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生
摘 要:为了保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自主地了解教学知识、配合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外界的引導内化为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教学任务为育人素材,依靠任务调动学生的行动力与主观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文章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展开探讨,思考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布置任务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习得知识。从教学流程来看,师生双方围绕着特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互动,学生的思维不会被教师的思路所主导,教学活动在任务的引导下完成,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任务要求的合理调整,教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锻炼学生语文技能、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关键素材。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1. 贯彻“以生为本”理念,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能力,基于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出可行的教学指导方案,还要关注学生表达的感性情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促进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完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互动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在布置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不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任务进度进行过度干预,而是将任务作为“充满挑战性”的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其进行自主化学习。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以“要求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案容易被学生抵触,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规划教学工作。教师通过任务将固定课时分割为不同的教学版块,要求学生将其视为独立的任务进行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下,通过阅读任务、探究任务、互动任务等,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学的机会,也能够结合个人能力自由发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语文教学活动
1. 低难度任务,激发兴趣
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打造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优先解决“谁来驱动”“驱动什么”的关键性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借由各类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重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设计高难度任务情有独钟,认为任务难度越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发挥得越出色。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利用任务帮助学生适应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只有合理把握任务难度,才能保障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以“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为基本原则,为学生提供学习、应用语文知识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指明任务要求:以读为主要目标,充分理解课文。在透彻掌握了《搭船的鸟》的具体情节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想?”从阅读、感悟两个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在读之后品鉴课文。部分学生认为,鸟天生怕人,搭船的鸟只是一种想象。部分学生则认为,动物可以和人类和谐相处,搭船的鸟就是最好的证明。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分别从感性、理性的角度评价课文。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还会尝试结合生活“现身说法”。虽然这样的任务教学难度低,但却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合理外延,为学生提供了掌握语文知识的机会。
2. 开放式任务,自由发挥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之一是允许学生围绕任务自由发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虽然提出了“完成任务”的学习要求,但并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度干预,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语文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探究,创新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学习,让任务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面对毁灭的圆明园,学生很难理解它的价值,无法在课堂上产生阅读情感。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如下开放性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课外素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民族智慧,并对圆明园的价值进行解读: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学生搜集的素材不局限于文字材料,还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搜集的资源越丰富,学生对于圆明园的了解越透彻,情感也就会越强烈。这样的课外拓展任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3. 互动式任务,主动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从感性的角度认识相关语文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每篇课文都包含着宝贵的文化教育素材。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其表达情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布置互动式任务,驱动学生参与互动,理解文本。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布置文化鉴赏任务,要求学生对关键人物、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好汉武松的行为进行如下评价:“武松身上充满着侠义精神。景阳冈打虎,是武松英勇无畏的象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材料,介绍与武松相关的其他故事,然后布置互动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丰富对武松形象的认知。学生通过互动了解到:狮子楼为兄报仇,是武松重情重义、勇猛刚烈的体现;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将武松勾勒成了一个机智勇敢、义气为先的好汉。在每一个故事当中,武松都是顶天立地的豪杰。当学生围绕着文学作品、文学形象开展讨论探究时,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教师要促使学生在互动中阅读、理解,用任务去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重新定义了学习任务在课堂上的位置,创造了用任务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在指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低难度任务启智、开放式任务自学和互动式任务交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任务、互动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并整理语文知识,让文化、情感在语文课堂上自然流动。
参考文献:
[1]王景国. 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J]. 学周刊,2015(20).
[2]商博宇. 基于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科幻画报,2021(7).
[3]张琴.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8).
[4]李晓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下旬),2016(12).
[5]鄢青,谢茶花.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