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志
(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广东广州,510220)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体教融合”,强调要“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1]体教融合是指体育与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深度融合。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对体育与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是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育与教育管理机制的充分整合,体现了时代性、全面性和前瞻性。[2]游泳运动历来是奥运会的重要项目和学校的育人课程之一,为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行动路径。然而,游泳运动在学校课程实施方面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普及率低、游泳场馆设施条件不足、专业师资人才缺乏、学训矛盾突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不健全等。[3]因此,如何将游泳运动与学校教育融合,在新时代学校教育中推动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以游泳运动为传统特色项目的学校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构建与实践的方向指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为培养方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4]《意见》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学校体育目标。[1]二者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游泳运动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省、市、区游泳运动比赛中曾获得多个奖项。为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双重育人目标,我校结合《新课标》及《意见》要求,将游泳校本课程目标分级制定如下。
针对普通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一是面向生存的运动能力,二是面向生活的健康行为,三是面向精神品质的体育品德。在生存方面,解决“不会游”的问题,即达成“教会”的目标,通过各种情境下水中自救和逃生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的水中自救和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在生活方面,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泳运动技能训练,如四种基本泳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生活,实现所有学生毕业时都能用最熟悉的泳式完成50米游程的运动目标。在精神品质方面,面向学生运动精神品质的培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观的培养,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运动文化渗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康体魄和优良意志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针对特长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为国家培养竞技游泳后备人才为目标,选拔出在游泳运动方面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学生,为国家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
针对学校的发展,以深化体教融合,创建高水平游泳运动团队和全国游泳运动特色项目学校为目标,构建立体多维的学校游泳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游泳特色项目学校代表队,积极参加区域乃至全国联赛,打造新时代校园体育特色名校。
在五育融合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兼顾学生、社会和国家的多方需求,注重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融合,以及与道德与法治、科学、健康教育等其他学科的融合,从而实现体育的育德、育心、育劳、育智等价值。此外,学校还应创新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与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以及科学化的课程评价中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彰显体教融合的教化作用。[5]因此,我校构建了游泳单科和多学科融合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常规活动与体育竞赛相结合、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的游泳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体系。
游泳单科是指将游泳运动作为一个单独课程引入体育课表,纳入学校常态化体育课程体系。我校游泳单科课程按照学生运动水平、年龄层次的不同,设置了三级课程内容结构:初级、中级、提高级。初级主要解决学生“不会游”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完成从“怕水、拒水”到“近水、亲水”的转变。初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怕水、拒水”的学生,提升学生的水中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水感,使学生会浮会潜;二是对学生开展水中自保、自救和逃生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开展自救、他救,并掌握自救与他救的区别与注意要项,增强学生的水中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游泳课程的实用性和基础性能,使学生即使意外落水也能从容面对;三是对学生开展基本的游泳技能教学,教会学生基本泳式和技能,能游能停,并完成50米距离的自游。中级定位解决学生从“会游”到“游好”的问题,使学生完成从“近水、亲水”到“玩水、喜水”的转变。中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初级的基本泳式进行优化重组,使学生掌握多种泳姿;对学生泳姿技能问题进行纠正,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水感和自救、他救意识;开展游泳项目文化和竞赛知识教学。提高级定位解决学生从“游好”到“能赛”的问题,使学生完成从“玩水、喜水”到“乐水、驾水”的转变。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学生游泳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对游泳项目文化及竞赛组织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增加游泳保健理论知识教学,开设溺水急救课堂,如普及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等急救设备的使用常识等。[6]
多学科融合是指将游泳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融合,与游泳单科一起形成多条特色鲜明的游泳课程实践主线。我校除了每周固定时间段实施游泳单科课程外,还将游泳运动与阳光体育大课间融合,开发了游泳特色体能大课间课程;将游泳运动与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课程融合,开发了龙舟赛拓展课程,具体内容包括龙舟元素纸膜服装设计与制作、3D打印龙舟模型等;将游泳运动与儿童节、体育节、文化节等学校大型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节日活动表演中展示游泳运动的基本技能、游泳运动的多彩服饰等,让学生对游泳运动形成更深层次的感悟。[7]
运动环境和学习者身心体验的特殊性,决定了游泳课程的教学方式与以思维培养和知识传承为主旨的文化学科以及以技术传授和技能演练为主旨的其他体育运动不同。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与改革体育课程实施模式,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游泳运动属于技能型体育项目,训练是掌握该技能的关键要素,每周一节游泳课的碎片化教学容易让学生的学习记忆出现脱节,如何保障学训平衡也是学校实施游泳校本课程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我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引入新时代系统成熟的教学与训练体系,通过游泳普修课程实施与游泳专业训练课程实施两种方式,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学训平衡。
在课内教学方面,其一,聘请专业教练进入课堂与体育教师一起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游泳普修教学,并编制校本教材,全面普及游泳运动,确保学生毕业时都能学会游泳。其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每周能上二节游泳课,并在课堂上注重示范讲解、观察纠错、互动游戏、演练比赛等多元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课外训练方面,我校创新形成“校园训练体系”,即在游泳普修学习之外,结合课后托管服务,开展满足全体学生、多种层次、不同运动水平的游泳梯队训练活动。一是开展普通梯队的日常训练,地点定在校内专业游泳场馆,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往返校外游泳训练场馆的时间,也方便家长接送孩子,保障了学生的出勤率,提高了训练效率。二是经过学生自愿参与、教练考核选拔等过程组建专业游泳训练队,开展提高梯队和高水平梯队的训练活动(提高梯队是高水平梯队的后备队)。我校每学期会召开各年级专业游泳训练队家长会议,协调安排和系统规划每星期的训练时间,保证学生每周至少三次的训练频次。而在课外训练的内容设计上,我校则针对不同的训练梯队给予不同的安排,以实现“以提高促普及,以普及促提高”。针对普通梯队,训练内容安排为“加强游泳基础技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对水中自保、自救和逃生等技能以及游泳四种基本泳式的掌握”,此梯队由本校专项教师负责对其训练;针对提高梯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为训练目标,为具有一定游泳水平的学生搭建专项游泳技能成长平台,提供通往更高梯队的机会和渠道,此梯队由本校专项教师和外聘专业教练负责;针对高水平梯队,则提供更高阶层的比赛训练和竞赛训练,以满足在游泳运动技能提升方面有更高意愿的学生,为地区或国家选拔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
《意见》提出,大中小学应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1]《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强调,要“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鼓励组建体育兴趣小组、体育俱乐部,开展冬夏令营、周末营等活动。”[8]面向学生组织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是学校深化体教融合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重要路径和策略。
我校结合学校游泳运动传统特色项目及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整合资源,从常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两方面着手实践体教融合和实施游泳校本课程。第一,通过开展常规体育活动,如将游泳运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传统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激发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增强对游泳运动以及游泳运动项目文化的认识。第二,通过组织分水平校内竞赛和选拔优秀学生运动员参加校外专业竞赛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游泳校本课程实施中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发展目标。分水平校内竞赛包括课内比赛、班级联赛、年级联赛和校级联赛。我校从学生低年级开始采用同一年龄段班级按照不同水平进行走班调课的方式开展游泳校本课程教学,通常要求和组织学生在第1—4节课力争学会,在第5—8节课开展勤练,在第9—13节课开展课内比赛,在第14—18节课开展班级联赛。通过班级联赛挑选代表参加年级比赛、校级比赛。同时选拔其中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参加区内、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竞赛,将具有潜力的学生运动员输送至更高水平的平台,落实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打造学校精品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课程评价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重要路径。我校在构建与实践游泳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重视评价的作用,采用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技能的运用能力、规则的认知能力、竞赛能力等多方面考察学生的游泳运动素养水平、评价学校游泳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其一,以游戏的形式综合评价处于初级水平学生的游泳技能掌握情况。例如,在开展“蛙泳”基本泳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水中玩“企鹅走路”的游戏,来评价学生在水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蛙泳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等。其二,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等测试和指标为标准,对学生开展专业考核评价。例如,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于学期末发放《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依据《全国游泳锻炼等级标准》对学生在游泳运动中的达时和达距等技能等级进行考核,并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弹性学分管理体系。其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普通学生和游泳运动专项人才各成一体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对不同梯队训练队学生的训练、竞赛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学生成长数据动态考察和选拔其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以为建立学校高水平游泳运动队选拔人才。
从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学生在游泳运动竞赛中成绩更加突出中可见,在践行体教融合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与创新实践游泳校本课程,可助力小学,乃至中学实现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及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