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协同效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在育人效果上追求的目标状态。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育人过程、育人成效上协同。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的全员育人认识不到位、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践行同向同行理念,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引培并举,增强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的策略。
[关 键 词]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理论;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25-04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协同”和“协同效应”已成为描述课程思政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高频词汇。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再次强调“协同效应”,其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仅仅依赖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形成合力。为此,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内涵,探索当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助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一、协同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概念
(一)协同理论概念
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影响、限制和合作达成有序结构,进而产生的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简单叠加的整体效果,即1 + 1 > 2。它不仅是系统形成规则结构的内在动力,而且是系统协同运行的最终必要条件。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需要在协同之前确定各个要素是否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在协同过程中协调参与的主体,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协同机制,最終实现整体价值的提升。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的协同性内涵
高职院校课程一般包括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属于显性课程。其他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和拓展作用。协同理论视角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目标、功能和成效上具有协同性。
课程思政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以协同理论的视角来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就是要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这三类课程的关系,协调课程中知识、能力、价值目标的关系,协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协调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子系统实现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形成各子系统同步、协调并优化的效果,避免各子系统出现脱节、割裂等问题,实现各类课程思政功能的最大化。协同论的原理非常契合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内涵。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思政课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地、各校对思政课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教师选配与培养方面仍有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仍需优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体制机制仍需健全,评估与支持体系仍需完善;各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协同效应有待加强等。近年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理念、管理、实施层面还存在全员育人认识不到位、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育人能力水平待提升等问题。
(一)理念层面:认识不到位,全员育人格局未形成
1.对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协同育人共识和氛围
一方面,学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工作”这一认识偏差。在日常工作中,一提到与思政有关的工作,首先就会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来承担,“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只停留在书面文件或会议口号中,课程思政建设既欠缺学校党委层面的顶层设计,又没有具体落地的计划安排;另一方面,不少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对于课程思政要做什么、怎么做不了解,以往只关心自己的专业,缺乏马克思列宁主义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能力和办法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仅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没有把自己从事的专业课程讲授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导致育人“真空地带”的产生。
2.育人主体配合不到位,思政教师的育人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
当前,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通识课教师。然而,高职院校在推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三大育人主体存在合作不够、缺乏交集的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教学院系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部分院系虽组建课程思政改革小组,但在进行课程思政方案设计与实施上,既没有邀请思政专家参与论证和设计,也没有思政课教师加入课程思政团队进行指导和培训。仅有的合作流于表面,出于团队申报项目需要,让一名思政课教师挂名;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公共课教师互动交流机会不多,关于课程思政的学习培训主要以线上学习居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不愿意与专业课或公共课教师合作或协同授课的情况,以至于虽然在一个学校工作,思政课教师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积极性不高,缺乏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
(二)管理层面: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缺乏支持保障
1.管理层重视不够,缺乏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
调研显示,一些高职院校在学校层面对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欠缺,出现党委主要领导注重思政课程而忽视课程思政等问题。有的学校虽然将课程思政纳入了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但是在部署年度工作时,却没有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党委年度重要议事日程,仅把课程思政当作教学问题来对待,由教务处牵头对课程思政进行安排部署,以致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站位不高,定位不准确,谋划不长远,管理制度缺失,学校与院系、各个职能部门与教师之间职责划分模糊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合力不够,缺乏完善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2.育人体制机制不健全,组织保障不到位
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现实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对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缺乏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二级学院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制、课堂教学、队伍建设之间的交流合作缺乏经费和人员支持,以致高职院校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进展较慢,教师参与育人动力不足。
(三)实施层面:教师思政素养参差不齐,育人能力水平不高
1.专业教师育人意识不强,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象
高职院校80%的教师是专业课教师,由于受理工学科背景的影响,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不足、思政素养参差不齐。多数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政策方针和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在讲授专业课知识时,对于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存在困惑,在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中缺少价值引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技术路线较欠缺。在授课时,专业课教师往往更倾向于讲授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对专业课程中潜在的隐性思政资源,主动挖掘和运用的意识不强。
2.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不高,缺乏开发思政元素和凝练升华的能力
一方面,有些思政课教师未紧跟思政课程的政治定位和本质要求,为了营造欢快、热烈的课堂氛围,频繁地使用不规范的网络用语,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期间或者结束时,将大量思政热点与育人元素融入其中,机械地进行思政教育,忽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内容的区别,以致纳入的育人素材雷同,脱离专业特点及学生现实生活,造成课程思政“概念化”“空洞化”等问题。这使专业课程在课程属性上有所变化,呈现“泛思政化”趋势,不仅没有真正起到协同育人效果,而且给专业课程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策略
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践行同向同行的育人理念、頂层设计协同育人的机制,切实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能力。
(一)践行同向同行理念,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
协同理论认为,课程思政体系是由各级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实现协同育人,理念协同至关重要,要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和任务的要求下积极融通立德树人共识。
1.转变观念,增强对教书育人工作的认识
学习党和国家发布的重要文件,提高对协同育人地位与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站在“两个大局”角度考虑育人问题,让全体教师明白“为了思政而思政”的课程思政是形式主义,没有育人就没有课程思政这个道理,强化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
2.以发展眼光审视育人成效,使育人目标连贯持久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者最根本的要求。教师要懂得教育的实质既要育德也要育才,不能简单地将教育理解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要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在课程教育中贯穿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思想。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上,改变急于求成的想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立德树人的效果,并将育人工作坚持下去。
(二)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育人积极性,从而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
1.构建上下结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并不是各部门、各专业、各学科单独零散式的活动,高职院校党委、教务处、二级院系以及所有教师都必须参与其中并紧密配合。各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站在立德树人高度,就学校如何促进协同育人做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学校党委必须重视协同育人工作,统筹各方面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强化任务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行政、教务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搞好调控与协同联动,强化统筹规划,确定课程目标并探索改进实施方案,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交流沟通学术平台并重点关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各二级院系应发掘学科专业特点,寻找切入点,统一认识,通过各种培训和竞赛等形式促进各学科教师之间的研究与交流。全体教师要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认真落实相关要求。在“三全育人”机制中,学校所属单位、部门及全体教师之间只有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才能主动作为、协调联动、紧密配合,切实打通学科壁垒,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2.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可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需求,科学地制定协同育人机制并确定思政课教学的定位;聚焦不同专业教学特点,准确定位教学需求和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在大思政建设背景下,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保障课程思政基于思政课程内容指向的正确性,并在保障思政课程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以思政课程教学为抓手,统筹各专业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频互动发展,较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衔接,形成共享和沟通的良好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和协同运行。
3.健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实现育人体系提升更新,又要实现保障体系配合跟进。必须破解育人过程权责不清难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提供条件保障与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包括制度供给、资源分配、师资管理、服务提升与评价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系统梳理不相适宜的制度措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分配资源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依据;师资队伍管理上强化引导教师育人意識,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和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提升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育人意识,为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结果的运用,把育人成效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院系目标考核、干部任用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协同育人”的落实。
(三)引培并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高职院校通过外引内培等措施,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
1.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增强育人能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需要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因此,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从而为协同育人的实现打好人才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要定期组织教师举办沙龙,加强师德师风学习。要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成人成才。如教务处通过举办教师课程思政大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课堂革命等促进专业教师思政素养和育人能力提升。
2.促进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的合作
教育主体保持积极性、强化合作意识、加强团结协作,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工处可以经常组织担任班主任的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学工经验工作交流;宣传部召开全校教师参加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习分享会,思政教师在会上解读国家和省市文件精神,专业教师谈学习体会;科研处和教务处出台政策,鼓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组成结构化团队,联合申报课题和教学成果申报等。人事处经常性安排思政教师参加校外培训和学术会议,加强思政教师与校外同行的交流,不断更新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2-2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 7606.htm.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239.
[4]李垚.协同视域下课程思教学的意涵、难点与走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8):22-25.
[5]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6]马利霞,赵东海.系统思维视域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J].系统科学学报,2021,29(1):47-50,66.
[7]沈壮海.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写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周年之际[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3-10.
[8]胡洪彬.迈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22(4):66-74.
[9]胡秋菊,杜丽,张红.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核两翼三层”模型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2):74-76.
[10]陈正权,朱德全,彭洪莉.从无序到有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5):23-29.
[11]张梦.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3,33(2):73-78.
[12]甄国红,郭淑颖,姚丽亚.职业师范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4):35-40.
[13]杜玉波,姜治莹,杨振斌,等.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2(11):1-10.
◎编辑 郑晓燕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3年度教指委公共基础课重点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JYJZWGGK-2023A-28;主持人:袁玉芹);湖北省202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2GB221;主持人:袁玉芹);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年度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HBZJ2023647;主持人:袁玉芹)。
作者简介:袁玉芹(1973—),女,汉族,湖北宜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与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