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典旺 陈虹秀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路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工作线、能力线、方法线和成果线,形成“四线并进”教学思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四线并进;内驱力;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37-04
一、引言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形式、定位、模式、教学目标、评价方式都有所不同。职业教育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突出“能力目标”。高职高专课堂上学生的倦怠情绪产生的原因呈多样性,其中集中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内驱力、找不到学习成就感、厌学等[1],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些运用工学结合,有些突出学生主体,有些注重能力本位,有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些引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目标达成的效率。但是如何在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程中综合工学一体、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恰当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成果评价来服务支撑教学,以高效达到教学目标或课程目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将其分为工作线、能力线、方法线、成果线,即“四线”,并研究“四线”的内在关系,研究如何运用“四线并进”的思维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问题。
二、“四线并进”研究基础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四线”有关的关键词,目前国内外对本课题所研究的工作线、能力线、方法线、成果线所构成的“四线”及“四线并进”教学思维还没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只是对工学结合、能力本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单线研究。
对于“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发达国家有比较早的应用和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CBE(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以世界劳工组织为代表的MES模式。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2013年,我国人社部编制关于《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明确指出:“一体化课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3],传统的讲授课堂开始向“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堂转变,其中“工”就是指“工作”“工作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为核心内容,以“学”为目的,强调校企双方的合作。在这种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煉和提升,因此,“工作线”对于一体化教学过程和内容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将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即对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真正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4]。因此美国的职教理念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为主[5],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最大的潜能。我国目前也逐渐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高专众多专业将“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把课程知识目标转变为学生就业岗位的素养目标,把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岗位需求本身[6],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目标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学生学习成果(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简称 SLOs)是指学习者历经一段学习,且完成某一单位时数、课程或学程后,应该知道、了解并能展现出来的专业知识、技术、态度与行为[7]。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1981年美国学者Spady W.D在发表的文章《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管理:社会学的视角》中首次提出,后期将OBE明确定义为学生完成学业时获得的学习成果是驱动整个教育过程的动力,随后一直被职业教育所运用。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能力本位导向与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与发展,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要求已经逐步实现从知识提取到能力与行动表现的转变。随着国际认证与学分银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引入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成果采用情境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但在评价内容上大多还侧重于单一知识或技能的评价[8]。OBE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的重要性,即成果线设计。
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实际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常见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传统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根据调查,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很大影响。戴士弘曾经提到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训练。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而是来学习如何在未来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9]。因此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有些教师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缩影于一堂课的不同阶段亦是如此,从而设计方法线。
三、“四线并进”理论框架
本文所述的“四线”涵盖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内。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的心理学规律(即能力线和方法线)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即工作线和成果线及四条线如何有机结合、融合统一)。“四线并进”是指在一体化课堂中,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项目匹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应,采用“知识图谱”碎片化思维将课堂的能力目标细化至各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设定阶段性学习成果,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以增强学习内驱力,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10]。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提倡工学结合,教学内容紧跟实际生产,生产中用什么,教学中就教什么[11]。因此,在教学前要清晰实际的工作流程、工艺过程,即为工作线,教学过程根据工作线开展。但并不是采用了一体化课堂,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因为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变量包括学习者自身因素(内因)和情境因素(外因)[12],其中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是内因的重要因素。“内驱力”与“内抑制”是相对立的概念,通过对学习者大脑电活动的研究发现“皮质的慢波活动”现象,即在两次Alpha波阻断之间存在的慢波就是“内抑制”过程[12],也就说明课堂不能一味地“满堂灌”,而应该设置合适的阶段性教学和阶段性学习成果,提高内驱力,减少“内抑制”,从而影响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即为成果线对教学效果的意义。成果线是通过设置客观存在的学习成果并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从客观事物和目标出发提高学生的内驱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知识图谱”碎片化思维对不同的碎片化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主观层面提高学习内驱力。同时方法线将构成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有序的教学组织和课堂管理最终形成课堂呈现,课堂呈现将反映学生的意向动力和学习氛围和效果,也反映学生技能培养,即从中存在能力的进阶关系。因此工作线、能力线、方法线和成果线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课堂是育人的主要场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课堂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校内课堂,而是综合了课前、课中、课后多时段的、学校社会家庭多主体、线上线下多形式的“大课堂”[13]。“大课堂”的理念不断渗入,人们的教学思维也随之不断进步。“四线并进”教学思维不只应用于传统课堂,也可应用于当下包含课前、课中、课后的“大课堂”。“四线并进”教学思维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由示意图可看出,“四线并进”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纵向方向代表每条线的递进关系和步骤或环节,最终指向教学目标;横向方向的虚线代表不同线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工作线、方法线及成果线最终指向能力线,说明能力线是“四线”的落脚点,突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四线并进”教学思维是基于能力本位、学生中心理念的深入探索和实践落地。
四、“四线并进”应用实践
(一)应用课程
“四线并进”教学思维首次应用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扶梯一般故障检修》,该课程内容设计通过企业市场调研、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一体化教学课程转化而来,是一门典型的一体化课程。
(二)应用过程
工作线的应用:依据扶梯梯级下陷故障排除的教学任务,运用“四线并进”教学思维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并开展实施。根据梯级下陷故障排除的实际工作流程,拟定工作线:从报修、现场勘察、现场讨论、现场维修到复位试运行,再到填写单据,教学内容涵盖整个工作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工作过程,清晰岗位职责。
能力线的应用: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教学目标,设定阶段性目标能力,形成能力线,从会观察梯级外观情况、能判断故障点、能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到能排除故障等,再到能规范填写相关单据,能力难度层层递进,能力目标环环相扣,让学生清晰岗位能力目标。
方法线的应用: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方法线。对于任务下达采用任务驱动法,对于现场讨论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对于现场维修阶段采用角色扮演法和竞赛教学法等,在总结分析阶段采用课堂讲授法和小组分享法及归纳学习法,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达到丰富多样的课堂效果,以提高学生學习的内驱力。
成果线的应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输出相应的学习成果,从而得到成果线。首先,通过课前布置任务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绘制故障树草图,作为课前的学习成果;然后,通过课上现场勘察和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修订课前绘制的故障树草图,形成故障树2.0,作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成果;再次进行现场讨论,优化小组的维修方案作为第三阶段的学习成果;最后,通过现场排故和小组学习、归纳、整理总结出维修方案,作为最终的学习成果,阶段性学习成果紧扣教学目标,不断深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四线并进”各线内在逻辑的应用:工作线、能力线、方法线和成果线不是单一设计。本任务以工作流程作为主要脉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运用FTA(故障树法)不断深入分析,通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配合组织教学,输出相应的学习成果,实现沉浸式教学,形成以“四线并进”的教学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纵向箭头的指向,代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横向方向的箭头代表不同线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具体对应流程和对应关系如文末图2所示。
(三)应用结果
课后对三个班级1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投放10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从调查结果反馈,有84.3%的学生更加喜欢一体化课堂;92.7%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匹配,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学习动力更足;88.5%的学生认为将整堂课的能力目标细化至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应小目标,会让他们更加清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90.6%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应该与教学环节相对应,教学环节与教学小目标相对应,可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93.7%的学生认为将“四线并进”应用在课堂中,可以提高学习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内驱力;92.7%的学生认为“四线并进”的应用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效率有帮助。
(四)应用反思
通过“四线并进”教学思维的实际应用,将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习情境与工作场景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清晰地知道教学目标和岗位能力,能够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岗位职业技能。通过结合方法线,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更高效地接受和消化知识与技能,课堂中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结合能力线的应用,将课堂能力目标细分为阶段性能力,使得在对应的阶段着重培养某种或某些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例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实操中逐渐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成果线的设计,让学生在阶段性成果中体会到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职业教育作为与高等教育并存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教学课堂与传统课堂有很大差别,教学内容要求与产业链紧密相连。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特点,设计了“四线并进”教学思维,即指在一体化课堂中,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项目匹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应,采用“知识图谱”碎片化思维将课堂的能力目标细化至各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设定阶段性学习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最终提高課堂教学效率。通过在职业教育一体化课堂中的实践,结果表明“四线并进”教学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动,对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炎.基于高职ESP课堂倦怠情绪改善的多模态话语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2]李源,曲乐.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教学体系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3):206, 208.
[3]耿冬晓,何璐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上海商业,2021(7):138-139.
[4]殷明,刘珊珊.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学习成果真实性评价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21(2):89-97.
[5]Duffy M,Eddins M. From State Commitment to District Implementation: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for Personalized,Competency-Based Learning[J]. Research for Action,2022.
[6]翟琨,向东山,张琴,等.“能力本位”的地方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分子通报,2021(4):77-81.
[7]张杰.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文化产业,2021(20):149-150.
[8]熊英灼,李芬.学习成果导向之于《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8(3):139-144.
[9]舒珞珞.浅谈高职高效课堂的创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6):84-85.
[10]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1]林宁,左慧琴,李伟娟,等.职业教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12]胡克祖.职业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3]丁东粮.基于知识图谱的碎片化知识学习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4):56-58.
◎编辑 尹 军
基金项目:2021年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基于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四线并进教学思维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潘典旺;项目编号:ybzz21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潘典旺(1992—),男,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及教育教学。
陈虹秀(1993—),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