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老年相亲圣地,不只谈爱情

2023-10-28 05:55郑丹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42期
关键词:领证化名宜家

郑丹

自留地:“缺乏一个老年人交流平台”

很难说清楚,宜家的餐厅是怎么被一群老来单身的人相中并占据的。最多的时候,:300多号单身老人聚过来,都是来找伴的,整个大厅得靠喊话沟通,“声音吵得能把房顶掀翻”。71岁的陈翠霞(化名)觉得,老人们其实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聊天。“除了这里,就是人民公园,缺乏一个供老年人交流的平台。”

宜家餐厅无疑成了他们排遣寂寞的一块自留地。每周二,一位90岁的老太太会乘坐456路公交,从三林出发,花40多分钟时间来到餐厅后,只是默默坐在角落看人头攒动;旁边另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与老太太以姐妹相称,她用塑料袋包些南瓜子给老太太吃,俩人自打在餐廳认识至今已有四五年之久。当被问及是不是来找伴时,她们摇摇头,“就聊天,阿拉(上海话,我们)开心就好。”

张贵成(化名)则从更远的地方赶来,他每周二从奉贤区出发,要坐两个半小时公交和地铁,到这里唠嗑、吃饭,再回去,一天七八十元没了,只是因为孤单。

鄙视链:“老太婆、老头子领证亏的嘞”

只要在宜家餐厅待一个下午,就会明显感受到老年人相亲圈子里的鄙视链。有房子且退休金高的上海男人在这里最受欢迎,再讲究一点的,对上海各个区的人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至于女人们,年轻漂亮的上海人就是香饽饽,有些退休金最好不过。外来人不论男女,都处在鄙视链的底端,会被怀疑别有用心。

过往的教训告诉这里的老人们,“陷阱”是五花八门的。为了避免坠入“陷阱”,老人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不打结婚证,也不让渡房产证的名字。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财产在暮年时被人分割。“老太婆、老头子之间谈得不好,领证亏的嘞!比如你有50万,想离婚了,你就要给她25万。”一个男人挑起眉毛,以老到的口吻说,自己早就看透了眼前的这帮女人。一旁的女人听这话不乐意了,她更支持流行的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孤独感:“我就为儿子把自己卖了”

发生在宜家餐厅里的相亲故事,并不全是情情爱爱,其中一些老人为下一代活着,又被下一代抛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餐厅里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四处找伴,1975年生人,对要找的男人不限年龄和长相,唯一的条件就是给她200万元。之所以提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儿子临近结婚,凑不够钱。只要有了200万元,就足够在儿媳的老家置备一套房子和车子,彩礼也够付。女人说,“我就为儿子做这么一件事情,把自己卖了。”后来,她成为老人们口中的“神经病”,再没来过。

68岁的洪建明(化名)讲起另一个故事,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上海单身女人,时常流连于餐厅。10年前,女儿让她在家里帮忙带小孩,现在小孩带大了,女儿女婿都要她出去住。找了几年伴,没人要她,如今仍住在女儿家。“她亲口跟我说,她们是两房一厅,房子大,等女儿一家都睡觉了,她悄悄地进去,洗漱完睡觉,不跟他们见面。”洪建明说:“她没别的想法,就是找个老头带她回家住。”

老面孔:“成不了对象,至少有共同话题”

常来宜家餐厅的人都知道,在这里找对象是顶难的事。老年人的相亲是迅速果断的,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之上,陪伴的作用远大过爱情。按照一贯的流程,只要第一面有眼缘,就意味着过了第一关,一般男方会主动邀请女方去自己家里看看,聊得好就同居,聊得不好,也不要浪费彼此时间。

这两年,洪建明已经将七八个相中的人带回家参观,结果都没成。独居时间长了,洪建明时常觉得自己被遗忘了。面对日复一日的老面孔,成不了对象,索性当朋友唠嗑好了,在固定的日子里聚到一起,至少还有共同的话题,打发时间。隔三岔五,这里会消失一张老面孔。相互问一问,就听见坏消息:有的不再来宜家餐厅的老人,已经离开人世了。

猜你喜欢
领证化名宜家
用心浇灌,静等花开
#全国近7%驾驶员驾龄不足一年#
领证
很远很远的“六一”
2018宜家春季新品
德国“领证”记
A Study of Personalized Bumper Stickers in China and America—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unctions
Chinese Characters
英瓦尔·坎普拉德:宜家创始人带你过夏天
宜家:为大众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