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婷
(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第一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45)
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自制地球仪,世界尽在我手中”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地球仪的制作,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地球仪的构造,识别两极、地轴、经线和纬线,理解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认识和使用地理工具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仪的知识。教师播放有关制作地球仪的学习视频,指出学生制作地球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具体学习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地球仪”内容的学习过程
学生结合网上查找的资料,利用废品制作地球仪,如图3所示。教师对学生制作的地球仪进行点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表3所示。
图3 学生制作的地球仪
表3 学生制作地球仪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善地球仪的制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分享,并展出部分成品,吸引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师观看和讨论。
在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完成了项目式学习评价表,如图4所示。总体来看,本次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学习和应用了地理知识,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进了师生感情。
图4 学生项目式学习评价表
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两种形式展示学生的地球仪制作成品,一是小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二是校园展览。班级内的分享加深了学生对地球仪的结构和制作的理解,校园展览则引发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师生的讨论和交流,这种思维的碰撞是本次活动的额外收获。
作为教师,笔者在本次“自制地球仪,世界尽在我手中”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笔者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仪的结构,指导学生在制作地球仪提醒学生应该要注意的事项,激发学生制作创新地球仪的想法。学生完成制作后,笔者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改正。在地球仪制作分享和地球仪展示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分享。在整个过程中,笔者成功激发了大部分学生对本次项目式活动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不够、校园展览前期宣传不到位等。
笔者也总结了学生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做过手工,有自制物品的经验;大部分学生对本次地球仪制作很感兴趣,但也充满疑惑;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地球仪结构,通过教师讲解才对地球仪有了新认知;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思路有限,很多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其他制作地球仪的方法;参与活动后,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提升;本次活动展示和分享的时间相对少,展示空间和布局范围稍显不足。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广大教师应继续深入探究地理项目式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充实、高效的地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