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壁画创作的思维模式特征

2023-10-29 17:22单莉莉新疆艺术学院
天工 2023年16期
关键词:观者壁画形式

单莉莉 新疆艺术学院

一、壁画实存性与主体感知

壁画的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实存性与形式化,创作主体从形式框架中获得感知,随后进入创作环节。感知在创作中起着连接作用,连接着向前发展即将获得的认知和向后处于原初状态的无意识,因此,感知同时具备前后两种境态的特点。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感知连接主体与外界实存,并从无意识的初始状态向认知、觉悟递进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因处于转化状态,其转化过程伴随的是记忆与经验的启动和调用。所以在进行创作时,创作主体可以利用感知来搭建更加庞大的经验记忆网络,将不同感受的记忆激活并应用于创作中。这是与环境、空间息息相关的壁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环境与空间能够使创作主体获得更多的感知线索,达到认知状态并最终产生精神觉悟,从而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内涵,并且具有高度的适配性。

感知包含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接触外界后,在认知之初产生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感觉是人在与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事物对感官形成的刺激,这个刺激是接收信息的前提,没有刺激,就没有感觉。感觉是人接受事物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渠道,是感知活动的基础与起点。知觉是感觉的进阶,以感觉为基础,是对已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组织的心理过程。感知具有整体与概括的属性,这里的整体与概括是在知觉作用下形成的,是通过知觉进行分析之后才产生的。相对于知觉来说,感觉更加直截了当。感觉与知觉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它们是接触事物时产生的原初心理状态,是接受与认知一切事物的基础。

对于壁画创作来说,创作主体是通过对整个现场环境进行勘察之后才进入创作阶段的。在接触环境、空间的一瞬间,感知对整体性与统一性的掌控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感知中的知觉部分与感知的进阶状态即认知状态被激发,创作主体进入了对整个外部环境的宏观认知中,对形式的构想随着感知被激活,感知的程度来自触发线索的逻辑性。创作主体根据整体把握后的感知与认知转化为大体的形式。

(一)形式——本质内容的外在呈现

壁画的形式感与其功能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它的实存性,同时也说明了壁画与架上绘画不一样,它的形式感来自功能性与其伴随并无法摆脱的事实。首先,壁画作为社会与时代的“晴雨表”,具备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导向的作用。其次,壁画产生的视觉观赏价值、公众审美感受将转化成创作主体和观者的内在精神体验,并最终形成图像艺术。这种形式感与其说是出自壁画本身,不如说是由创作主体对壁画产生的感知所导致,是源于创作主体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所获得的整体、统一和宏观的形式感。这里所形成的形式感存在于初始阶段,随着感知转变为认知状态,这种形式感透过内容被赋予本质的意味。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①[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第87 页。在关于形式的理论学说中,黑格尔似乎给出了较为周全的解释。他认为,形式是本质内容的外在呈现方式,内容被视为本质的存在,形式成为表现本质的外在,也可以被视为对本质外化的最终呈现。由此看来,内容决定了形式。但“艺术之所以抓住这个形式,既不是由于它碰巧在那里,也不是由于除了它之外,就没有别的形式可用,而是由于具体的内容本身就已包含外在的、实在的。”①[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第89 页。在这里被视为具有本质性的内容实际上是具有形式的,换句话说,形式是内容的本质与核心,即形式是艺术的本质。无论后世对柏拉图通过模仿说(内容决定形式)否定艺术真理性的批判有多么激烈,但是模仿说的地位是不受影响的。大家由此对形式有了别的看法,逐渐对形式之说嗤之以鼻,将形式主义视为强调外在空泛表现、忽视内在思想性的代表,当西方的这种理论学说传入中国后,以装饰性为主的壁画也被贴上了形式主义的标签。在外界看来,本就“戴着脚镣跳舞”的壁画更是缺乏精神实质且浮于表面的艺术形式。

形式观念是艺术本质的呈现。创作主体对事物的感知成为创作内容实质产生的原初状态,其外化可视为感知对形式的外扩,形式作为最终呈现,具有不同程度的显现,程度范围的大小直接作用于艺术家的感知,并将其形成的观念传递给观者。

(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向外感知

视觉作为身体感官,确定了创作主体在创作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我们可以将创作视作以创作主体为主的内在感知行为。作品的形式化也是通过主体内部输出并反作用于创作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自身产生内省和与之相应的改变并获得自觉,并在其个性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个性化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这种感受与观者相对应,也就是说形式对应观者,是从观者接受的角度获得的,属于向外感知。对于人与外界之间的内部感知,我们可以将创作活动看作是对创作对象进行形式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感知在创作活动中主导并伴随着形式化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壁画的功能从宣传、教育、美化逐渐发展为美化与文化导向相结合。功能性与审美情感的结合,使创作主体在内在感知的支配下实现外化的表现。

在审美感知层面,为了体现壁画的功能性,创作过程更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功能性将壁画指向与环境贴合、实用的状态,而且以功能为主导,从创作主题入手形成对整体概念的理解,对周围环境和所依附的建筑条件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从草稿逐步进入画面整体规划与构思中。草稿正是艺术家用“画”的方式进行壁画创作的第一步,由于壁画幅面较大,难以全面把握,这时候草稿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阶段正是艺术家在整体、客观、理性的设计中将自己的绘画感觉带进画面的过程,它是壁画具备功能性并形成最终的画面效果的方法,也是艺术家在构建壁画过程中内部精神感知的体现。在创作前期,艺术家以明确的主题或目的作为指导,采用理性的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概念”形成的前期思维表现,创作主体在搜集资料的同时对创作本质和规律进行分析和探索。

分析与构思能力对壁画创作内容元素之间线性关系的把握具有核心作用,在心理认知中具有“超我”的指涉。创作过程简括为:以满足实用性、功能性要求为主要目的——形成概念——分析、构思、积累素材——有目的进行创作——完成任务。

创作主体以满足实用性、功能性为目的来获得感知,并在概念的基础上产生思维,通过思维产生分析、判断等活动,这些属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构思行为在思维活动的作用下贯穿实践过程,汇集运用、处理创作主体储备的知识与资料,产生客观的逻辑性并使创作活动最终完善与形成,使主体最终完成创作目标、实现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感知不断地向思维转化,主体的智力由此得到体现,思维成为实现目标和价值的关键所在。

壁画创作的思维模式与认知心理学中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维模式相符,并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壁画创作的整个过程是在一个特定的思维模式环境中进行的。

二、基于项目的壁画创作思维的形成

(一)空间特性与思维形成

首先,我们不能以一种或几种方式去定义壁画创作中的思维过程,因为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受限于创作主体的认知水平。我们只能从创作思维普遍性的角度谈论其思维方式的特征与特殊性,思维方式决定着创作活动和作品的表达,具体体现在主体的思维认知过程中,从如何解决问题、满足项目需求着手,规划与构思整体方案,基于主体的感知经验,构建起认知思维的结构。

在壁画创作中,对空间和建筑环境的客观认知是壁画创作的关键所在,其规律在于形式构成与建筑环境的匹配程度,在限制形式构成的同时也激发了创作主体的感知与认知,通过知识经验的储备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构思,使壁画与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壁画创作过程中,观念、形式与创作思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例如,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维拉为墨西哥城国家宫创作的一组有关墨西哥身份由来的壁画,根据建筑特点,里维拉将壁画设计在建筑天井回廊的四周墙面上。这组壁画由11 幅壁画组成,分别描述了前西班牙族裔文化。这组壁画不同于里维拉在国家宫大厅一至二楼墙面所绘的《墨西哥的历史》的宏大场面,通过11 个主题内容紧紧相扣的画面,展现了前墨西哥文化的发展和国家遭受侵略前的太平与繁荣,同时体现了国家被殖民后当地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根据走廊的特点和行人的路线,从西向东观看这些壁画,里维拉将走廊与壁画内容充分结合,根据观者走动的方向和顺序合理安排壁画内容,壁画的叙事内容不断加强,画家在整体创作过程中考虑了人们的观看行为,这是壁画创作的关键。这组壁画从两幅以纳尔瓦特尔语言为内容的画面开始,以文字为主来叙述墨西哥当时的农业、植物、建筑、天文数学、建筑形式、工程技术以及绘画等,旨在对它们进行赞美。随后的第三幅是以图像作为呈现形式的首幅壁画,也是尺幅面积最大的一幅壁画,名为《伟大的特诺奇蒂特兰城市》。里维拉通过这幅壁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尚未被侵略的理想城市,展现了特诺奇蒂特兰如何在阿兹特克文化的浸润中形成,通过描绘繁忙的集市交易场景,向观者展现了当时人们积极劳作的精神状态,以及通过辛勤耕耘所获得的丰厚物资,经济繁荣的景象和远处的风景隐喻人们对理想的憧憬与向往,里维拉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当时的场景,通过不断搜寻各种资料构建人们眼中的真实的特诺奇蒂特兰。由于里维拉注重表现事物的真实性,以至于他的画经常被用来为人类学书籍配插图,里维拉也成为在阿兹特克文化方面受人尊敬的专家。从壁画展示、陈列的社会功能出发,充分体现了资料收集与历史背景考察对于壁画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仅是画面中形象的来源,更是创作主体感知的对象,创作主体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感知与认知引发联想和想象,对形象塑造与画面内容叙事产生构思,在构建创作思维的同时进行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里维拉通过对建筑环境的认知与内容的构思,首先从形式入手,设计与建筑环境相匹配的形式与观看模式,利用走廊的优势,以免使行人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阅读阻碍,通过连贯的内容和前后的对应,尽量消除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画面边界感,使观者创作、建筑空间三者形成整体。在这里,清晰的创作思维对真实的内容、前后顺序和建筑的线性空间等至关重要,充分展现了里维拉如何将创作观念与形式以及创作思维高度融为一体的,最终使观者获得类似于连续播放的视觉享受,形成了民族观与历史性叙事的经典壁画创作形式。

(二)构建壁画创作思维的联通性

“认识的对象是一种思维中的存在,它不但不能直接等同于客观实在本体,甚至与实在有许多差异和区别。正是这种差异和区别,揭示了人类思维的本性——能动性。它不但可以使人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揭示实在的规律,还可以使人摆脱实在对人类认知的局限,创作出一个可能的世界。”①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06 页。壁画创作的思维能动性要回归到公共艺术领域中结合实际产生,置身公共艺术项目中的壁画,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要形成自然贴合状态。这是创作思维体现客观实体、超越客观实体的体现,更是将壁画创作置于整体项目环境中的关键点与难点。进入其中的首要操作是通过创作主体的感知与认知,结合实际进行整体策划。策划的概念虽然较为宽泛,但本质上归属于创作主体能动范围,指向“控制”。如何控制并达到策划的目的,是壁画创作与实施的关键。

感知可以引发创作主体的想象与联想,也就是说,在认知范围中,想象、联想作为主要的思维活动,对创作主体产生作用。但是,在以项目要求为框架的壁画创作中,限制与规范成为创作者首先要考虑和遵循的。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项目要求,更好地实现壁画的功能性,突出其艺术性。策划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成为机制形成的关键,可以使创作活动有规律地展开。创作主体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发挥智力、能力,有效控制创作活动。

如何达到有效?笔者认为,在项目情境下的壁画创作思维要清晰且具有逻辑条理性,通过逻辑性思维进行“归类”,将创作控制在与项目相适应的范围内。归类依赖于感知中的相似性与近似性,出于主体意识。对相似与近似的归类,目的是实现规律性。在壁画创作中,规律性是较为明显的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构图布局与造型的规律性,用线造型,简化、夸张、变形、平面性、平衡、对称等,这些都是在壁画创作过程中总结得出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形成取决于观者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意识活动中对关联的寻求与索取。创作主体根据壁画的特点以最简化的方式获取最大关联,以期通过简化使观者获得最直接和充足的理解,这正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笔简意足”的精神导向。同时也是壁画实现传播功能的基础所在。

创作是一个繁复交错且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将它定格在一个看似可行的框架里,因为创作行为归属于艺术家的个体活动范畴,在以人为主的创作活动中,偶发与随机处处可见。我们应该将创作过程视为伴随艺术家主体思维活动的事件,将感知视为指向主体的直觉化,它与主体精神紧密相连,对深入探究主体的创作思维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猜你喜欢
观者壁画形式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端午节观龙舟赛
壁画上的数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北朝、隋唐壁画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帮壁画“治病”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