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2023-10-28 14:26李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译者文化遗产新疆

李丽

(新疆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稳步推进, 党的治疆方略“文化润疆”工程的深入推进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策略的大力提倡,新疆文化的外宣翻译和传播工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是世界非遗第一大国,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处,是古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国连接中亚与欧洲的枢纽地带,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非常丰富,且形态多样。新疆非遗是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疆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民族的精神价值,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拥有9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5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做好新疆非遗的对外翻译和外宣工作符合我国当前的文化战略,意义重大。

1 研究现状

大量学者已经就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资源分布、立法保护、传承机制、时代价值、非遗传承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王颖在《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与对策探析》一文中就2011—2020年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做了系统的综述,指出诸多学者已经从传播学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多模态研究视角及语料库研究视角出发进行非遗外宣翻译研究[1]。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呈现出了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在中国知网输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翻译”两个关键字,搜索到的学术论文十分匮乏。在网络上可搜索到大量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中文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等,但英译资料较少。

2011年,英文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各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名录所列的丰富文化资源,但由于篇幅有限,涉及新疆的英文资料不全面。有英文字幕或英语配音的涉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有2015年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人文纪录片《传承》及2017年由华人频道、百度等发起的独立节目《中国推介》等,但同样面临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资料不全面或者翻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表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引起关注。

2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目的

新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深入开展 “文化润疆”工程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新疆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新疆非遗体现了新疆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交融,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帮助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1 文化无国界,促进民心相通,树立真实新疆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西方媒体凭借其在世界新闻媒体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以“新疆问题”标签新疆,歪曲事实,丑化中国,影响了国际社会受众对中国的认识。面对恶劣的国际形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和传播能够展现新疆悠久灿烂的历史和勤劳智慧的人民,促进民心相通,为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的新疆提供一个途径。

2.2 保护和传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位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新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非遗折射出地方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丰富的人类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文化随着它的资本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但是文化多样性就像是生物多样性一样,对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新疆非遗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彰显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其国际传播必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锦上添花。

2.3 促进沟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其中特别要注重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机制。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建设时,新疆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其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相通,民心相通,促进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3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要素分析

非遗翻译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翻译类型,即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外宣翻译,而外宣翻译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入传播学范畴[2]。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传播过程必然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属性[3]。在非遗翻译前有必要认真审视传播学先驱H·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分析非遗翻译,以达到成功对外传播的目的。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5个要素,即谁(译者分析)、说了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分析)、对谁说(受众分析)、取得了什么效果(效果分析)。本文将在拉斯韦尔“5W模式”的视角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进行分析。

3.1 译者分析

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译者就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第一人。面对复杂的国外形势,特别是在“新疆问题”标签化的情况下,首先,译者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态度端正,谨防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要做翻译内容的把关人,在翻译过程中遵循我国外宣的基本原则,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外交流中做到平等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其次,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译者要深入了解地方文化,通过实地走访、与非遗传承人面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翻译内容及其文化背景,对翻译内容进行充分消化吸收,了解原文文本特点,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翻译内容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后再进行编译。最后,译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等辅助翻译,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度。

3.2 内容分析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活态性、传承性等特点,因此,在翻译内容的收集、筛选和处理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和挖掘新疆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对翻译的内容要进行分析并有所选择,强化或淡化部分传播内容,努力展现多彩民族文化,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确保内容的综合性、公开性、大众性和开放性,实现有效传播。

3.3 媒介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互联网传播已成为重要的翻译媒介。在进行非遗翻译之前,需要了解非遗的传播媒介,重组融合翻译内容。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其展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一方面,互联网在非遗的外宣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非遗的外宣资料常常附带着大量的图文,或者视频片段等解释性资料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非遗,帮助读者更深入,直观地了解非遗。

随着我们加速进入“快时代”,单纯的文字内容已经不能完全吸引读者,“读图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经常面对的大多并不是由文字组成的阅读文本,而是由文字和图像共同构成的“语符”或“语像”文本,有时甚至图像占据了更大的空间,而文字则仅充当对图像的附带性说明[4]。图像叙事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雅各布森定义的“符际翻译”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和重要了。

这种视觉盛宴也要求译者既要翻译文字资料,又要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对图像或视频资料进行翻译,阐释图像和视频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3.4 受众分析

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最大程度地保留民族特色,较少考虑到外国受众的需求,传播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然而文化交流是发生在两者之间的,是互动型的,应考虑到对象国的目标受众。陈麦池等学者已经就外宣翻译中缺乏西方受众认同意识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外宣翻译应以受众导向为传播目的,遵从国外受众思维、心理习惯、信息需求和语言表现方式,翻译时更多将思维习惯、文化差异、情感内涵体现出来,达到成功提高传播效果的外宣目的。

因此,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受众需求,一方面,明确受众群体,根据受众群体,选择深浅程度不同的非遗翻译内容;另一方面,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受众需求,既要“存异”,也要“求同”。在翻译策略上可以参考艾克西拉的有限泛化和绝对泛化策略。

3.5 效果分析

外宣翻译应该根据传播效果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文化的传播效果一般很难检测。谭宏指出两点原因:一是很难进行定量分析;二是很难确定时间长度。并提出可以通过对前四点因素的分析,间接地检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不断修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失误[5]。

4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难点和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大量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成语习语、诗词歌赋等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内容,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疆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唯一汇流的地方,堪称世界文化的调色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等特点,这些区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明显的体现,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成为译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非遗名称的翻译

新疆非遗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蕴含着大量的宗教、民族、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知识,翻译难度较大,这一点仅从非遗项目名称就可见一斑。非遗名称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对名称进行统一和有效的译写,有助于人们的交流交际,加深人们对非遗的了解。

通常情况下,名称的翻译可以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也就是按照事物原本之名命名。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翻译名称时的“名从主人”只理解为按音移译,即名称从原语移译到译语时必须按接近原语的读音转写[6]。这个方法在将新疆非遗名称进行英译时似乎遇到了阻碍,因为大部分新疆的非遗都属于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因此最初都是以少数民族语言来命名,然后根据发音转译为汉语,发音与少数民族语发音稍有不同。对于同一个名称常有不同译法,英译时也会有多个版本,容易造成混淆。2008年6月由福建省文化厅主编的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大推动了福建省非遗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并给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资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参考福建省的做法,组织专业人员,出台统一标准,解决新疆非遗名称英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4.2 文化专有项词汇的翻译

西班牙翻译工作者Aixelá率先提出“文化专有项”的概念,将其界定为源文本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文化项目,这种项目在目的语文本系统中要么找不到对应项,要么只找到不同的互文性文本,在将这些项目由源文本中的功能和内涵转换为目的语文本时就会产生翻译问题[7]。谢旭升也表示民族文化特有词汇翻译上往往会出现译入语的语义真空。它需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知识[8]。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地区。因此,受到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存在大量的文化专有项词汇。在词汇英译时要考证其所指事物的文化背景和搭配上的语义内涵。

在非遗专有项词汇的英译上,为了尽可能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大部分学者主张用异化的策略来翻译非遗的文化概念。如徐敏、王军平提出了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注这5种具体的翻译方法[9],说明了译者期望通过音译保留民族文化特色、进行文化交流的愿望。

但是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只对应原文是不够的,还要忠实于文化精神。例如,陈芳蓉提出应当对非遗原文进行适当编译,而非绝对忠实地逐字逐句翻译[10]。译者不仅是要对文字进行翻译,还有与时俱进,根据非遗的动态发展,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书写,游走于“译”与“写”之间。

5 结束语

新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应抓住发展时机,立足文化层面,优化翻译质量,达成高效传播,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及新疆文化“走出去”战略,达到传播和沟通的目标。我们应努力让新疆非遗的翻译成为世界人民了解新疆的一扇窗户、一座桥梁,也让非遗成为新疆一张耀眼的名片和一个夺目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译者文化遗产新疆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新疆多怪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