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2023-10-29 01:59于佳文李晓俊翟璐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双碳研究生基地

于佳文,李晓俊,翟璐璐

(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引言

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需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1],拓宽国际视野[2]。目前,高校、企业及研究院所等单位对流体装备系统等开展的研究及设计工作大多独立进行,其中高校主要偏向于基础研究,对于实际应用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3];企业主要追求产品的可用性,并不涉及基础方面的研究,也未开展针对特殊工况的产品设计;科研院所主要针对产品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而对基础研究以及设计制造等方面都不涉及。高校、企业及研究院所各自独立进行研究开发,虽都具备不同的优势,但因为各自并未围绕产业链的开发开展协同研究,导致国内流体工程装备基本上还停留在低端水平,国内市场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尖产品均被外资品牌垄断,基本依赖进口。“双碳”背景下,国内从事该领域设计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缺乏,以流体机械系统为对象,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设计,再到产品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创新,对提升输送装备的技术水平、使用成效乃至保证安全运行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

综上,以泵、风机、阀门及输送系统为对象,联合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从基础研究、产品设计,到产品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加强校企合作[4-6],对提升我国流体工程装备的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型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导师联合指导制度,学校确定一名具有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扎实的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确定多名具有丰富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经验的科技人员作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指导教师。应加强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成果的管理,给予培养基地导师与校内导师同等的学术待遇,并为培养基地导师配备副导师或助手,加强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每个月的工资津贴按照应届本科生参加工作时的标准发放,博士研究生每个月的工资津贴按照应届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时的标准发放。

(二)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通过在校企合作中建设开放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研究生自主研发平台;增强研究生科技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设立多种奖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积极性,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1)在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期间,要求研究生掌握高端石化流程泵主要产品的整体生产流程及其各环节的详细情况,撰写生产实习报告;(2)针对高端石化流程泵的生产过程,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撰写工艺设计报告,绘制相关图纸;(3)在协助企业进行研究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选定毕业论文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三)将创新实践、学科建设和科研相结合

研究生个人培养、导师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较好地协调了已有实验室、科研平台、学生论文工作、导师科研等方面的关系,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通过建立有效的“优进劣退”机制,形成了动态但相对稳定的可持续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四)实践项目与实践教学联合开展

以产学研用互动为实践培养层,突出人才培养创新元素,可以使产学研用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环节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新型创新基地建设,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培养技术创新人才。通过对外在过程要素的深化和整合,使研究生具备促使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个性等内在创新元素。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学校培育基础上,继续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大投入用于研究生创新培养,设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发展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基金、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以及导师培养、培训基金,扩大与国际、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在联合培养基地遴选博士生和硕士生指导小组成员,研究生实行多导师制培养;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通过高校之间学分互认,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创新。以期面向工程实践创新和成果应用,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应用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校企协同深化合作模式

(一)创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产业创新活力

以机制体制改革保障协同创新,以协同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重点在协同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适合并能够推动协同创新的新体制和机制,形成综合改革的“特区”。如在人事制度方面,研究人员流动不调动,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打破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壁垒,发挥人才作为创新核心要素的作用,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合理流动充分共享,从而提升行业整体创新实力。以高端装备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将学科、学位点、重点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平台多位一体共同建设,形成一批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创新平台,主动适应国家和浙江省流体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破除校校、校院、校企的壁垒,集成多学科的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高端装备行业经济的发展。

(二)聚集一流科技人才团队,形成创新人才高地

以流体工程装备领域高端人才聚集与培养为目标,以稳定的科研支持为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国内外延揽精英,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营造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重点加强高层次学术人才和骨干培养,加强以青年教师、研究生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以首席专家、方向负责人、中青年骨干、博士后、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衔接有序、梯度配备合理的创新团队。以培养流体工程装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建立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用合作的培养平台,强化协同培养的力度,提升协同培养成效。

将联合培养基地的各类资源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将培养体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体和国际合作体系之中。联合培养基地重点构建校校、校院、校企协同培养,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价值理念,强调科研促进产业化,产业化反哺科研。在协同中心的各高校、科研院所原有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强调技术应用和用户需求,重点推进“研中学”的教学模式。借助实施“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契机,在校企之间建立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强调高校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分别到与风机、泵等理论知识有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及时把握流体工程装备行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凝练出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提高其洞察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化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联合培养基地内部各类科研条件、基础数据、科技信息等资源面向中心研究人员开放使用,开展科学研究。基地建立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仪器设备、科研设施、图书资料、科技成果等信息在中心内公开,促进资源共享。科研协作产生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等,由相关完成单位和中心所共有,按照人员和单位的实际贡献排列署名,在体系内可共享使用,中心可利用研究成果申请其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科研协作所发表的影响因子超过该领域平均值的论文,前三名作者在相关评定中具有同等效力。获奖成果持证的参加人员排名不分先后且具有同等效力。研究成果向平台以外单位进行技术转让和合作时,中心、平台和成果所属单位之间需要通过正式协议约定成果与知识产权的权益分配。

(四)加快科技支撑条件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质量和贡献是体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以“国内一流,省内急需”为根本出发点的重要依据,是基地建设的“指挥棒”和“方向标”,探索建立流体工程装备领域国际同行评价、原始创新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改变科研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延长评价周期(带头人或核心人才按年度小结、三年考核、五年评价周期);建立不同类型人才(共性技术、产品研发、成果应用推广)分类考核以及多元化(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和机制。聘请有良好声誉和水平的专家,对基地拟开发的项目进行立项、检查和验收。基地拟开发的项目原则上应该是有源头创新、有核心知识产权、能代表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项目开发允许失败,但是一定要追求领先,宁缺毋滥,拒绝平庸。建立和健全流体工程装备等领域的备选专家库,为将来项目的实施准备人才队伍。在流体工程装备设计、加工制造、服务等领域,首先选定若干个研发备选项目,在独立专家的评审下,推出基地的研究项目,争取在该研究领域能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一流平台

建立以流体工程装备的发展需求或行业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自主设立科研岗位,增强对国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鼓励和引导高校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绩效纳入职称评聘的条件,优化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流动合作机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推动浙江省高端装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科交叉与科学前沿,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平台。

三、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

(一)面向高端石化流程泵企业工程实际需求,提高工程解决能力,以及将专业知识和基础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

为适应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研究生面向工程需求的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完成学校规定课程学习任务后,到培养基地开展以解决企业产品开发和发展过程涉及的关键技术难题或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加快提升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适应能力。重点通过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以需求驱动研究生兴趣导向,让研究生在生产实践中充分理解产业实际需求,将企业需求贯穿研究生培养始终,这样既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也加快了人才融入行业的速度。

在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运行实践中,以流体动力三维流动计算与过流部件优化设计、大型化工装置带液力透平大功率离心泵机组的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液力透平设计方法、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建设目标,培养研究高端石化流程泵领域的研究生,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了高端石化流程泵领域研究生团队作用,将研究课题与企业技术革新发展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研究生作为创新主体之一,实施“实践学分”认定,将培养环节充分融入研究院日常运行中,结合地方企业技术转型升级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和集体指导优势,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石化流程泵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以培养高端石化流程泵高端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学校与企业在研究生教育、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双边合作,发挥高校人才、理论、管理优势,并与企业设备、实践、生产有机结合;依托基地公司国际化技术优势,实现国际化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地导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三方联动;提升联合培养对象的技术应用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结语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以服务企业、增强校企合作为理念,以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为目标。面向能源动力专业工程实际需求,致力于培养拥有能源与动力专业知识和基础科学相结合,具有扎实流程工业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依托行业企业技术优势,培养高端工程人才,带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建成校企合作的共享教学和科研平台。

猜你喜欢
双碳研究生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我的基地我的连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