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丁康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2)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日益重视,将中医药学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遗,通过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传播、展示非遗,鼓励、支持将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非遗保护中[3]。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大门类之一,2014年,“丁氏痔科医术”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南京市中医院作为“丁氏痔科医术”传承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时代内涵和意义。近10年来,南京市中医院通过挖掘学术思想内涵,采用数字化传承保护的方式,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依托,培养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积极打造“丁氏痔科医术”医术传承师资培训基地,使肛肠疾病中医适宜技术诊治达到了较高的诊疗水平,并建立省级专科临床医学创新中心,为传统医药类的数字化非遗传承与创新构建更专业的平台。
从丁家修复的家谱显示,“丁氏痔科医术”从清朝的康熙年间已开始传承,至今已传承到第十代,拥有近300余年的历史。其行医的轨迹和传承的脉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在扬州东乡地域形成了丁氏望族,从医者甚多。历史资料显示,丁氏家族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宦者比较少,而耕读者居多。到了明末清初,半耕半读、半耕半医者才逐渐多起来。
丁家古训教育子孙,“学而优则仕”“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学业有专攻”“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在政治经济农业发展不稳定的时代,丁家在子女的未来发展方面,有家族的指导和训诫,半耕半医能让读书人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且会树立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较为安定、小康。半耕半医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行医所得还可以置办建屋,从而降低社会生活风险。所以丁家先祖们训示:“世医祖业要常存,子子孙孙传承无穷尽。”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子继父业,行医的传承也就逐渐发扬和壮大。
根据丁氏家族的行医习惯,先祖常在行医过程中扶困济贫,体恤孤寡,遇贫苦者分金不取,逐步形成丁氏医疗行业的家族化、地方化,而家族传承形成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且家族行医人数、从业范围也越来越大。从民国时期至今,其家族有近40余人从医,行医的轨迹遍布长江中下游,从汉口、芜湖、南京、扬州、镇江、金坛、常州、武进、泰州、泰兴、清江、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均可见族人医疗踪迹。
从家族谱系表的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记载及各家存有的医牌(匾),有的已上溯十多代。但随社会动荡,丁家家谱中断修缮90余年,最后完整一代进入谱系的是四十世“美”字辈(1918年修谱),“德”“义”字辈仅少部分进入,“美”字辈横系共116支。但丁氏一族无论在江南或是江北,均有往来探亲祭祖,逐渐形成现代丁氏一族,南京、扬州、镇江、泰州、泰兴、苏州、常州几个散居的状态,且家族中有30多人从事中医肛肠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专科的发展给丁氏肛肠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卫生政策倡导中西医结合,结合医学与科研的融入,承继古代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加之更多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科技的融入。
1956年,“丁氏痔科医术”第八代传人丁泽民把凝聚家族百年积淀的丁氏祖传中医秘方、药物、器械及医技,无偿捐献给南京市中医院,创立肛肠科。丁氏及其传承人逐渐获得数十项国家、省、市级的科研成果奖,让中医肛肠的临床医疗日新月异。丁氏及其传人在肛肠专业已为国内外同道所熟悉,在某些领域处于国内先进及领军水平。
在学术界,丁泽民教授是多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及名誉会长,曾出席全国群英会,担任亚洲及太平洋区域肛肠会议执行主席。经过近80年的发展,肛肠科成为全国肛肠医疗中心,是全国重点专科、重点学科,拥有5个亚专科方向,7个病区,327张床位,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达1.5万人次,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根据 “丁氏痔科医术”等非遗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南京市中医院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如《南京市中医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管理制度》,体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管文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让保护、传承工作有章可循。2017年4月,原国家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引导数字化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更多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4]。在政策的春风下,全国各地都加快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行业标准建立步伐。经过一段时期传承保护的工作方式的推进,逐渐获得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非遗工作的开展,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作为“丁氏痔科医术”非遗项目传承的执行科室,这一系列措施基本实现了南京市中医院的非遗项目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的“三到位”,更有利于非遗专项工作的推进。
“丁氏痔科医术”擅长运用中医药疗法,如枯痔疗法、分段齿形结扎、中医挂线等方法,治疗混合痔、复杂性肛瘘、慢性结肠炎等疑难杂症。丁泽民治学严谨,将中医基础理论的丰厚功底,应用到中医肛肠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丁氏痔科医术”坚持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诊疗肛肠疾病的基础指南,中医博大精深,不能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及科技价值随便丢弃。许多核心理论还需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加深理解,用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解决临床问题。如“魄门亦为五脏使”《黄帝内经》中的这几个字,要学懂、理解,才能很好应用。中医还要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医核心理论并没有过时,它仍能指导治疗疾病,如治疗大便失禁。在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及脾胃论思想指导下,运用健脾、补中益气等治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肛肠疾病多有湿热下注,在湿热夹杂的情况下,湿热偏重的辨证尤为重要。
传统诊治独具特色,与现代医学形成优势互补。结合现代医学诊治技术,加强现代医学诊治技术的应用,例如:肠镜、超声、CT、核磁共振等。中医药的优势不能丢,但它不能包打天下。例如肠癌还必须依靠现代医学早期诊断治疗,但术后康复及术后并发症中医药效果更为显著。又如,放疗后放射性肠炎是很棘手的问题,运用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灌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丁氏痔科医术”第八代传承人丁泽民先生对技术、技艺研究精益求精,研制肛肠科十几种疾病的手术方法,不仅继承古代手术的方法,还在继承中创新。他总结研究的分段齿形结扎疗法作为经典手术,在全国得以推广。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丁氏痔科医术”对肛肠疾病的诊疗范围逐步扩大,诊疗病种已达60余种,疗效不断提高,对痔疮、复杂性肛瘘、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近10年来,“丁氏痔科医术”医术通过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发表相关科普文章近1.5万篇次,视频科普近1 300余条。2014年,以“丁氏痔科医术”医术传承为背景的《丁氏密诏》医学纪录片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 《中华医药》;2015—2017年,“丁氏痔科医术”的第八代、第九代传承人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栏目,连续宣传9期“丁氏痔科医术”痔、瘘、裂、便秘等肠道科普节目。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新闻媒体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提出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媒体参与“非遗”保护宣传的重要性[5]。南京市中医院积极打造和策划“丁氏痔科医术”诊疗技术的宣传推广,让非遗传承更接地气。
近10年来,通过数据挖掘和数理统计研究“单疾病、小样本”数据难以全面揭示中医诊治疾病的辨治规律。将整个肛肠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与创新中心建设相协调,结合现代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中医肛肠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优势疾病的研究模式创新,基于多组学、网络药理学等,开发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挖掘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
建成“丁氏痔科医术”传承研究应用平台。以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为主,依托肛肠科多个名中医工作室及基层工作站,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搭建系统性传承研究平台,整理收集名老中医原始诊疗资料,包括临床处方、手术示教、课程讲学等素材,开展学术经验数据挖掘,形成可复制的名医学术经验,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全面完善全国中医肛肠疾病临床体系及亚专业分科体系,包括基于“丁氏痔科医术”特色中医肛肠数字化传承平台构建;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丁氏痔科医术”循证科研数据中心及疑难病种和优势病种专科专病数据库;“丁氏痔科医术”“腐肉”诊断经验三维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开发;将中医肛肠3个病种DRG支付标准体系作为范本开展大范围中医DRG标准体系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未来中医疾病诊治的全国网络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医疗。以“丁氏痔科医术”为例制定传统医学在中医诊治领域的共识意见及指南,尤其基于“丁氏痔科医术”中医肛肠经典理论,研制出7种疗效确切的特色制剂和中医新药,以核定方的形式在临床推广,疗效显著获得病人的广誉[6]。
传统医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族传承,是建立在代际之间密切关系和信任机制基础之上的,通过家族群体的学术传承、师徒之间的技艺传授,被一代代“活态地”延续下来,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7]。“人”是这种活态传承机制的关键因素[8]。在充分尊重这种世医家族传承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项目教育和高校教育一体的双轨传承教育机制,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突破家族传承因循守旧导致传承掉链、断链的弊端。
2.4.1 “丁氏痔科医术”传承师资培训基地
南京市中医院是中医全科国家级住培基地,目前正积极以“丁氏痔科医术”传承专家资源为依托、肛肠创新中心作为母平台,打造“丁氏痔科医术”传承师资培训基地。通过信息化布局的手段,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为总原则,搭建中西医结合虚拟仿真教学示范平台,尤其是中医药特色培训设施设备的投入、研发和应用,加强教学平台信息化建设,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医学模拟中心物联网及课程管理平台,实现教学培训人员与设施设备场内定位导航,实现课程发布、课程预约、课程实施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加强医学模拟中心管理水平和培训实效。
“丁氏痔科医术”传承师资培训基地。以“丁氏痔科医术”传承专家资源为依托,逐步延伸并吸收院外优秀传承专家队伍,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抓手,加强教书育人能力培训,开展师范类教师资格培训,建立名医名师评价激励体系;改革创新制度体系,坚持“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路径,引导“医师”与“教师”身份共同加持,“临床能力”与“教学能力”共同成长。同时,在做好自身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做好优质资源下沉及人才输出,打造基层自身传承队伍,为基层培养一批爱教学、会教学、能教学的骨干师资。
2.4.2 建立非遗传承人名中医工作室
名老中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传承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9]。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根植于长期临床实践中,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独创的学术见解,加上岁月的积淀形成具有学术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非常宝贵。全国肛肠医疗中心拥有“丁氏痔科医术”第九代传人丁义江、王业皇、樊志敏、张苏敏等6个非遗传承人名中医工作室,其中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3个,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市名中医工作室2个。坚持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抓手,熟读经典,夯实基础,跟随名师,勤于临床,精于临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思考,建立名医名师评价激励体系。目前,全国肛肠医疗中心已拥有主任医师15名,副主任医师18名,其中全国师承指导教师3名,省名中医3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他们中有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6名市级非遗传承人,3名区级非遗传承人。
2.4.3 培养肛肠疾病学科领军人才
坚持以“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作为培养肛肠疾病学科领军人才为目标,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核心,培养全国肛肠疾病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领军人物,建设一支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保证长期稳定的研究队伍。每年派出科室青年医师到国内及国外顶尖结直肠肛门专科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和接收国内外最前沿的专科知识。同时特别注重相关领域拔尖人才的引进,以此带动整个肛肠疾病学科人才的成长。还要注重培养临床研究专业人才,带领临床研究规范化、标准化开展。
另外,通过每年办进修班、全国性/国际性会议(继续教育项目)、国家区域联盟体系等接纳来自全国各自的专科医生,为省内外培养了1 000余名专科医生,其中有200余人已成为各地肛肠学科带头人。“丁氏痔科医术”已分布至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正努力打造国家重点肛肠学科培训基地。
“丁氏痔科医术”围绕5个学科方向及研究方向进行传承创新: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复杂性肛瘘、丁氏痔科传承创新研究、排便障碍性疾病,紧紧围绕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联合国内大型医院肛肠专科及高等院校,建立临床与科研协作联盟,依托创新中心搭建国内肛肠临床研究创新网络,突破肛肠重点临床问题,通过大数据共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和临床闭环。国内重点与江苏省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携手协同,国际联系多家知名院校,采用学科方向合作、多专业合作方式,打造中国领域肛肠专业的标杆。同时与大学紧密型对接,竭力做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切实提高中医肛肠专科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制定出国内认可的专科医师培养细则和标准,力求打造多个中国中医肛肠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紧密围绕“丁氏痔科医术”的民生需求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提出中医肛肠领域中医药研究的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循证研究与医疗质量提升研究,形成一批以专家高度共识为基础的诊疗方案及指南。加强疑难重大疾病和有明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点病种研究、促进中医药临床学术思想、诊疗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项目,预期产生重要研究结果,搭建协同创新网络,提升学术影响力。
尤其重视本领域中医药研究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针对各个学科方向,制定中医肛肠全国性的诊疗技术规范、共识和指南。借助中医药大数据研究技术、中医肛肠专科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研究协同[10]。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写作的运行机制和高层次、高水平、大课题、大协作的临床研究局面,带动全省乃至全国肛肠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包括“丁氏痔科医术”经典术式多中心临床验证、5种“丁氏痔科医术”家传秘方多中心临床RCT研究、阴部神经电刺激联合穴位针刺对肛肠疾病的疗效多中心研究、家传秘方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增效作用研究等。
“丁氏痔科医术”作为具有中医外科背景的传统中医医术,推动其活态传承方式,多方位、立体式保护已有的传承创新,运用现代化技术力争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创新做好示范作用,最终实现一流的国家级非遗“丁氏痔科医术”学术传承人才队伍,挖掘高水平的家传秘方和经典术式临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运用高精尖的研究条件、优秀的研究管理,达到肛肠疾病中医诊治最高的诊疗水平,争创国家级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医药类的活态存在,注入更加强大的再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