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丹丹(扬州市江都区华君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扬州市)
初中是学生各方面能力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建立核心世界观、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已经渐渐步入青春期,对各方面情绪的感知能力与好奇心几乎达到了顶峰,正是培养学生人格、道德、品质等多种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将情感教育渗透进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中,从道德与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必然也要进行教育理念改革,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上创新形式与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带动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将知识点与个人的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个人情感领悟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实现有效的知识内化并将其灵活应用到生活中,大大提升情感教育的实际价值。
另外,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文学性,而文学性的立足点便是情感教育,在情感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内在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深入文本和作者进行思想层面的交流与对话,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并加强教学中的思想、情感、人文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最主要的发展因素是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活动必将依托于教材,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势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人,教师要能够进行高效的引导工作,探索优质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分析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涵与因素,发挥引路人的价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本质需求与学习进度开展,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多种手段,了解当前学情,明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接收能力水平,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1.陶冶情操
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并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作为基点,强化教学的实际成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析教材内容,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通过情感教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人文情感与思想内核,使语文教学工作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良好载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精神的洗礼与情感教育的熏陶,真正发挥出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核心文化修养与文学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强化教学成果
在教学中从情感角度入手,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并以轻松、活跃、熟悉的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高度自由的课堂气氛中自由探索知识点,降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难度,使教学成果获得显著提升。
3.优化学习效果
情感教育中多半以开放性教学手段为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并对学生的行为与思考方向进行引导,但究其根本,占据主导地位的依旧是学生,因此,这类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欲望,以优化学习效果,使学生尽快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谓真实性原则指在情感教学中从真实的情感体验入手,为学生营造出完整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情感,不能让情感教育流于表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内核,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情感需求创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明确个人的地位与职责,将“填鸭式”教育抛诸脑后,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建更好的平台。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有探索价值的教学情境,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情感内核的意愿,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优化教学活动模式时,教师也要注意遵守趣味性原则,通过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高质量互动,探寻学生的兴趣点与个人的行为特征,让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开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建趣味游戏、趣味互动等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
实践活动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根据阶段性的情感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会中进一步了解情感表达,并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知识迁移,促使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势必要遵守教育性原则,教师始终要明确情感教育是建立在语文学科基础上的,因此,一定要注重语文与情感之间的关联性,不能让情感脱离语文独立存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完善情感教育的手段与方式,更要实现将情感渗透进学科教学中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第一要做的便是准确掌握教材的情感内容。教师应在备课环节完成对教材的情感解析,探寻到本课的情感表达重点与文章的内在含义。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当前的情感领悟、认知、接收等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考虑,探寻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情感内核的路径,并以此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案。针对教材的情感内容分析,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师应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受到真实的情感触动,以某一个关键节点来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表达,这样才符合情感教育的真实性原则,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境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中的意境与主旨内涵,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层感悟。以多媒体设备建设的教学情境能够从视、听双层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原本书面化、单薄化的文字以更加形象的图文、视频模式呈现在课堂中,让文字“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学概念。在声情并茂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更容易意识到文中的情感表达,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开展。
以《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搜寻与紫藤花有关的资料。教师要在深入分析文章情感基调后,加入合适的背景音乐,将其整合成为视频课件,其中可以包含紫藤花的科普内容、香味描述等。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播放课件的基础上加入语言引导,加大情感渲染力度,让学生意识到文中的情感内涵,感受到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
教师除了要创建教学情境以外,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营造出一定的情感氛围,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情感的感知能力,并吸引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情感教育中,情境教学属于表层作用,而氛围则能够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关键钥匙,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实现“外敷内用、双管齐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多媒体设备或是优质的课堂导入环节,在教学中烘托出具有情感基调的教学氛围,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其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探寻文章的深层含义与情感变化,加深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在充足且正确的情感教学氛围营造下,学生对情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获得了相应的提升,促进学生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以由浅入深的形式优化语文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与思维意识得到强化。
在《邓稼先》一课中,教师要先从文章的时代背景入手,为学生铺垫历史场景作为情感导入。之后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同时代的其他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与事件作为补充材料,进一步营造情感教育氛围,之后再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邓稼先先生为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以实现情感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教学法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通过一个个的问题为学生建立起阶段性学习任务,在解决任务,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便可以让学生渐渐深入文章的内在世界,感知课堂教学重点。通过问题教学法进行引导,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语文思维,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选择一条高效的路径。另外,在以情感教学为导向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规划出探索情感内核的思路,以层次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分析,以提高学生感悟、理解文章内涵与情感的能力。
以《散步》一课为例,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文中具体描述了哪些事件?作者通过三代人散步这件事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悟?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小事发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个人情感产生联系。
情感教育不能与生活脱离关系,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来自生活,而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也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引入生活元素,建立生活化情境,完善学生的课堂体验与情感领悟。通过生活元素,可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概念的难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的实际意义,也有利于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和体验中更快产生情感共鸣。生活化教学能够快速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感,为学生未来的综合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也有利于学生改变对学习的看法,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效实现知识内化。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教师应将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到教学中去,以当今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为主要切入点,让学生回忆记忆中的大自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原本无处不在,但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假期中,刻意出趟远门,甚至购买某些景点门票才能够深入自然的怀抱,看到真切的自然景观。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学生们又能够从中获得哪些感悟?
互动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高效的师生互动对于教学成果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部分学生不愿意甚至不敢和教师交流,不利于构建师生间的和睦关系,同时也无法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情况。优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能够改变学生对教师与课堂的刻板印象,在温馨、轻松的互动中,促使学生开放内心世界,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组织更加优质的课堂活动。如,教师可以在单元主题的教学工作结束后,组织口语交际类型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在班会中说说自己对单元学习的看法。在这一单元中都学习到了哪些道理?有什么问题是你感到疑惑的?对于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有什么建议?
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是教育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体现。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还可以让活动成为教学评价的一环,了解阶段性的教育成果。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亲身经历中获得大量的人生经验与知识,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悟与思考。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打通学生内在情感与外界的通道,其思维创造力也将会在此过程中显著提升,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履历,也对情感教育起到了正向、积极作用。
以《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与分析中感受到其中的教育意义。这个时候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出自由的创作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的想象力,结合个人对本文情感内核的把握,完成课本剧编创。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尽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深入解析教材内容,并在课堂中以提问、情境等手段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情感教育的模式,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和专业能力共同进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健全的教育体系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