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陇南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
——基于记忆场所理论的视角

2023-10-28 14:26:39刘锁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空间性陇南场所

刘锁霞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记忆场所理论肇始于历史学科。在鸿篇巨制的《记忆之场》丛书中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本套丛书的发起人)认为,历史记忆与场所密切相关,历史遗留的地方空间对地域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理论不光成为史学界研究的新转向,而且对西欧各国的城市建设影响深远。21世纪初大量的相关著作将记忆场所理论译介到国内,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一时间以保护、挖掘城镇化场所记忆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借助该理论研究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成果还比较薄弱,有待深入探讨。为此本文在记忆场所理论的视角下分析陇南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以期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镜鉴。

1 传承陇南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红色文化概念的内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凝聚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就其概念外延而言,是近代以来历代仁人志士自强不息、救国拯民、反对内外强权压迫过程中形成的革命解放基因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1]陇南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当兵变、红军长征在陇南、陇南地下党活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南红色革命的三部曲”[2],构成了陇南红色文化的主体内容。

“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作为红色文化的物态载体,是我们保留红色记忆宝贵的历史资料。”[3]为了确信记忆的存在,我们所记忆的事件必须是曾经发生于某地,正如哈布瓦赫所言“记忆以及集体记忆有赖于时空载体”[4],这个时空载体就是记忆场所,有学者认为“记忆场所(memory place)是指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遗产中代表性的场所”[5]。记忆场所理论揭示了空间性场所和时间性记忆的内在统一,传承某段历史记忆的关键亦在于把握二者的统一。

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包含与两当兵变、红军长征在陇南、陇南地下党活动等时期的红色文化相关的革命遗址、博物馆、档案馆、历史街区、纪念仪式等。时间性记忆则指这些物质形态所反映的具体的历史叙事,因此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既包含对这一地域红色文化时间性记忆的传承,也包含对与之相关的空间性场所的创新活化。这两点是当代传承与保护陇南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传承陇南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

“那些脱离历史运动的片段,如今又被送回到历史运动中。它们不再是全然鲜活的,也不是已经完全死亡,就像这些贝壳在活生生的记忆海洋退潮之后栖息在岸边”[6],这表明记忆的堡垒产生于历史,与记忆在特定场所中的不断碰撞。由于时空的隔阂,和陇南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记忆无法在当代人心中自然产生,因此需要我们在历史中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在承载历史记忆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的统一中,让当代人接受这段红色文化的洗礼和教育意义重大。

2.1 丰富当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 “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7]。为了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特定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便是那些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为教育者使用的各要素的综合。红色文化即是一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对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影响,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够丰富当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陇南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起到增强政治认同的作用,“红色文化记忆作为一种历史积淀,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心灵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构成了中国人民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8]。陇南红色文化相关的革命史料、革命遗址和主题纪念馆等都昭示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陇南印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发生在这片土地,革命的口号与革命的精神自然也在这里扎了根,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便是对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地下党人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继承,这些革命精神的传承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2.2 增强对陇南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主要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感情。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需要、目的和利益,彼此容易产生相同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取向,并能自觉地保持这种一致性。当群体与外界发生冲突或受到其他外来压力时,这种认同会表现得更加强烈”[9]。成员对组织认同感的产生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这对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从地理位置上看,陇南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在生产、方言、饮食、节庆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融合性,这种融合性既丰富了陇南地域文化,又给陇南地域文化的认同带来了挑战。陇南红色文化所留下的空间印记和故事记录大大增强了陇南地域文化的特色,因此保护和传承陇南红色文化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路径。

陇南红色文化本身不光承载着不同时期的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而且承载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思想道德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统一的。当地居民通过参观红色主题纪念馆和红色革命遗址、学习红色革命史料、观看红色文艺作品等形式了解陇南红色文化,有助于增强当地居民对陇南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激发当地居民热爱家乡、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厚植爱乡情怀,当地居民坚定扎根陇南、建设陇南的理想信念。

2.3 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名片

“名片的概念自古有之,最早称为‘谒’,是拜访者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后又经历了‘刺’‘帖’‘片’等历史阶段。名片是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印象,是友谊的桥梁。城市名片就是借助名片概念,将城市第一印象通过文字图像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提升城市的认知度和形象”[10]。城市名片是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载体,城市名片包含内容广泛,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沿革、自然风貌、代表性的建筑等。陇南因其地理位置被誉为“陇上江南”,近年来,伴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陇南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较之于陇南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沿革与丰富的红色文化,其城市名片还有待进一步擦亮。

擦亮城市名片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陇南红色文化能够为特色城市名片的打造提供最亮的底色,首先,在城市宣传工作中努力塑造“红色陇上江南”的形象和高度浓缩的红色宣传语。其次,对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的升级打造,能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激活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这既是传承陇南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擦亮陇南城市名片。

3 传承陇南红色文化的实践理路

诺拉强调,“记忆之场属于两个王国,这既是其意义所在,也是其复杂性所在;既简单又含糊,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最易感知的直接经验中的对象,又是最为抽象的创作”[11]。由于时空的隔阂,和陇南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记忆无法在当代人心中自然产生,传承和保护与陇南红色文化相关的时间性记忆、空间性场所便是当代人接受这段红色文化洗礼和教育的重要路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提出“陇南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12]。同年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了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开设了《陇南红色文化专题研究》课程,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平台支持。2021年陇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陇南红色文化实施方案》,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为继续推进陇南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

3.1 讲好陇南红色文化的时间性记忆故事

陇南红色文化的时间性记忆故事包括相关的历史史料以及基于史料改编的文艺类作品等,根据现有史料的整理,陇南红色文化的时间性记忆故事的典型代表有:“两当兵变”“长征加油站哈达铺”“成徽两康战役”等。其中“两当兵变”发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党在陕甘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篇。正如萧华笔下的“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所描写的,哈达铺大整编为中央红军进军陕甘革命根据地统一了思想。哈达铺素有“长征加油站”之称,红军在这里不光完成了哈达铺大整编,还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制订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成徽两康战役重创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奠定了基础,也在此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努力将陇南红色文化融入当地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及研究中,让学校成为传承陇南红色文化时间性记忆故事的主阵地。要善于将陇南红色文化运用到“大思政课”建设中,构建“大思政课”的要义之一,即是善于整合社会的各类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打通社会育人资源与学校育人课堂之间的壁垒,形成全员全环境育人的协同效应。因此,要健全红色文化的育人队伍,在当地学校教师团队中大力宣传陇南红色文化,建立学习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邀请深耕陇南红色文化的研究人员举办学术讲座的方式,积极将陇南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课程体系中。要善于将陇南红色文化运用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中,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则旨在打通不同学段之间的育人壁垒形成有效衔接。因此,陇南红色文化融入当地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时也要注意分学段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增强陇南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提升课程实效性,让陇南红色文化故事在青年学生中传承下去。

努力在社区进行陇南红色文化的宣讲,让社区成为传承陇南红色文化时间性记忆故事的重要窗口。陇南红色文化能够增强当地人的地域文化认同,调动生产的积极性,陇南红色文化进社区至关重要。要善于结合社区居民的特点,和当地党群活动中心进行合作,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陇南红色文化进社区。比如,可以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组建陇南红色文化的宣讲团,也可以借助文艺作品通过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陇南红色故事,如戏曲、快板等,让陇南红色文化故事在社区居民中传承下去。

努力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讲好陇南红色文化的故事,让数字赋能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陇南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而新媒体平台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实现跨时空的信息传播,因此我们要善于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陇南红色文化故事的宣传。比如,可以在网上征集“听我讲陇南红色文化故事”的短视频,举办短视频大赛,让网民成为讲述者,参与的过程即接受教育的过程。此外优秀的短视频还可以在各个短视频平台进行播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3.2 创新活化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

陇南市红色文化空间性场所主要包括,红色主题纪念馆和红色革命遗址。陇南市下辖八县一区的一百多个村镇都有红色文化的遗迹,分布范围很广。目前已建有9个主题纪念馆,包含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及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等;八县一区均建有一系列红色革命遗址,包含徽县的东关反蒋抗日委员会旧址及吴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成县的红川镇南场会议遗址及红二方面军指挥部遗址;两当的起义军行军路线和中共陇南地下党权坪支部旧址等。

创新活化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要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善于使用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强调处理问题需要从要素、要素间的关联、功能和目标四个角度出发。因此,从整体上营造陇南红色文化的氛围,既需要注重红色主题纪念馆内各要素的整合,又要注意红色主题纪念馆和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县区的关联,比如,在通往红色主题纪念馆的主干路上设计红色文化长廊、在红色主题纪念馆附近的公园等公共场所均设计与之相关联的红色主题场所,形成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

创新活化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要注重红色文化场景的重构。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要注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红色文化场馆的使用相对比较普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借助5G技术通过VR来重构红色文化场景。浙江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馆内非常生动再现了中共一大红船表决的这一片段,吸引很多游客驻足观赏。也有不少场馆将虚拟场景的视频生成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馆内展览相关的历史场景。这些方式方法在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很值得借鉴。

创新活化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要注重系列主题活动的设计。陇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不光要注重营造整体的氛围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构历史场景,还要通过丰富的系列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走入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要善于借助中国传统节日创新、活化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活动,可以将这些节日的特色活动搬到场馆附近甚至是场馆中,来激活陇南红色文化场馆的生命力。此外,还要善于把干部研学和学生研学与陇南红色文化的空间性场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

4 结束语

陇南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增强政治认同及地域文化的认同意义重大,也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既要将陇南红色文化置于最新的理论框架中深入研究,也要把陇南红色文化置于全国红色文化体系当中去研究,形成与全国重要红色文化地区的全面联动。借鉴创新理论体系,学习卓有成效的实践方案,继续在传播时间性故事和活化空间性场所两方面的统一中,在保护和传承中深入研究和挖掘陇南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空间性陇南场所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2
听的场所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8:32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0:56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远离不良场所
陇南记忆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水利规划的空间性设计
论存在与非存在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4:59:34
恋爱场所的变化
圆梦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