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海娇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地理学学者对自然地理学认识的不断加深,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特征归纳,向以能量转换与物质迁移过程为核心的自然地理事物形成与变化过程转变。正确系统地认识自然地理过程是当今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应用新型材料节能,引进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开发生产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循环经济的方式,研究发展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沼气、风力发电等经济适用技术,推动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建筑的发展。
《自然地理过程》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许嘉巍教授著,于2005年11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立足于地球表层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过程,系统地解释了地理事物形成、发展、消亡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条件,依据机制作用的过程来确定地理事物分布的规律与原因。
重视基层建设,践行“枫桥经验”源头治理的理念。人民法庭地处基层,贴近群众,是基层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全市法院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实践中,注重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开展“枫桥式法庭”创建活动,为群众提供站点式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2008年5月—2013年5月,全市23个人民法庭共依法审结民商事案件56285件,执结案件14283件,平均调撤率由2008年的65.4%上升至2012年的71.3%,二审改判发回率由5.3%下降至3.9%,矛盾化解率逐年提高。
本书共有十个章节,可分为自然地理过程理论基础、自然地理过程、人类对自然地理过程的干预三个部分。“自然地理过程理论基础”部分包含前三章内容。第一章简述了地球表层的组成要素、特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自然地理过程发生于地球表层,不了解地球表层的基本属性,也就无法认识自然地理过程。第二章概述了自然地理过程的尺度、基本特点、意义等基础内容。第三章介绍了自然地理过程的动力因子。这两章内容为解释具体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了铺垫。“自然地理过程”部分为中间四章。第四章介绍了圈层间、区域间及景观内的物质迁移过程。第五章从大气、水文、土壤、地貌、植被五个方面介绍了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第六章介绍了双圈层、三圈层、四圈层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第七章介绍了常见的自然地理过程,如海洋、陆地、地球表层空间结构、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这四章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过程中的物质迁移及能量交换。“人类对自然地理过程的干预”部分为最后三章。第八章介绍了人类干扰下的自然地理过程,如沙漠化、盐碱化、全球变暖过程,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讲述了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变过程及人类探索自然地理过程使用的研究方法,人类对于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及干预影响着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变。
随着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的深入,人类对地理的认识愈发深刻,且对于自然地理现象的解释更具有系统性。本书基于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系统介绍了自然地理过程,并举例说明了人类对于自然地理过程的干预。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系统认识自然地理过程,透过自然本质机制过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
本书对基础教育阶段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自然地理过程具有动态性、时空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强化地理事象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规律、演变的趋势等内容,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进行探讨,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