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李秀玲
[摘 要]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已成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共识,课程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与育人目标实现的基础与保障,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现状,基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探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与路径,以期推进建设体现高职教育类型属性、丰富适切的课程思政资源,助力课程思政的实施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65-0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总体设计和全面部署。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聚焦点。德技兼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与重要任务之一。
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在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课程思政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与育人目标实现的基础与保障,毋庸置疑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充分开发建设丰富适切的课程思政资源,对于创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明确要求“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提出到2023年“分级培育遴选10000个左右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重要举措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思考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发展方向,分析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不仅要考虑课程思政自身规律与特点,更要将职业教育鲜明的类型特征作为其逻辑起点。
(一)价值导向原则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职院校在完成这一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侧重体现其类型教育的特征——“立”的是包含爱岗敬业、务实重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树”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中,铸就品格力量,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引导。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食粮。要注重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社会、人类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好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服务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职业性原则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技能传授针对确定的职业岗位,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其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务必要与职业岗位需求与技能等级标准相对接,实践性教学亦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目的不仅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行业发展与企业用人需求,获取真实的职业认知和就业指导,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课程思政资源的有效性。注重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选择侧重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把自身职业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推进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满足学生现实的专业技能学习需求和期待,引导学生树立信仰、锤炼技能、增强自信。
(三)协同性原则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要素复杂且广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并进的原则,确保所有要素相互协调,将共同作用最大化发挥。《纲要》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协同作战,深入梳理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与知识结构,深入挖掘和开发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开发契合专业课程特点和价值引领的思政资源。教育主体强调双元性,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岗对接,一直是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体系的要义,而企业作为高职院校育人“双主体”之一,要提供行业趋势、技术变化等信息,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使企业价值观、优质文化与课程教学实践实现互通,保障课程思政与资源建设的持续性。
(四)开放性原则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地方等社会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应以贴近实际、服务社会为导向,坚持开放创新,积极推动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学校发展与地方建设相结合,充分借助地方政府区域性资源整合作用,根据学校特点,广泛吸纳地区政、史、文、经等方面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多了解,从而提升学生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的意愿,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共建的基础上实现共享共用,课程思政资源可体现为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为各级各类地方职业教育活动提供资源,降低活动成本,提高活动成效,也可以尝试将课程思政资源与同类兄弟院校及中小学共享,共同推进地方课程思政资源的一体化纵向贯通。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导向,把立德树人、多元文化、开放包容、贴近实际、服务社会等基本原則贯穿其中,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支持和实践保障。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意义
(一)创新教学理念推动器
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要以共享依据为基础,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元素,并融入思政理念,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稳定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相互帮助,让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突出体现,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丰富内容增强器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其中内容是关键。目前,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存在重技能、轻道德的问题,所以需要创新改革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上落实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应内容。从教学方面加以创新,以此形成新的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能打破以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为高职教育与发展提供帮助。
(三)转变教学的助力器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通过建设课程思政资源的方式,则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构建网络化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回应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持续不断地探索各种有益于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进程的着手点与发力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重视并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工作,为实现“三全育人”新局面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与工作,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教学管理部门牵头领学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指导培训,持续加大对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力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程标准修订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活动,大力打造有机融入、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项目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使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接受并认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及价值,对于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效果保障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也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目前,该学院已获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了5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优化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必须承认,包括该学院在内的各高职院校在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仍有不尽完善之处亟待解决。
(一)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和资源构建的主体,其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少专业课教师虽然理解并认可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缺乏精准把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对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存在“高认同、低行动”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普遍对课程思政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实际操作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自身的政治站位、思政意识、知识储备以及相应的整合能力不足,没有对有关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进行充分发掘,有些虽然挖掘出了一些隐藏在其中的思政内容,但是因为没有精确寻找到与专业课相结合的突破口,而造成了“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建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应指向的目标维度,即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专业课教师所制定课程思政目标涵盖维度不够均衡,尤其体现在多向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倾斜,目标同质化严重,内容重复率高。职业院校是学生接受职业素养教育的首站,课程思政是职业教育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有力抓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维度弱化甚至缺失、与专业教学脱节、与社会职场真实环境疏离、企业文化融入不足等现象,缺乏对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职业道德内化等内容深层次的加工、解读和提炼,资源开发内容流于形式,导致学生职业认知偏差,个人成长受阻,无法为社会与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因为各主体的责任和目标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合力不足,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紧密协作、相互支撑的关系,更没有发挥出协同效应,如归属于同一教学院部或为同一专业开设的各课程没有形成足够的建设合力,通常情况下各自为政开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甚至导致思政元素重复建设。而校企协同开展课程思政本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应有之义,但由于校企双方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尚未构建成型,导致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不够充分贴近行业动态与行业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资源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不足。
(四)课程思政资源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资源本身就具有流动性和共享性,努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一方面能够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有效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引导促进学生的教育和就业,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人才支持与服务。但由于地方与院校共享意识不强,内在动力不足,区域化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缺乏等原因,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仍只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其共建共享受到严重限制,并未发挥和体现真正的辐射功能。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优化策略与实施路径
针对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高职院校要立足高职教育类型属性与学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内考核评价、促进共建共享等建设路径,构建课程思政意蕴丰富的内容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高瞻远瞩、上下联动,做好顶层规划,系统设计工作落实总体方案与实施细则,构建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课程思政保障和激励机制,统筹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下发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方案与专项政策,建立了完善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机制;在教务处下设课程思政创新研究中心,加强对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相关工作的日常指导、检查跟踪;构建了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发保融入、联合备课保贯通、联合培训保效果”的“三联合三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提供了范式;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挂钩等措施。
(二)强化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关键。广大教师要强化思政意识,着力发现并挖掘专业课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资源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有机融合,注重提升教学设计与反思能力,实现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推动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胜任善教。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次针对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系列活动,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教学名师、教育专家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与经验分享;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课件制作、教学展示、教学研讨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着力加强跨院部、跨专业之间分享交流,通过开展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师团队专题讨论、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互补互通和高度协作。
(三)凝聚校企合力,拓宽课程思政资源职业素养维度
高职院校要聚焦产教融合、学岗对接,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挖掘育人元素,推动校企文化对接交流,实现企业的价值观、优质文化与课程教学實践互融互通,凝聚校企合力,助力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强化实习实训、专业竞赛、第二课堂,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等融入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中,促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的自觉追求和责任奉献的优秀品质,并将其与自身的成长、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
(四)促进共建共享,扩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辐射面
高职院校要坚持文化育人、因地制宜的思政资源观,依托课程思政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智慧平台,促进思政资源在区域共享中不断丰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提升院校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实现教育资源的本地化特色以及本地化服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共享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和育人优势,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集思广益,共同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共同参与到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中;另一方面与省域发展要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要求、企业用人要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质量的、更加贴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共享教育资源开发,扩大资源库应用范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辐射面,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提高。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符合新时期国内外局势的新型思政教学理念,然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滞。由此,亟须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问题根源与优化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切实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的水平与质效,对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2-05-28)[2022-07-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 200603_462437.html.
[3]刘艳艳,顾润国.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64-68.
[4]李艳.基于类型教育特征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探析[J].职业技术,2022,21(10):97-102.
[5]沈国荣,徐国庆,吴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技术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5):71-74.
[6]叶春民,孔一霖.试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开发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5-27.
◎编辑 尹 军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3312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 745);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G27)。
作者简介:宋颖(1989—),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与教学实践。
李秀玲(198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