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中文师范生教学技能再认识

2023-10-29 01:59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文本

邓 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都匀 558099)

师范专业认证是全国师范院校和具有师范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工作。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正式启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力求从源头上培养优质教师人才,推动教师教育体系改革。2018年以来,众多师范院校纷纷加入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希望通过认证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优质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

一、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分析

师范专业认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国家拥有的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成为获得长久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变量,培养人才的教育行业将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向,对优质教师教育的追求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的质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直接影响国家的教育水平。世界各国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有的国家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推进国家教育改革,意欲建构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我国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为建设教育强国,实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师范专业认证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摩擦日益加剧,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必须从“人口红利”模式升级为“人才红利”模式,这一时代需求迫使教育必须从扩张教育规模转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进入新时代,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人才,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成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教师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受到空前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师范专业认证体系满足国家对教师人才发展的需求。

师范专业认证是就业市场对优质教师的要求。国际化教育质量标准影响国内教育行业和学校间的竞争,受教者对优秀教师的强烈渴求,导致教育机构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创新的教学思维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社会对普通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质疑,不少师范生对教材理解不到位,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情境,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创新能力。当前普通师范院校发展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很多招聘单位更青睐“985”和“双一流”学校培养的非师范生。师范院校有必要通过师范认证工作促进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声誉。

师范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途径。师范专业发展面临不少现实困境:首先,学生大多喜欢选择高收入专业,间接导致师范专业的优质生源不足。其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基于学科逻辑设置专业,过于重视各专业固有的知识边界,导致忽视知识的应用性与整合性[2],而具体教学情境是一个多主体、开放性、不确定性交错的复杂过程,教师需要整合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建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师范生较难应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最后,随着国家教师资格统考制度的执行,许多名校的非师范生通过考试加入师范人才竞争队伍,师范专业的师范性、专业性正在被应试考试弱化。建立完善的师范认证标准对回归师范专业特色、提升师范专业水平、满足当前教育改革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技能的再认识

师范专业认证是为了建构健全的教师教育行业质量保障体系,为基础教育提供一批能教书、会教书的优质师资人才。师范专业认证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其中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1994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明确指出师范生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外现的行为是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变化等技能[3],能顺利完成复杂的教学活动,成功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许多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认知停留在“三字一话”、多媒体技术以及程序性的教学行为。他们只关注基本通用的外显技能,忽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科研能力对教学技能的隐形影响,更没有看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开放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时代对传统教学技能提出挑战,千篇一律的教学步骤、浅尝辄止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的互动问答、效率低下的任务学习、天马行空的拓展延伸显然难以应对时代的改革,因此有必要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文本解读能力

中文师范生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合格的板书水平、熟练操作多媒体及运用软件编制教学课件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合格的文本解读能力。文本解读是语文课堂的支柱,是语文教学技能的核心,还是语文教师的底气[4]。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对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总结这些程序性的步骤掌握较为熟练,但是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甚至误读的现象较为常见,把文本中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归纳概括或肢解式的分析当作文本解读的实际展开,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词句篇法、主题思想成为语文课几十年的传统教学内容,这种低层次的搜索、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是浅阅读,索然无味的解读无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也无法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的要求,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传递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人文精神、科学理念等,这些内容大多依托语言文字和行文结构,必须依靠教师独到而深邃的文本解读能力,通过深入研读、分析、体会和领悟,辨析言外之意,剖析作品的部分与整体、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变异与错位,专业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自己发现、体验未知的内容,既要打开解读者自身心理的封闭性,又要打开文学文本的封闭性,解读才能有效进行。而不是通过教师激昂的演说总结深刻的思想价值结论说服学生,贴标签式的空洞结论无法内化为学生的素养,甚至会弱化语文对其精神的涵养和培育作用。

师范生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读懂课文,运用中西方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将文本与具有可比性的同类材料进行对比辨析,不止步于读者的身份被动接受作品,要以作家的身份,想象创作的过程,揭示作品深层的奥秘,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语言魅力和思想精髓,避免遵循各种教参教辅及网络资源,完全放弃个人对文本的体验与思考,导致各具特色的课文成为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固定答案的应试阅读或千篇一律的套路教学。师范生还需将精彩独到的准确解读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设计、教学处理,帮助学生对本文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亲自体验文本的语言文字,从表层的意象到深层的主题意蕴,完整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论是整本阅读、项目式学习还是专题研究,师范生都应该在坚守文本中心的前提下,将正确的解读转化为环环相扣的有序问题,层层深入并组织起来,解决学生杂乱无序的问题,纠正错误的解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辨别、判断、重构,从而获得对文本全面深刻而真实独到的理解,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触发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启发引导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处于瓶颈状态,很多教师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五花八门、华而不实的教学改革缺乏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率状态。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课堂教学更强调体验型、生成型、建构型学习方式,课堂讨论成为教师追捧的课堂模式,因为学生亲身参与思考、分析,在探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思辨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计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改变过去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和感性体验,不尊重学生的主体自由和无限创造力的现象,以平等的态度邀请学生参与对话和沟通,更符合启发引导的教育理念。师范生在课堂中的讨论时间更长、讨论频率更多,符合当下的教学趋势,然而,由于讨论题目设计不够合理,不够深入,安排的讨论程序过于简单,讨论的结果缺乏纠错补缺,课堂中存在不少伪讨论和无效讨论。师范生对此视而不见,只是为了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平等权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观点不加辨析地肯定与赞扬,课堂上从未出现反对、质疑和争论,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否定了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违背了开放、多样、创新的标准,更有落入标准答案的窠臼之嫌。教师不敢否定,学生没有勇气提出异议,讨论显得热烈而祥和,在这种愉快的讨论中却潜伏着“放逐”教师引导的危机,误导学生将不合理的认知作为创新的体现,学生探讨思考、切磋琢磨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既不是教师不顾学情的全盘授予,也不是学生脱离教师引导的自发学习。在目前的课堂中,知识的获取不再仅靠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简单的模仿学习,而是学生在有教师引导的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学习获得。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教师讲授,都要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多主体共存、简单与复杂、确定与不确定因素相互交融的复杂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要重视教师的启发引导,要用一种开放的、多样的、非线性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师范生不能只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提出不够深入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氛围,实则学生的知识积累仍然停滞不前,也不能提出一些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深邃问题,无法抽丝剥茧地分析,做不到循循善诱,导致学生无法进入教师营造的情境,只能旁观教师的“独角戏”,这种单向教学行为必将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师范生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动向,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运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也许会打乱教师预设的完整而严密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运用个性化理论从多角度阐释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灵活实施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

(三)研究发展能力

创新成为时代的关键词,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要求师范生必须具备研究发展、批判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用理性科研意识发现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盲目重复别人,更不是年复一年地原地踏步。师范生要了解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要不断学习、研究、反思,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从传统的传授者成长为具有创新力的研究型教师。

一方面,目前部分普通院校师范生缺乏研究意识和科研兴趣,更未认识到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投入学习研究的时间较少,不了解学科前沿资讯,对教材缺乏钻研,网络时代又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导致他们形成较强的依赖性,头脑成为各种资料的“跑马场”,通过下载、复制、粘贴,拼凑成貌似精致却雷同的教案。这样的教案没有经过呕心沥血的艰苦探索,不可能在课堂上激发知识火花,只是掩盖知识匮乏的“遮羞布”。另一方面,部分师范生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较为薄弱。在教学实践中,无法敏锐地察觉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或无关的教学行为反思不够深刻,面对前人的结论,缺乏提出不同意见的勇气和能力,更多的只是“拿来主义”。

首先,师范生应具备搜集检索资料的能力,以教材课文为中心,将作者生平、文学成就、创作风格、写作背景、文化知识、评论鉴赏、教学设计、研究现状都纳入搜集的资料中,并对丰富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根据设定的教学主题和特定的教学对象,筛选甄别出有价值的合适材料,从而形成个人富有创造性的专业性解读,建构恰当的教学活动。其次,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定位、价值导向、目标任务、基本方法等进行明确概括,从而直接指导语文教学。师范生应该从业务素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研究革新措施,应对新课标提出的严峻考验。最后,应具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学会仔细观察,有意识地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任何细微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大胆质疑,运用储备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问题。把课堂教学设想的目标、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结果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偏差与距离,寻找教学不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策略,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技能。

时代对语文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及更新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学术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必将成为今后教师的主力军。师范生只有具备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避免模仿型的模式教学,以研究带动教学,创造出有趣味、有价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文本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师范学人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