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嵩,张 沛,张中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空间的需求日渐强烈,塑造“生活的、感知的、健康的”的生活空间是空间规划研究的真正追求[1]。纵观全球城市化历程,人口持续向核心区域聚集、居民跨区域就业通勤、城市空间沿着交通廊道向外扩张以及产业链条的外部空间延伸,区域优质的公共产品、就业机会和服务供给逐步打破城市边界,城市群都市圈正成为区域生产、生活、生态发展与变迁的重要空间载体。在经济增长及生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生活空间的尺度逐步扩展至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区域层面[2],居民已然生活在《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中论及的具有多样性和层次结构的区域城市[3],即以跨域生活为特点的区域生活时代。
生活空间是满足人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的场所[4],作为居民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社会进步、环境变迁、个人发展等都可引发居民生活空间重构[5]。从全球主要城市群、都市圈的规划内容来看,以人为核心的日常生活转向是当今空间发展研究与空间治理研究的重要趋势和回归人本主义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城市规划正在向以人为本、重视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型[6],围绕健康城市、宜居城市、公园城市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其核心都是努力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回应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的持续对话[7],进而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资源和生活服务,促进居民获得健康的生活,相关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都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区域生活空间是建立在居民日常生活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生活时代的必然选择, 是健康城市理念下的空间实践, 也是城乡规划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 本研究在深入理解生活空间内涵的基础上, 回溯生活空间的研究历程, 解析区域生活空间理论基础, 并探索性提出区域生活体系理论框架, 试图建立以区域生活一体化规划为核心的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对策及规划支撑, 对于建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1.1 哲学转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思辨
“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8]。西方发达国家在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对传统的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冲击和变革,哲学是最早关注和研究居民生活世界的学科。马克思、胡塞尔等哲学家都强调了生活世界观的研究,开启了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历程。沿着胡塞尔的考察路径,哈贝马斯进一步揭示出生活世界的结构一般包括“文化、社会、个性”3个层次,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推动日常生活世界研究的“空间转向”。由此,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为代表的城市政治经济学者注重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将时空与城市过程的关系确定为一个辩证的过程,推动日常生活空间的分析和解构研究。国内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讨论“向生活世界回归”“超越日常生活”、走向“实践哲学”等议题,提倡回归本真的、鲜活的生活世界。基于中国人当下的生活世界和存在境遇,研究生活空间的组织与重构无疑是相关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1.2 空间转向:聚焦“生活行为”的社会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本主义思潮开始兴起,研究逐渐转向城市物质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耦合研究,并以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芝加哥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洛杉矶学派等一众学者对生活方式、生活行为及生活空间进行了前瞻性探讨和批判性思考,引起了城市空间研究对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揭示[9]。随着“空间转向”和“空间反思”研究的兴起,社会学、地理学、文化学和城乡规划学领域开始关注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城市贫困、城市阶层分异、城市生活空间等研究议题成为西方城市研究的热点内容。当前生活空间的研究主要以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探讨城市生活空间的时空行为与规划研究,聚焦在概念内涵、行为活动、要素构成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强调诸如职住行为、休闲游憩行为、消费行为等各类生活行为与各类生活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10-11],并通过特定人群、特定场所的生活空间诊断与评测,揭示生活空间质量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制,尝试从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与优化方面探讨生活空间的规划理论与方法[12-13]。
1.1.3 规划转向:关注“生活空间”的提升优化
进入城市型社会的城市化模式形成了从追求速度转向高质量、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普及是其核心重点。城乡空间规划研究逐渐向日常生活视角转变,在建成环境领域将“日常生活”加以重视和运用,形成对现代城市规划负面影响的批判工具,重新找回公共空间中的“人本”核心[14],旨在塑造与提升生活空间。国外研究主要探讨生活空间的时空行为与规划,强调人与各类生活空间之间的联系状态、影响效益及质量评价,形成了人本导向的生活空间研究理念。如雅各布斯倡导具有人文生活氛围的多样化城市生活空间建构;帕西诺从社会地理维度探索城市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的空间分异;弗里德曼以城市生活空间的邻里单元多样性及绅士化过程在大都市区的空间隔离及关联机制为基础,探究城市规划的新理念等相关研究。国内研究大多运用系统论、(环境)生态论和可持续发展论从理论上和宏观上进行探讨,在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研究、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及其规划研究、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和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如王立等从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指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不同功能类型的场所和社区是城市生活空间的基本研究单元[15];柴彦威等[16-18]从城市地理空间观出发研究城市生活空间,进而转向城郊空间的相关研究。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的巨大分异,“日常生活圈”的概念不断得到重视[19],学者运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对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和人类聚居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重点研究了生活空间与居民健康[20]、邻里社会[21-22]、差异化需求[23]之间的关联。此外,部分学者开始注重乡村生活空间的转型与重构研究,促使生活空间的研究走向区域空间的末端环节[24-25]。上述研究表明,生活空间研究尺度逐步从宏观向微观转化,聚焦于居住地附近的生活空间,但区域层面生活空间的系统性研究尚少。
1.2.1 研究主题的多元化
通过对生活空间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频率分析,反映出生活空间研究的体系框架中以生活空间结构和生活空间质量为核心,将生活空间与社会组织网络、人口结构特征、人群行为特点、生活环境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等诸多内容相互衔接,形成空间类型划分[4-5,26-27]、空间形态结构[28]、质量评价体系[29-31]、时空演变机理[32]、关联影响机制[33-34]、空间规划设计[35-39]以及生活空间衍生行为与现象解析等方面的多维研究主题(见表1)。
表1 生活空间相关研究文献主题分布Tab.1 Thematic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related to living space
上述文献表明,当前关于生活空间的研究运用多元视角研究人口特征、组织、活动和行为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与组织网络,解析生活空间的分布模式和结构特征,并针对生活空间的适居性展开了深入探究,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热点领域,表现出显著的学科交叉特性和研究主题的多元化。
1.2.2 研究尺度的贯通性
生活空间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是聚焦城市空间方面,城市尺度宏观、中观层面的研究集中在城市居住分化模式、城市形态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方面内容,微观尺度主要以社区单元为核心,进行社区生活质量评价、社区分类与方法、社区生活圈规划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相对而言,当前研究尺度偏重于城市整体层面和社区单元层面,较少关注多尺度的空间分析,特别是对城市群都市圈层面的区域生活空间的功能类型和空间构成认识不清,迄今尚未形成面向跨区域、多尺度对象的生活空间研究体系。与此同时,面对区域生活方式的出现,城市群都市圈作为城市密集区域和人口集中区,跨区域、多层级的生活空间塑造及生活服务供给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40-42]。
1.2.3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生活空间的既有研究主要依靠描述分析、参与观察、模型构建3类方法展开。其中描述分析主要基于概念辨析、类型划分、现象解释、对比研究等方法,开展生活空间概念辨析、价值内涵、类型划分、空间系统构成要素及驱动机制等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参与观察主要基于问卷调查、生活日志调查开展居民行为的观测分析和活动调查;模型构建主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要素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统计方法和数理模型进行生活空间结构刻画和生活质量评价。近年来,除了运用传统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外,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观点出发,建立个体生活史、生命历程、生活日志与GIS相结合的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复合研究方法,开拓了可视化与故事性的有机结合的质性研究与定性研究新方法,为生活空间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43-44]。然而,结合遥感、GIS和社交媒体数据等现代技术与数据进行生活空间的研究成果不多,对生活空间的空间分析还比较薄弱。
结合区域生活特征,未来研究面临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面向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基于个体整体活动-移动模式,密切跟踪不同人群、不同活动的短期变化与长期趋势,审慎判断城市层面的土地利用和个人层面的空间利用的供需关系,围绕居民健康生活和健康城市发展,开展长时间尺度的生活空间质量跟踪和生活空间提升规划研究。二是探索多尺度空间集成研究,刻画城市群都市圈层级下多尺度生活空间的演化规律,解析地域功能空间格局的镶嵌特征,研制多层级生活空间的分类体系、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解决小尺度与大尺度生活空间区划相互转换的技术路径。三是探讨多元价值空间绩效水平研究,关联分析经济价值、体验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等多元价值与居民生活的收入水平、教育情况、就业能力、身心健康等个体生活特征与气候环境、建成环境、社会服务等客观因素之间的内在机制,形成多元价值导向的生活空间发展绩效评价及规划优化研究。
生活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形态,不同行为群体生活产生了形态各异的空间交集和场所特性。围绕居民生活的周期性活动和偶发性活动、基本生活需求和品质生活需求等行为活动特征,形成了社区生活和区域生活两种生活形态。其中社区生活空间是以周期性活动和基本生活需求为核心,以步行活动域为空间范围基准,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来保障民生福祉、提升居民归属感和促进社区建设,更加侧重于基本生活保障和日常性生活行为的满足,通常受步行活动域内的人口规模、用地布局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生活空间是以偶发性活动和品质型需求为主导,通过长距离的交通通行方式进行的更大尺度的线性活动行为,其空间层级更加复杂、功能服务更加多元、需求群体更加多样,旨在满足更高层级的生活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面对跨入城市群都市圈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以基本生活为主的社区生活圈和以品质生活为主的区域生活空间应当通过空间协同、交通联动和层级衔接来加强多层级生活空间之间的联动关系,促进人民群众获取更为丰富和更高品质的服务。
都市圈为载体的区域生活空间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研究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四维分析框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分析区域生活空间发展的多元目标(见图1)。①经济学透视:兼顾效率公平的供需平衡。区域生活空间发展始终面临着“效率-公平”的矛盾关系,随着区域生活一体化发展,区域人口流动使得核心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休闲游憩空间、商业娱乐空间等生活空间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级进一步扩展,生活空间的服务效率和公平性更加复杂和多变。区域生活空间的发展形成了效率提升到公平凸显的演进路径,形成了高质量、匹配性、高效率的发展目标。②社会学透视:回归人本主义的个性彰显。都市圈为载体的区域生活空间服务人群更为多元和广泛,围绕“以人为本”的空间发展核心价值,区域生活空间的发展中形成了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进阶历程,凸显特色化的空间个性、多元化的空间服务和人本化的空间特征,突出依据区域居民特定的生活模式来确定空间发展方向。③生态学透视:凸显健康韧性的发展逻辑。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承载区域,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区域各个城市、各类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健康城市,促进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人居环境的生态化、低碳化以及形态的可持续性将是未来人、自然、城市融为有机整体的基本原则,也是健康城市规划实践的重点。生态学视角下的区域生活空间发展需要注重生态效益在生活空间营建中的基底作用,突出生活空间的健康性、宜居性和韧性,形成从宜居水准到富有韧性的健康的区域生活空间发展路径。④规划学透视:秉持空间正义的可获均衡。区域生活空间具有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服务能级的差异性,其实质是生活资源的有限性,城乡规划学注重区域生活空间配置的最优化。因此,生活空间的均衡性、生活资源的可获性及生活权力的正义性是区域生活空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诉求。
图1 多元价值的区域生活空间目标体系Fig.1 Regional living space target system with multiple values
随着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跨域流动,其生活空间的范围和边界不断延展,生活空间的分异逐渐由城市内部空间走向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区域”空间单元,区域生活空间体系的层级化分化趋势十分显著。都市圈、城市群内不同阶层及不同圈层的居民工作、购物、就医、游憩、旅游等活动行为产生的多样化变化,不断界定与重构着区域性生活空间的边界与尺度,形成了“社区尺度-单元尺度-城域尺度-圈域尺度”的多尺度嵌套的生活空间体系(见图2)。社区尺度围绕居民基本生活行为和需求的供给,注重日常生活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获性;单元尺度以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规律生活行为供给为核心,强调日常生活空间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城域尺度是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核心组团城市为支点,建立居民日常生活中购物、休闲、游憩、交往等公共生活中心,形成惯常性的生活空间活动场域,强调日常生活空间的中心性和惯常性;圈域尺度是面向都市圈、城市群全域生活需求和生活行为的空间层级,注重对居民未来生活中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和更为随机的生活行为的满足和引导,强调生活空间的随机性和引导性。社区尺度和单元尺度更为重视以15 min生活圈为核心的生活空间规划建设,城域尺度和圈域尺度则更加强调区域性的生活行为和生活需求的引导与供给。多尺度嵌套的区域生活空间层级关系是生活行为组织和空间体系重构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域空间演进的重要动力和特征。
图2 多尺度的区域生活空间层级体系Fig.2 Multi-scale hierarchy of regional living space
随着新生活理念和新行为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不断迭代。不同于传统城市生活空间类型,区域生活空间不仅容纳了传统的居住生活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休闲游憩空间和消费娱乐空间,更包含了文化旅游空间、郊野游憩空间、城郊生活空间与乡村生活空间等跨越城市范围的生活空间。在区域生活视野下,跨行政边界的高层级生活功能从偶然性需求演变为规律性活动,跨城乡界限的城乡区域生活流动现象也使得城乡二元化生活正转向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型生活方式,跨功能隔阂的弹性生活功能也促使休闲、文化、游憩、交往等传统单一功能的生活空间正走向弹性交融的综合型生活空间。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依托的区域空间中,具有大量的城郊混合地带和乡村腹地区域,区域生活空间中形成了明显的“都市-城市-城郊-乡村”的生活分异现象,叠加城市与乡村、现实与虚拟、单一与多元的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产生了尺度不断扩展、等级不断深化、功能不断丰富的演进趋势。区域生活空间也由此形成了多种生活方式、多类生活功能和多级空间尺度耦合构建的多类型空间功能体系特征(见图3)。
图3 多类型的区域生活空间功能体系Fig.3 Functional system of multiple types of regional living space
在美好生活视域下,区域生活空间的建构与发展应对空间“供给-需求”“效率-公平”“同质-异质”的矛盾关系进行规划和干预。结合区域生活空间的多尺度空间特征、多类型功能特征以及居民活动行为特征,研究基于多尺度的生活空间集成规划与长久性的生活空间质量监测2个目标导向为基点,提出基于区域设计和动态监测为核心的“整体结构-核心要素-关键场域-质量监测”的区域生活空间的理论分析及规划研究框架,尝试建构区域生活空间规划体系及路径(见图4)。
图4 基于区域设计的区域生活空间规划理论框架Fig.4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egional living space planning based on regional design
区域设计理念下的区域生活空间整体结构面临着生活全域化的转型与重构,随着都市圈生活行为的广域化和跨域化发展,区域性的生活空间已然从偶然性的生活场所转化为规律性和惯常性的活动空间,其空间的组织与规划需要从区域一体化和生活全域化的视角进行系统性安排。基于区域生活空间的多尺度空间体系和多类型功能体系特征,在区域尺度上需要从“功能类型、层级尺度、形态结构、布局模式及目标阶段”五大体系建构区域生活空间的整体结构,耦合“社区尺度-单元尺度-城域尺度-圈域尺度”多尺度空间单元及多层级空间模式,集成不同阶段的空间发展目标,通过区域性生活设施和交通连接通道建设,将社区生活设施、片区生活设施和区域生活设施进行有效衔接,形成整体性、全覆盖的区域生活空间体系范畴,实现以生活空间为内核,推动都市圈全域空间的转型与重构,回归生活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与干预。
区域生活空间的建构核心是“人-事-场”的交互与建构,围绕行为主体的不同生活方式产生了形态各异的空间交集和场所特性,是基于主体通过行为逻辑对空间场所进行组织与串联的一系列空间生产活动,重点聚焦个体/群体在区域尺度下的生活需求与行为模式。借助主体的“自适应行为逻辑”与“互适应行为逻辑”,在与生活环境、活动类型、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4类要素构建的空间场域交流中,2种动因促使个体/群体产生了行为逻辑变化,进而推动生活空间演化(见图5)。在自适应行为逻辑中,主体通过不同的行为活动与生活环境的交互和适应作用,逐渐形成了对生活环境的感性认知和经验习得,这一过程催化行为主体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丰富了行为主体的活动类型。由于偶然性行为活动的不断累积和迭代效应,在偶然性活动演变为规律性活动的过程中,主体进一步凝炼形成行为模式,同时伴随群体之间的习得和模仿,行为模式的象征意义和规律表征更为显著。
图5 “自适应+互适应”行为逻辑的区域生活空间建构逻辑Fig.5 The logic of regional living space construction with "adaptive+mutual adaptive" behavioral logic
在互适应行为逻辑中, 主体与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愈发显著,主体通过在生活环境中的自我提升和反馈调适,主动创造并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创新形成更为多元的活动类型,进而传递凝炼出共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伴随了行为主体与环境客体的互相适应与建构机制。
区域生活中的主体日常生活行为突破原本活动域的空间范围,在区域范围中形成了居住生活、邻里交往、购物娱乐、休闲游憩等多样的周期性活动行为与偶然性活动行为,并通过周期性的生活场域与偶发性的生活场域建构了区域生活空间的关键场域。结合多尺度的区域生活空间层级,围绕居民的周期性活动场域和偶发性活动场域,建构“活动域式+行为线式”的多层级嵌套的区域生活空间结构模式,链接并交融多层级的区域生活场域(见图6)。“活动域式+行为线式”的区域生活空间结构模式中,活动域式是指以城市社区单元、乡村社区单元为核心的围绕一定范围的生活域进行活动的形式,具有强烈的自组织性和高度的融合性特征,这类活动场域可满足居民周期性的生活活动需求,常以面域为核心供给形式。行为线式是指以行为需求为线索串联不同区域生活设施及生活场域,形成全域/跨域的生活行为线索及生活空间网络,呈现出聚集性和放射性特征,这类活动场域可满足居民偶发性活动需求,常以点状空间为供给形式,以交通线路及出行线路为串接方式。因而,基于这类多层级嵌套的空间行为模式,区域生活空间规划应当重点分析个体/群体在区域尺度上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和行为活动规律,刻画需求牵引的线性活动规律,建立生活地的日常活动域和需求地的品质生活网络相关联的区域性生活服务组织模式。
图6 “活动域+行为线”的区域生活空间多层级嵌套模式Fig.6 Multi-level nested model of regional living space with "activity domain + behavioral lines"
基于长久性的生活空间质量监测,是区域生活空间优化、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都市圈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生活空间的差异性和生活追求的层级性特点,结合不同类型生活空间的差异性特点,研究提出“发展阶段-发展绩效-价值追求”的动态性质量监测体系。其中,发展阶段主要评测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旨在测度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性和阶段性特征;发展绩效主要以居民为主体,通过分析居民行为活动与测算生活设施服务能力等手段评测区域生活空间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效益;价值追求主要是基于居民主体生活需求及生活目标的动态变化,契合区域生活空间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绩效,进行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区域生活空间质量评测的动态调整。通过长久性和动态性的区域生活空间质量评价,建立阶段性、动态性和类型化的区域生活空间质量体检机制,强化“空间供给-质量评测-优化提升”的闭环框架及行动计划。
以人为中心,全面、系统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具备一定韧性并与人居环境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生活空间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日常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健康的、多样的生活空间需求更加迫切,都市圈区域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和机会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开展区域生活空间研究是建立在居民日常生活进入都市圈区域生活时代的必要选择,也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必要途径。因此,关于区域生活空间的研究应当加强不同群体的主观意愿分析,积极探索区域生活空间与都市圈城市网络架构及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形成多尺度兼容的研究体系,增强对区域生活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演变机制、适宜模式及发展策略等内容的研究,进而推进区域生活一体化的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中国都市圈的发展基础及发展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生活空间发展的阶段性和空间性特征突出,不同生活水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对区域生活空间的规划与组织具有重要影响。既往研究对于个案展开的横向尺度对比分析较多,基于纵向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较少,研究认为应当厘清由经济、人文、地理等不同因素引致的区域异质性特点和历时性特征,运用多维视角及多元方法解构区域层面的生活空间时空分异特征、生成演化机制和影响因子体系,探讨不同区域范畴、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背景的区域生活空间组织模式与规划布局方法,形成从生活空间一体化思路开展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的理论路径。此外,都市圈区域空间研究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未来研究需要厘清生活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梳理生活空间发展演变的动态复杂性,更加细致地研究不同类型生活空间与生活行为活动背后隐藏的地域背景、人文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探寻都市圈尺度下的区域生活空间的生成演化机制,形成高质量生活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
区域生活空间研究是以“区域居民”为主体,探讨其生活过程中的各类生活行为和生活场所在空间中的特征及演化。当前研究多以城市社区单元作为核心尺度探讨生活空间的组织模式与设施配置,相对于城市生活空间着眼于微观个体的研究,区域生活空间研究相对宏观,重在揭示区域性生活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典型特征,偏重区域尺度居民生活行为的特征总结和规律刻画,建立系统性的区域生活空间体系。针对更大尺度的日常生活范围,居民生活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将会成为影响生活空间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基于居民时空行为数据分析刻画区域尺度生活空间规律,识别并界定区域生活空间的服务范围、功能组织、要素体系及设施类别,强化区域尺度的生活空间系统性研究。同时,生活空间的质量测度研究应当以居民健康为目标,将健康城市理念转化为区域公共政策和评估技术要求,测度城市形态、健康资源、健康行为、生活空间与公共健康的关系,明晰居民生活空间的健康水平,进而提升居民对健康城市生活空间的认知,促进健康城市建设和生活空间塑造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协调。此外,不同利益的相关群体和不同生活水平对生活空间都有明确的需求偏好和使用特征,生活空间的保障性、多功能性和品质性并未充分满足当下及未来需求,应当充分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和重点人群的需求偏好,结合多元动态数据开展长期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生活需求调查研究和生活空间质量测度研究,进而及时地制定区域生活空间发展和调控政策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各类新工具和新媒介的推动下,生活空间的发展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复合化,新的生活行为类型使得区域生活空间面临的经济、社会、空间问题更加复杂,如何供给高质量的健康生活空间和生活服务,探索区域尺度生活空间规划布局的适宜模式、发展路径和规划策略,建立综合性区域生活空间规划体系,是城乡规划学科与区域规划研究的重要任务。未来研究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聚焦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等相关因素的多重影响和作用,解构区域生活中的居民生活方式、生活行为和生活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化机理,厘清新时期中国区域生活空间的演化脉络,这是当下及未来生活空间规划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探索跨区域生活行为及空间类型导向下的区域生活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