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研究

2023-10-28 10:57:20孙妍张瑞光张广庆王博妍常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6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孙妍 张瑞光 张广庆 贾 宁 王博妍 常顺

[摘           要]  采用熵权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不断提高,但就业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创新校企合作中的就业指导模式,扩大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学生的覆盖率,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实践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将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目标。

[关    键   词]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效果;就业指导;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05-04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校企协同机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1]。校企协同机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在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校方提供教育资源和支持,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基地,双方互相协调,共同推进人才的培养。这种合作关系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因此,研究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意义重大。本文将综述学界前沿,探讨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14家企业开展的校企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实施情况、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对校企协同机制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单位取得联系,获得该院校2021年和2022年与14家企业合作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内容进行分析。

(二)指标设计

除了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位取得联系获得该院校与14家企业合作的相关数据之外,本研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指标以评估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以下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指标设计:

1.合作项目孵化数量。该指标反映校企合作中孵化出的项目数量,包括新产品、新技术等。该指标越高,说明校企合作越具有成果和实效性,也说明企业对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认可度和支持力度较高[3,4]。

2.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该指标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创业和创新项目申报数量,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创业比赛等。该指标越高,说明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说明校企合作在支持学生创业创新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5]。

3.专业覆盖率。该指标反映校企合作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该指标越高,说明校企合作不仅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功,而且实现了全院或多个专业的覆蓋,也说明校企合作具有全面性和实用性[6]。

4.学生成绩提升情况。该指标反映校企协同机制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通过对比校企合作前后的学生成绩,可以评估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成绩的实效性。该指标越高,说明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说明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显著[7]。

5.学生就业质量。该指标反映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就业的帮助和支持效果,包括实习、招聘、推荐等。该指标越高,说明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比较显著,也说明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认可度和接纳度比较高。

6.学生实践参与比例。该指标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活动的比例,包括校企实习、企业讲座、工业项目合作等。该指标越高,说明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比较显著,也说明校企合作对于学院实践教学的支持作用比较明显[8,9]。

以上六项指标是本研究对于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应用和效果的评估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校企合作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10]。同时,这些指标也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门路。在采集和分析这些指标的同时,本研究还需要对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评估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熵权法和数理统计法。使用熵权法确定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各项指标的权重。本研究将使用数理统计法对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该机制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运作效果。

本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高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历史和现状、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协同机制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等。

2.确定研究指标,根据文献分析和专家意见,确定校企协同机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各项指标,包括企业参与程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

3.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值和权重值,得出各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权重。

4.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探究校企协同机制的应用和效果,包括校企合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企业参与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实践教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等指标。

5.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建议和对策,为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协同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提供参考。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各项指标数据

通过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单位取得联系,我们获得了该校2021年和2022年与14家企业合作的数据。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校企协同机制下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合作项目孵化数量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有了大幅提升,说明企业对该校师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说明校企合作方案得到深度落地。

其次,专业覆盖率也有所提升,说明该校与企业合作比较全面和多样化。学生成绩同样得到提高,这可能与企业在帮助学校优化教学过程和内容、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方面有关。学生就业质量和实践参与比例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可见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就业,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指标评价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指标评价表显示,该校的校企合作情况较好,并且在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学生就业质量也有一定提升,但还需进一步加强。

首先,从合作项目孵化数量指标来看,该校在2022年的得分比2021年有所提升,排名也由第五位升至第二位。这表明该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合作项目数量增加,而且合作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指标,该校在2021年就已处于第二位,而在2022年得分再次提高,排名稳居第一位,这也说明该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然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就业质量指标虽然有所提升,但排名仍然只是第四位。相比其他指标,学生就业质量可能更为重要,毕竟学生最终的目标还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该校可以在就业指导和创新就业模式方面继续努力。

此外,学生实践参与比例的得分虽然有提高,但仍排名第五位,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

综合来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改进空间。未来,该校还需继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学生实践教育,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共赢。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指标评价表格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首先,该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合作项目数量增加,合作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面。其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方面,该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不断提高,排名稳居第一位,这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表现。然而,学生就业质量虽然有一定提升,但排名仍只在第四位,这需要该校在就业指导和创新就业模式方面进一步努力。此外,学生实践参与比例的得分也有提高,但仍排名第五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建议

1.创新校企合作中就业指导模式

针对该校存在的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议该校创新校企合作中的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定位和就业规划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成功率。

首先,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更贴近实际需求。学校要领先把握就业市场的热点和趋势,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与学生就业能力状况的差距,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和调整就业指导模式,以符合学生实际就业需要。其次,應该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11]。校企合作中,学校需要制定个性化就业计划,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就业方案,做到针对性、专业性,并注重学生职业规划心理指导,让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有更加具体的规划和方向[12]。最后,学生实践中的就业指导要强化就业技能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了解更多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工作机制,并加强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扩大校企合作内容与学生的覆盖率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了使校企合作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效果,应当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内容与学生的覆盖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当在校企合作中加大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的覆盖率。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加大实践课程的占比和实践时间的分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和企业需求。其次,应当探索更多的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入企业资源,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企业共同研发课程和项目,搭建企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室等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并增强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13]。最后,应当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增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与各行业的重点企业展开合作,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品牌企业以及地方企业的联系,不断扩大合作交流的范围,增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的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实践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例如,每学期或每年评选出在校期间参与校企合作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并在毕业证书上作出相应的注明,或给予一定的奖金或荣誉称号。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使学生感受到参与校企合作实践对于自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帮助和意义。例如,在专业课程中增加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相关的案例教学或课程实践,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或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例如,邀请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或校友来学校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行业领袖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14]。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和优先事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最后,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理念,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教育学生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

4.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可以提供一个拓展学生学习和就业机会的平台,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中,学生可以现场学习、实践操作、参与项目。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获得真正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此外,实习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动态,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

其次,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习机会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些技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机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空降市场的能力。由于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与产业直接连接,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可以更多地获得相关企业的帮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就业发展。

最后,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还可以为培养终身学习的目标提供帮助。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劣以及产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终身学习;同时,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训指导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行业和技能领域,促进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

5.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更加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优化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革新,知识更新和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学生需要全方位的教育。优化教学内容能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在内容方面,通过深度剖析核心理论,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并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基础。在形式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实践操作、比较分析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次,优化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思路和体系。同时,教学方法也可以更加灵活,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等,讓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提高专业素养需要加强个人素质教育。尤其在当今社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职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因此,优秀的素质教育成为高职学生训练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元化地引导学生锻炼各项能力,如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等。不仅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在知识背后的素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职场竞争。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张福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51-54,85.

[2]申娟娟,陈蕊花.高职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索:评《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新略》[J].中国高校科技,2023(4):103.

[3]范海静.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N].山西科技报,2023-04-17(B06).

[4]曾红梅.高职院校美育协同育人模式考核评价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3(3):51-53.

[5]赵宝玲.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3):72-76.

[6]赵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囿与增效路径[J].职教通讯,2023(3):61-67.

[7]范成龙,王强.高职院校“大思政”主体间的协同育人体系研究:基于人的利益视角的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7(2):104-108.

[8]李华京,周南,田宁.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深化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机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84-187.

[9]刘平.新建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困境与对策[J].广西教育,2023(6):43-46.

[10]沈哲.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3(1):104-108.

[11]朱韵.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视域下精益生产管理课程的开发与探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3(1):6-10,28.

[12]李瑞强.“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专业协同育人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1):103-105.

[13]陈正权,朱德全,彭洪莉.从无序到有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5):23-29.

[14]隋东旭.“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探析与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3):236-238.

◎编辑 王亚青

基金项目: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共同体视域下生物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ZI2021050102)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妍(198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学研究及职业教育。

通讯作者:常顺(1965—),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校企合作五反思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