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思考

2023-10-27 17:15付茜茜
美与时代·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设计

摘  要:随着现代移动智能媒介技术的发展,传媒编辑设计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在移动智能媒介的编排与设计中,传媒人才教育显现出鲜明的“设计”转向趋势,而设计思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重新定义传媒人才的培养理念与模式,对于移动媒介的未来发展来说,它需要的不再是具备常规传媒内容编排、发布能力的人员,而是具有各类媒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复合性知识技能的需求,需要探索跨学科的视角,移动媒介传媒人才不仅需要有较为充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需要有专业性的传媒技能,并通过不同的行业思维,培育具有综合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传媒人才,通过跨媒介的传媒实践实现传媒产品内容与形式上的设计创新。

关键词:移动智媒时代;传媒编辑;设计教育;变革趋势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移动智媒时代传播学专业网络编辑设计课程教育研究”(YBJG20225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形态与趋势:网络媒介文化传播研究”(23HQZZ13YB)研究成果。

随着移动媒介的迅速发展,当下传媒业对于移动端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2020年3月,人社部公布全媒体运营师等16个新职业,2020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重视新型传媒人才的关注和需求。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向移动新媒体的转型更为彻底,移动媒介采编岗位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从近几年来的移动媒介招聘中,已经能够感受到其对于传媒人才的全新要求,涵盖着综合业务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图文处理和文案策划等多元要求。从移动媒介终端从业者的能力结构视角来看,移动媒介人才既需要有传统媒介时代的内容生产与整合能力,也需要有能适应现代移动端媒介内容生产的技术技能,还需要随着当下用户心理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媒介产品的生产模式。移动媒介人才需要具备较快的学习能力,迅速把握移动媒介采、写、编、评等基本功,还需要增加对当下人工智能、可视化、虚拟现实和大数据等媒介技术的了解,并将其运用到媒介产品的编排与设计中,结合媒介平台的特点,全面把握受众需求,制作与传播个性化作品。当下人们身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常态,他们期待着能在极为零散的时间进行高效的互动,显著增强其对传媒内容的兴趣,在可视化的生动表达中达到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效果,通过场景化和互动化的影像表达能够对受众的视觉接收体验产生强烈的冲击。从整体来看,移动媒介时代对于用户的媒介内容需求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移动媒介时代也需要兼顾视听传媒内容的多元化表达。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新的移动传媒岗位需求也呈现出多元技能要求的趋势。新媒体艺术通过营造沉浸式审美体验来赢得受众的高峰体验,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顺应媒体变革,在传媒与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在移动智能媒介时代,传媒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的现实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落差。通过理论探讨可以明晰当前传媒人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新需求,能将业界前沿变化和需求对应到传媒人才教育中,这需要全面察知现实层面的传媒人才需求,并完善教学体系和相关的教学建设。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来说,需要紧跟现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使其在现代移动媒介终端的工作更加高效。

一、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加速融合,移动媒介平台获得了较大发展。在当下,移动端传媒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攀升,对于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传媒移动端,传媒人才不仅需要传统媒介时期的内容制作与整合能力,也需要能高效适应现代移动端的技能特征。在传统采、写、编、评基本功的基础上,要深化对智能技术、虚拟现实、大数据和可视化等媒介工具的运用,将它们综合体现于媒介文化产品的制作中,使媒介产品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与高效互动要求。当下的移动端传媒人才需要全面把握用户心理,通过现代影像表达手法增加对于受众的吸引。此外,当下的受众对于个性化传媒产品的需求远超从前,碎片化阅读趋势显著,为了能在碎片化的零散时间高效接收传媒内容,当下的移动媒介传媒人才需要以多元形式更新传媒内容的表达方式,将传统内容制作与现代物联网、智能技术和可视化等手法相融合。

可以说,现代移动媒介技术改变着当下传媒业的布局,也对传媒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移动媒介环境下,视听传播更加凸显着内容创意与视觉设计规律,需要顺应当下社会的新要求,培养具备多元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在大学传媒专业的相关课程中,需要将移动端技能需求有意识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以全面提升传媒人才素养,更好地满足传媒业的现实需求。根据历年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和比例不断攀升。当下,人们身处移动媒介时代,对于新闻信息的浏览与阅读也进入到了移动化趋势中,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才培养来说,也需要注重移动媒介终端技能的培养。在网络融合新闻环境下,既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又能够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文、图、音频、视频等形式融入到新闻报道中,有助于培养全能复合型超级记者[2]。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重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转移了。对于媒体行业工作人员来说,尤其需要更新信息编辑与传播理念,不断优化用户在阅读各类新闻报道和传媒产品时的阅读体验。因而,对于移动智媒环境下的传播学课程教学来说,网络编辑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也不断得到重视。新的移动媒介信息环境下,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都需要重新总结和更新,相关研究也正在起步。在新的移动智媒信息环境下,如何培养高度契合社会需要的传播学人才,创新具有信息特色模式的传媒网络编辑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是当下传媒教育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伴随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可视化等传媒产业的实践,移动新媒体平台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丰富多元的业界新景观,也对于媒介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倘若缺乏多元技能、用户思维和市场意识,将不利于在移动媒介时代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在新的移动媒介技术环境下,传媒人才在人员结构、技能素养和观念思维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所调整。传统媒体从业者在新媒体时代也正在不断转型,在传媒内容、技术形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强化复合型能力,以适应当下移动媒介终端的新要求。当下传媒业迎来了移动媒介融合趋势,传统媒体与移动新媒体持续整合,对于当下的移动媒介人才来说,需以多元渠道和手法来贯彻媒介融合理念,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總体而言,新闻工传媒工作不仅需要技能操作实践,也集中体现着传媒人才的思维能力及见解。当下,移动媒介传媒人才需要全面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市场导向和用户意识,以移动媒介传播规律来进行传媒内容的采集与发布。

移动媒介的崛起改变着传媒产业的格局,传统的传媒行业向着移动互联网急速转型,传媒人才需求在移动端尤为旺盛。在媒介形态革新巨变的形势下,传媒人才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下的传媒人才教育更加需要凸显智能传媒教育,凸显文科、工科和艺术设计学科的融合发展思维,提升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培育既精通传媒技术实践,也具备人文、艺术和道德等内在素养的人才。移动媒介终端对传媒人才的技能需求更加注重“一专多能”,传媒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文本策划和形式编辑等传统媒体工作能力,也需要对文本、视频、图片、音乐和客户端等进行综合处理,诸如新媒体平台的设计、运营和管理等,都成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移动媒介终端的重要人才需求。对当下的传媒人才来说,整合传播策划能力非常重要,传媒人才需要在多形式传媒产品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中凸显多元技能。从传媒业现实发展境况来看,传媒人才的培养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移动媒介传媒人才的现实需求在反映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经验总结中往往需要时间历程。当传媒业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传媒人才教育也需要及时总结,以改进传媒人才的“供需矛盾”。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实践活动需要精准定位受众群体,综合运用多元视听传播形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如通过各类官方、商业或自媒体等移动平台实现融媒体传播效应。当下的可视化和数据化趋势不断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传媒人才需要深入把握这一趋势,占领传媒市场,深入探索移动媒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培育观念,强化大学传媒专业教育中对移动端人才的培养,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移动智媒时代传媒

人才教育“设计”思维的具体体现

在移动媒介融合趋势下,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图像化和智能识别等不断广泛运用,而文本、图像、动画、网页、表格和音视频等编辑技能都较为重要。在算法趋势下,媒介技术呈现出取代人力劳动的趋势,尤其是智能云计算弱化了人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中的重要性,也强化着媒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动画、漫画和H5制作在移动媒介终端以其形象化、互动性等特征深受欢迎,因而在传媒人才教育中可视化、图表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对传媒人才技能的培养来说尤为重要。新媒体移动终端在形式呈现方面,不仅需要凸显细节的可视化设计,还需要考虑界面的整体性美观。移动媒介时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着更为强大的生产和传播能力,其便捷性远超从前,需要传媒人员不断学习与提升,全面把握媒介技能。移动媒介发展趋势下,读者的诉求从图文并茂发展到图、文、声、像等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因而高校在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应适当增加相关新媒体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3]。传媒业需要更新采编与经营理念,以满足当下微信、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等重要传播中心的人才需求。此外,在传播实践活动中还需要凸显融合理念,以积极心态深入推进融合发展。

移动智能媒介时代对网络编辑设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移动媒介编辑设计人员是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与技能复合型人才,也是新媒体信息的“把关人”。通常而言,设计思维是设计从业人员处理设计问题的方法,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思维,就是在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创新手段,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的过程。”[4]由于移动智能媒介更加注重满足受众的“体验感”,因而在智能媒介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设计”转向较为明显。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传媒内容和形式编排工作有待继续探索,总体而言,在传媒专业网络编辑教育实践中,需要树立将传媒内容、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移动媒介编辑思维理念。在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中融入设计思维,可通过注重传媒视觉设计的教学思路、注重互动设计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多媒体艺术形态的设计与融合和融合传媒专业和设计学科教育理念来实现[5]117-120。当下,便捷的移动媒介技术给予了人们“自主内容生产”的可能性,传统媒介时期用户的信息被动接收局面早已发生巨大改变。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加速融合时代,用户体验成为各类新闻报道和传媒产品极为重视的因素。在传媒业的信息编辑与发布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互动内容,如以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影视等多种手段设计互动环节、开展互动活动以及对网民分享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编辑加工,以漫画、动画和交互页面等较强的可视化形式提升对用户的吸引力。面对新的移动智媒环境,网络编辑实务课程的培养重点也发生转移,通过对移动智媒时代网络编辑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性思考,以优化教学策略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对于传媒内容编辑设计的人才教育需要凸显着图文编辑技能的培养,具体包含着提升传媒专业人才在移动媒介终端的信息处理能力、总体规划能力与编辑设计能力。在移动终端的传媒实践中,内容和形式的编排都非常重要,因为图文信息在移动端的编辑设计更加符合受众的移动化阅读习惯。在各类新闻信息内容中,通过可视化、图表化和形象化等方式能够显著增加受众对信息理解的容易度,通过动画场景的视觉化呈现能增强视觉生动性,通过色彩特性实现画面对于受众视觉的吸引,从而达到良好的新闻传媒内容的接收效果。还需要着力提升传媒人才在传媒内容编排设计中的视觉审美与感知力。具体而言,在传媒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中,需要有意识的借鉴艺术视角中的形象感知心理与设计思维,比如在移动客户端或网站中,需要从页面外观设计方面实现较好的视觉接收效果。对于大众来说,往往倾向于“静观式”阅读体验,而页面中少量的动态设计能够丰富画面的空间感与层次感,在有限的视觉空间中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吸引力。通过强化对传媒人才综合艺术感知能力与设计能力等的培养,能够提升传媒人才的传媒内容综合设计能力。

其次,是着力强增传媒人才在传媒内容编排设计中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传媒内容编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随着当下受众对各类移动媒介信息接收习惯的丰富,其对于传媒内容在视觉展现、内容深度、编排艺术性和技术丰富度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追求。在新闻报道中,将漫画元素融入新闻报道,以及绘制手工图表和示意图等形式能够能够显著增强受众的接收体验,如在科技类、活动类、解说类报道中充分挖掘创新元素,给予受众更加新颖的浏览体验。就图文影像信息的编排和传播来说,需要更加深刻地把握其规律。设计思维尤为注重直觉与灵感、以及想象与潜意识对创造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视知觉的作用,它具有独特性、多向性、易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6]。在新的移动媒介视觉时代,图像和影像成为当下人们较为丰富的体验对象。传媒内容在编排设计中需要高度响应受众的阅读心理,选取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和富有思想内涵深度的文字。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需要综合且简练、重点突出的信息,在新闻报道中充分把握图文影像的传播规律,有助于提升传播效果,实现传媒内容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并丰富人们的移动阅读体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传媒内容编排设计的案例教学,通过丰富的素材来推动图文影像信息的综合编排,提高學生在综合设计中把握图文影像的鉴赏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传媒人才编辑设计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凸显视觉导向,通过凸显视觉思维来增强图形、图像、色彩等元素对于受众的视觉吸引。

再次,在传媒人才培养教育中,应该凸显对新兴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智能媒介、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入,实现移动媒介终端内容设计的个性化升级。在移动媒介移动性、交互性和融合性等优势条件下,移动媒介从业者需要更加多元的技能,通过创新媒介内容和表达形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下,移动媒介将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广泛影响力,推动图文影像内容更广范围的传播,实现内容传播与社交聚合等融合。移动媒介终端的内容编排设计需要将传统媒体思维与数字媒介思维相结合,使新闻传媒内容设计既符合传统媒体需求,也符合现代移动媒介终端需求,并融入更加全面的内容与形式,强化与受众间的互动,在新闻传媒内容的采集过程中增强传媒人才之间的配合,在图文声像等多媒介信息的展现中发挥不同传媒人才的擅长优势。移动媒介时代对于新闻传媒人才有着多元功能需求,新闻编辑人员不仅需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来体现传媒内容的深度,也需要有视觉形式美感设计能力,通过多元形式为受眾呈现耳目一新的传媒作品。创新是移动媒介时代较为重要的理念,通过对传统媒体与移动新媒体的互融互通,为受众带来更具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传媒内容。随着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当下移动媒介平台较为显著的传播形态,移动媒介传媒人才也需要具备音视频加工处理能力,从而高效提升传播速度与效果,坚持“内容为王”的创新表达形式。

三、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的变革趋势

在媒介技术与传媒业格局的变迁情境下,传媒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顺应传媒业及整个社会的变革趋势。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终端,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能够通过移动媒介进行内容自主设计,而对于专业的传媒人才的工作来说,更加需要凸显移动媒介思维,在内容、形式、社交和营销传播等方面全面体现移动传媒人才的综合素养。在移动媒介时代,对于传媒专业来说,应该立足于新的移动端传媒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现代传媒市场需求的移动端媒介人才。在当下,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着传媒从业者的传媒内容设计,诸如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和极致思维等,也都在当下的传媒产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注重用户体验的移动端设计需求需要贯彻到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教育实践中,以培育高端复合型且具有交互设计能力的传媒人才。传统的网络媒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在新的时代进行深入改进,当下的传媒人才应该转变媒介实践思维,顺应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的编辑设计趋势,丰富传媒人才的实践技能,顺应当下移动媒介社交化和移动化的要求,丰富展现图文声像信息的效果与交互方式,在深入把握移动端媒介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思维,使传媒人才能够顺应当下社会需求。

首先,移动智能媒介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移动”和“小屏”,对于移动媒介传媒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顺应屏幕变革趋势。移动智能媒介的“小屏”特征,使得受众在浏览移动媒介传媒内容时视觉空间相对有限,而传媒人才需要在有限视觉空间凸显信息的重点凝练和生动性,在前期编排和后期整合中应屏幕要求极尽删减,凸显简约且有价值的内容,最终实现内容和形式编排上的价值最大化。通过优化设计,不断凸显个性化传播,为受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场景需求中提供浏览便利。在移动便携的“小屏”终端中,传媒内容的设计将凸显“简练”与“生动”等特性。为了高效适配受众的多元移动场景和零散且碎片化的时间,移动媒介内容的编排与设计都极尽简练且重点突出,能为人们在碎片化场景中提供浏览便捷性。在传统媒介的移动化发展趋势中,传统媒介内容不断地转移至移动终端,且能在移动媒介终端中实现更加精准的推送。当下的受众往往会在零散的碎片化时间中进行移动媒介内容的阅读,在移动场景中,传媒内容的编排与设计将极力凸显其“重点凝练”的特点,使用户能够在多元场景中进行便捷的内容浏览活动。从某种程度来说,“移动思维”正在影响着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人们的生活场景被多元的移动媒介所影响,并推动着大众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诸多领域的变革。当下的人们手持移动媒介能在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进行媒介终端的内容阅读活动,因而传媒内容设计也需要针对“移动阅读方式”来进行内容设计,使其更加契合受众的移动化阅读习惯。受众对于移动媒介信息的浏览通常处于较为复杂多元的场景中,且使用时间趋于“碎片化”,受移动媒介终端尺寸所限,对于媒介内容的呈现更加需要凸显精巧设计。

其次,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的编辑设计教育需要注重“简约思维”与“用户思维”。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移动媒介传媒内容编排设计极力凸显着“简约思维”,内容的凝练性和内容的新奇感等都比过去传统媒介时期更加重要。在对移动媒介内容的规划设计中,力求高度体现“专注”与“简约”,这也意味着高度体现“人性化”特征,在内容的“凝练度”上有所提升,使其重点突出却看起来简约。由于移动媒介时代“信息过剩”现象较为突出,大众的注意力资源较为珍贵,为了能在海量的信息中以简约形式抓住受众的注意,传媒内容需要相对简约且高度准确,以便在最短时间给受众带来更加有效的信息。在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更加高效地体现着对于用户的尊重,试图呈现用户感兴趣的多元信息,在内容和形式等层面打动受众。“用户体验”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感受,在受众与移动媒介产品的交互过程中,注重“用户体验”意味着对于传媒内容细节的把握,使受众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媒介信息的高效互动中。在诸多环节体现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兼顾受众的视听体验感受,提高受众对于媒介产品内容的粘度。移动媒介内容的设计需要凸显与受众的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在互动与社交属性中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且给予其更加多元的自由表达空间,有效提升其媒介使用粘性。诸如充分运用当下移动短视频对于受众的广泛影响,实现线上和线下联动,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下,实现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再次,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的编辑设计教育需要注重“体验思维”与“设计思维”。在移动媒介时代,受众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对于媒介选择的主动性更强,众多媒介内容需要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争取到受众的关注。移动智媒时代对于传媒内容“体验感”的要求更高,受众更加青睐于具有新奇视觉感受且能在最短时间抓住重点的传媒内容,对传媒人才在内容编辑设计教育方面则需要凸显其移动媒介思维。同样的媒介信息内容需要以创新多元的方式来进行媒介表达,使受众在多元视角中获得新奇体验。对于移动媒介内容来说,需要通过形式设计来丰富受众的多元体验,还需要精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以便将传媒内容精准推送给有特定信息需求的目标受众。还应重视移动媒介传播规律,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内容形式的有效配合,优化用户体验。移动媒介的快速发展不断丰富着大众的视觉审美体验,大众对于媒介内容的阅读体验也产生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因而,对于移动媒介终端从业者来说,更加需要注重移动媒介中的社交、互动、超文本、网络化和交互性等创新设计。在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中应注重培养设计思维,这将有助于提升传媒人才的移动媒介实践技能、提升移动媒介策划的艺术思维水平、提升移动媒介产品的设计创新意识以及提升移动媒介视觉信息的总体编辑水平[5]110-113。“设计思维”在内容和形式编排上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体现。传媒领域和艺术领域的跨界思维对于移动媒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当下的移动媒介终端人才在课程培育体系中,较为鲜明地体现着编辑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使传媒人才在学习阶段就深刻把握设计思维。对于移动媒介传媒内容的设计来说,需要考虑到移动化的多元场景,诸如受众在公交、地铁和电梯等不同场景和诸多零碎时间对于媒介内容的浏览,因而在媒介内容的呈现中需要重视以简练的方式进行表达。

此外,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的编辑设计教育需要注重“流量思维”和“创新思维”。移动媒介时代更加凸显流量传播效应,在传媒内容的编排设计中,可以适当考虑对受众流量的吸引,通过强化算法推荐来实现移动媒介信息的精准传播。当下,“流量思维”已深入渗透到移动媒介产品的内容层面,并与用户产生关联,影响着媒介内容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社会传播力与影响力。且当下众多的移动媒介平台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有率深远影响着媒介平台的影响力。通过凸显“流量思维”,能够显著增强媒介內容的社会关注度,通过较高程度的社会化推广实现其影响力的提升。移动媒介内容设计可以通过创新“引流”设计,以最大程度实现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和更广范围的传播影响力。通过移动媒介内容与形式层面的创新设计能够丰富受众的媒介信息体验,通过引发流量关注能够显著增强移动媒介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凸显绿色流量,避免低俗内容招致负面流量关注现象。移动智媒时代传媒内容编辑设计教育的未来趋势之八便是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体现着传媒人才在应对多元变化和趋势的现代移动媒介环境中,以高效的思考呈现具有新奇感和新颖性的移动媒介内容。在网络媒介的移动化发展趋势中,传媒内容的设计创新思维非常鲜明地体现着当下的时代要求,面对“求新”与“求异”的受众心理,需要传媒人才更新媒介创新思维,打破固化的呈现方式,在媒介作品的实践设计中考虑到差异化的受众群体,并进行多样化的创新表达。比如在传媒内容的呈现中体现空间思维,给予受众更加多元的视觉感受和丰富地多感官体验,进行多元的交互型设计,将创新思维体现于媒介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思想表达中。以及在传媒编辑设计类课程中融入多学科因素,比如动画、影视和设计等课程,以激发传媒人才的创作灵感,在多元学科的跨界融合中增强传媒人才的创新意识,并丰富其实践操作技能,使其高效满足现代移动媒介社会的传媒业需求。此外,移动媒介还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推动移动传媒内容的创新设计。

四、结语

移动媒介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变对当下传媒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媒人才需要具备适应新技术和趋势的能力,以及跨平台传播和多样化内容创作的技巧。在移动媒介时代,各类网站、新媒体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成为较为平常的传媒内容发布平台,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元素的编排设计中有着较多的琐碎工作,需要传媒人才综合运用多元手段来进行展现,诸如在网络媒介平台中以图像化、影像化和数据化形式来展现新闻片段,通过交互设计增强受众的参与感等。在移动媒介时代传媒内容的编排设计中,需要培养传媒人才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入传媒内容视觉设计和媒介操作技术,通过传媒内容编排设计类课程能够显著提升传媒人才的媒体设计能力与艺术感知力,全面提升实践技能,并在综合把握影像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增强传媒作品对于受众的接受度与吸引力。从传媒编辑设计视角来看,需要以多元方法提升传媒学生的传媒内容编排设计能力,以促进学生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整体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中不断优化,全面提升学生传媒编辑设计技能。在传媒信息的编排设计中,还应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使其各展所长,将传统的传媒教育与当下的移动媒介终端实践相结合,兼顾传媒与艺术学科的双重培育视角,提升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达到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与艺术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305.

[2]王立君,文婧.析论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与技能[J].编辑学刊,2018(6):98-102.

[3]张炯,吴平.新中国70年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略论[J].中国编辑,2019(9):9-14.

[4]李月恩,王震亚.设计思维[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5.

[5]付茜茜.移动智媒时代传媒人才教育中的设计思维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1(5):117-120.

[6]钱峰.从设计思维到创新设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12.

作者简介:付茜茜,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与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