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广侠(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三初级中学)
写作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一直将写作纳为重点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不断渗透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情景化写作,它既可以唤起学生对于写作内容的情感,还能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沉浸地思考,梳理好写作思路,打开自身写作思维。“语言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在模拟语言环境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情。根据人脑自然习得原理,人的语言能力形成需要经历识别、转化和输出三个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在识别的阶段便迅速沉浸其中,便可以实现理性和感性之间的转化,从而更好地输出语言。写作,便是语言的输出。由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充分将情景式教学法展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策略方面的诸多不足。就初中写作而言,最大的问题便是学生无法沉浸式写作,无法将自己内心所想具体真实地再现出来,如此才使得学生的写作之路愈加崎岖,也让教师看到的习作千篇一律。
缺乏自主写作意识,这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面对每一个文题,学生总是无法提起写作的欲望,一片茫然,甚至会有些抵触情绪,这是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没有更多的素材积累,没有一气呵成的能力,更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写作需要情感参与,需要沉浸式的投入,更需要学生在沉浸中思考和感悟,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情感的参与,需要共情。何为共情?它应该是写作者与文题之间的一种默契,而这样的默契往往会需要一个契机,那就是环境的营造。在营造环境的同时,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的信任,也可以在这样浓郁的写作氛围中找到写作的方向。当前,学生写作缺乏情感,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缺乏一种写作的氛围,这就是情景化写作的必要性。
写作内容的选择关系着写作品质,就初中写作而言,缺乏自主思考意识也是写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化问题。跳脱式的思维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方式,但是当前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写作,会使学生的写作陷入一种无序状态,内容杂乱而又庞杂,缺乏核心思想,于是就桎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的思维受到限制,故而内容选择面也很狭窄,写出的文章也就缺乏创新性和思维性。
情景化写作,能够使学生更快投入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思维素养,帮助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写作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感悟,如此,思维活跃的习作环境以及感同身受的写作环境,就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在情景写作中,沉浸式的写作和跳脱式的写作都可以成为有效的辅助写作方法。
在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进行沉浸式学习。当教学的氛围能够让学生陷入思考的时候,让情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时候,教学的成效就是显而易见的。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沉浸式的情景写作能够为学生的写作内容选择以及写作思路延伸奠定情感基调。就如同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一处动人的场景、一个美妙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生成对于写作的欲望,沉浸式的情感、沉浸式的思考都能够使学生的创作充满真情实感,更能唤起学生内心对于写作文题的延伸思考,从而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文章。沉浸,既是情感的沉浸,又是语言审美的沉浸,故而,在创设这样的情景的时候,既可以是语言类的描述,又可以是画面性的直观触动,依据这样的教学原理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无疑能够为学生写作素养发展提供助力。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初中学生的习作要具有创造力,富有创新性。跳脱式的思维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思维的不确定性,充满着散乱的思维发散点,但它却是获得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跳脱思维。在情景创设的时候,力求可以使学生以情境为出发点,朝着自己设定好的写作方向发展,甚至在内容上也会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这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是一种桎梏,也是一种被忽视。情景式写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跳脱的思维,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会想到什么?也许在脑海中迸溅出的每一朵小浪花都可以汇聚成写作的汪洋。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写作视野,还可以使他们的思维不被桎梏,写出其内心的真实,写出个性、创新的文章。
沉浸式情景写作与跳脱式的情景写作并不矛盾,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初中生的写作品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情景化写作的道路上,虽然还存在着各种未知的问题以及一些不可忽视的难题,但是只要情景化写作的优势显现出来,教师就不能放弃对它的坚守。沉浸式情景与跳脱化的情景创设都要以学生主体发展为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的思维转换让习作的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创设社会生活情景,使学生沉浸写作。就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写作而言,这样的生活类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写作的方法。情景式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为其创设适合他们实际生活的场景。借助场景写作,可以达到生活与文学之间的轻松跨越,使写作变得简单。情景的创设要力求使学生沉浸其中,因此就要感情十足,丰富的情感加之动听的语言,才能使学生的思绪沉溺其中,并让他们在这样的沉浸中积蓄更多的情感力量,使作品中充满真情实感。
比如在《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节作文课中,教师便可以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很多学生会在写作的时候套作,即随便写一件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播放一些身边美景的图片,为学生讲述一下自己身边那些真实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而沉浸于这样的情景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不断思考,进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既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友谊,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嫌隙,又可以是身边的美景,这些无疑都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积极创作。
沉浸式的情景创设可以是动人的故事,还可以是环境的营造,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都能够激发学生心底的创作渴望,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乐趣,进而思路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式写作的形式很多,对于什么样的情景适合写什么样的文章,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丘壑。在课程组织形式不断革新的今天,教师也要展开丰富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启发学生独立写作。
1.角色扮演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交互式情感体验发挥着巨大的情感作用。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感融入的氛围,让他们可以在此过程中不断升华自我体验,在写作中能够依据自我的角色写出内心真实感悟,凸显出一种更为具体的思维路径。换位思维、再现场景,也许就会产生更多的思考,使学生更能沉浸其中,在沉浸其中的同时,也许便能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那些现实背后的内涵,使自己的写作充满探究意识和个性色彩。
比如在《写出人物的精神》这节作文课中,如何才能使一个人物的内在精神呈现出来呢?教师可以借助情景,将每个学生的主要优秀品质用动听的教学语言描述出来。接着可以展开活动,使学生角色扮演,进行交互式的情感体验,将身边的一些事情借助情景剧展现出来,由此,沉浸在角色中的学生会更能够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换位思考,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教师在创设情景的时候,要特别关照到学生的参与性,要以学生主体的参与为目标,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感而发。
2.视频观看
视频更加直观和形象,所以,更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使他们在观看视频时得到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沉浸,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走进自我的内心。教师在选择视频的时候,要注意到它的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此中懂真意,有所顿悟。
比如在《学习抒情》这节作文课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开情景式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当下热度较高的视频,视频内容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使学生能够真正有所感悟。不仅如此,在播放这些视频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从旁进行一些情感语言描述,增强视频的情感性,在这样抒情性强的情景中,学生的写作便能够水到渠成。
借助多媒体网络,在选取有关的视频影像,让学生观看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使学生在满足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收获更丰富的情感,从而为写作品质的提升创造契机,也让他们能在此基础上写出有内涵的作品。
3.实物展示
还有什么能够比拿到手上的东西更有说服力吗?在说明类文章写作的时候,教师便完全可以借助实物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第一,可以捕捉到学生的视觉神经。第二,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个实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在沉浸中跳脱,在跳脱中选择,这样写作才能更精彩。
比如在《有条理地说明事物》这节作文课中,教师便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写作。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创设形象化的写作氛围。比如,拿来一件学生们喜爱的物件,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实物展示中写作,学生的写作思路也会更加清晰,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4.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景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情感参与,借助活动情景积累素材和情感,从而写出真实的作品。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沉浸其中,这样的沉浸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它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还可以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感悟语言建构的快乐。
比如在《学写读后感》这节作文课中,教师便可以展开一次读书会,让学生在读书会中畅所欲言,这样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对于书籍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和深入了。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凸显语言表达的妙处,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和表达欲望。以读书会为基础,延伸思考,再去创作,那么写作品质就会逐渐增强。
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强,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性,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使其在思维活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开启更加有价值的写作之路。
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学生的习作缺乏创新色彩,大都千篇一律,这也就不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的要求。情景式写作是一个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强、思维性强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多元思考、多维拓展,从而写出个性比较强的文章。这也是符合写作的基本目标的,写作是个人行为,是情感与语言文字的强烈融合,如此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支持学生的独创思想,允许学生的思维跳脱,为创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思路要清晰》这节课中,教师便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考,为学生创建一个相对轻松的写作环境,允许他们跳脱思维。在情景创设的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鼓励学生创新思考之外,还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理清思路,说话要有理有据,不妨将自己的观点画成思维导图,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路径进行表达,这样学生写出的内容才会思路清晰,创新性强。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式教学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既可以理清当前的写作乱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更加积极、灵动。在课堂中,情景式教学需要学生的思想在沉浸和跳脱中逐渐发散和清晰,使他们明确写作内容,在写作中关注到思想性和创新性,力求可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