔记。
“诗与画是两种互补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将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相结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5]统编本教材强调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性,这种主张也体现在古诗词插图的选用倾向上。以传统中国画风为主的统编本古诗词插图,极具诗意之美。即使是沿用人教版的少部分古诗词插图,其画质也有所提升,图画色彩更加淡雅。一些古诗词的插图精心选用了名家书画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亲近经典,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预习是学习新课前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进行预习或复习指导时,需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研读的方法,而自我研读的关键便是利用教材的辅助系统。古诗词的教学重难点或学习方法在统编本教材中的预习提示部分已明确。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想要去除“惰性思维”,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应重视预习提示,尽量明确提出预习复习或自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按照预习提示的引导完成初步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不能脱离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参考预习提示的内容,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统编本练习系统的设计对于教师教学具有指导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练习系统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古诗词与学生之间是存在时代鸿沟的,中学生很难摆脱思维的局限。教师可以从练习系统这一角度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提升其参与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文本内容深意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教材古诗词进行整合教学。可以进行专题性的学习活动,对教材中高频出现的作家作品进行整合,带领学生潜入诗人内心,深入作品之境,去体会感悟相隔千年的历史人物的心境,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升文化品位。教师应用诗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带领学生感知诗人的无限意趣,在诗词中享受诗意生活。
统编本教材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其课前导语与课后习题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注释都鲜明地体现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授之以渔”,教师应尽量教授学生学习策略。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诗中意象呈现出的特征,也可以展现具体实物从而更好地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技巧,让学生有意识地从形象特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角度去精读诗句,提升自读能力。当然,实际教学过程应凸显学段特点,符合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方法也应灵活机动,将诗歌鉴赏技巧自然融于教学整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