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的影响

2023-10-27 07:30张权昌吴乔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活化

张权昌,吴乔联,刘 宇,赵 欣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 昆明 650000)

结肠癌是中老年群体多发恶性肿瘤,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变化,在年轻群体中发生率越来越高[1]。该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确诊即为中晚期,且有较强的转移性,治疗难度较大,预后效果差[2]。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作为结肠癌近年新型治疗手段,在改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且经多项研究[3-4]证实。既往CME 采用的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较多[5]。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辅助下CME 在临床应用愈加广泛,其创伤轻微、可促进术后早期病情恢复[6]。有研究[7]显示,手术操作会导致血小板活性变化,进而影响凝血功能,不利于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关于血小板活性在腹腔镜CME 术后的变化情况,临床鲜有报道。本研究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腹腔镜辅助下CME 治疗结肠癌的临床优势,以为后续患者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遵循《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8]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80 例结肠癌患者,参照《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9]相关标准,并经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入选条件:均为右侧结肠癌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均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10](AJCC)Ⅱ~Ⅲ期;无结直肠手术史;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条件: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远端转移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缺陷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1.2 手术方式

患者入院后完成血常规、影像、病理、生命体征等相关检查,并给予对症支持干预,待生命体征符合手术标准后实施手术操作。对照组行CME,患者仰卧予以全身麻醉,于腹正中做切口建立工作通道。探查腹腔及肿瘤情况,清扫可疑的肿瘤转移组织,分离内结肠系膜及血管,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夹闭并切断肠系膜下血管,根据情况行结肠切除或断端吻合。观察组行腹腔镜CME,患者取位、麻醉同对照组。于脐上缘行切口穿刺建立13~16 kPa CO2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分别于左腋与脐水平线焦点、下腹中线耻骨上2 cm、剑突下2 cm 分别做操作孔与辅助操作孔。采用常规中间入路,分离并切断肠系膜使肠系膜静脉暴露,清扫周围淋巴结,结扎血管根部,依次将回结肠、右结肠与中结肠血管右支分离,继续行淋巴结清扫。对Toldts 间隙进行拓展,使肾前筋膜、十二指肠与胰头位置暴露,切除大网膜,避开回盲部分离肠系膜及肝曲至升结肠,使内侧回肠贯通,游离远端回肠,于右腹部小切口切除病灶。

1.3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2)淋巴结清扫情况:记录2 组各期淋巴结清扫数量及阳性、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2 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淋巴瘘、不完全性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4)血清炎性指标:采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 d、5 d 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15 min 分离血清低温冷藏。以ELISA 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试剂盒购自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Limited;(5)血小板活化指标:以流式细胞仪(碧迪生物科学,型号:BD FACSCanto)检测术前及术后1 d、5 d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6)术后随访1 a,观察2 组患者复发与无复发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以EXCEL 校验,采用SPSS25.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以t检验,多时点比较以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当理论频数T≥1 且 < 5 时,采用校正χ2检验,当理论频数T≥5 时,采用未校正χ2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 组基线资料

2 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位置、AJCC 分期及合并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基线资料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

表1 2 组基线资料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

2.2 2 组手术相关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较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较短(P< 0.05);2 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urgery-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2 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urgery-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2.3 2 组淋巴结清扫情况

2 组Ⅰ期、Ⅱ期淋巴结清扫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Ⅲ期淋巴结清扫数量及阳性、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较高(P< 0.05),见表3。

表3 2 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个]Tab.3 Comparison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ach]

表3 2 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个]Tab.3 Comparison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ach]

*P < 0.05。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Tab.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5 血清炎性指标

2 组术前血清IL-6、CRP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 至5 d,2 组血清IL-6、CRP 先升高后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1 d 血清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术后5 d 血清IL-6、CRP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2 组血清炎性指标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5 2 组血清炎性指标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与术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P < 0.05。

2.6 血小板活化指标

2 组术前PLA、PlyA、PMA、PNA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 至5 d,2 组PLA、PlyA、PMA、PNA 先升高后下降(P< 0.05),观察组术后1 d PLA、PlyA、PMA、PNA 均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术后5 d PLA、PlyA、PMA、PNA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2 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1)Tab.6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表6 2 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1)Tab.6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与术前比较,#P < 0.05;△P < 0.05。

表6 2 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2)Tab.6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s),%](2)

表6 2 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1)Tab.6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与术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P < 0.05。

2.7 肿瘤复发与生存情况

2 组均未出现脱落病例。观察组术后1 a 复发1 例,无复发生存率97.50%(39/40);对照组复发7 例,无复发生存率为82.50%(33/40)。观察组术后1 a 无复发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见图1。

图1 术后1 a 无复发生存曲线Fig.1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curve 1 year after surgery

3 讨论

随着诊断技术发展,结肠癌早期诊出率不断升高,为结肠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手术作为结肠癌主要治疗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切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可获得治愈可能[11]。CME 是结肠癌现阶段常用治疗方案,其以胚胎可解剖学为基础,尽可能减轻损伤,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而Sica GS 等[12]研究显示,传统CME 忽略升降结肠系膜存在,易导致淋巴结残留,增加复发风险,同时术中切口较大,腹腔感染风险较高。

近年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CME 应用进程。腹腔镜技术将微创技术与快速恢复理念有机结合,可有效弥补开放CME 的不足,促进预后改善。腹腔镜CME 较开放CME 具有以下优势[13-14]:(1)腹腔镜直视下操作,可清晰辨别肿瘤边界,同时锐性分离组织,无撕裂情况,有助于肿瘤彻底切除,预防术后复发;(2)切口直径较小,组织损伤轻微,能降低出血量,减轻对微循环的破坏,提高安全性。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较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较短,淋巴结清扫数量较高(P< 0.05),这与陆峰等[15]研究基本一致,而手术时间与陆峰等[15]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有关。外科手术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这可能与观察组手术创伤轻微、术后病情恢复较快有关。为进一步证实腹腔镜CME 的近期疗效,本研究术后随访1a 表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腹腔镜CME 在预防术后复发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笔者认为:该术式可清晰术野,降低肿瘤边界辨别难度,从而使肿瘤彻底切除。但该术式存在局限性,腹腔镜CME 中结扎肠系膜血管、清扫周围淋巴结、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和胰头被认为是极为复杂的操作步骤,因此,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外科手术虽能有效治疗结肠癌,但同时也会引起机体损伤,增加一定治疗风险[16]。受围术期多种因素影响,机体应激反应被激活,促使IL-6、CRP 等炎性因子释放,加剧机体局部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加重[17]。因此,监测机体炎症指标浓度变化情况,不仅能掌握机体损伤程度,还能作为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经动态监测可知,术后1 d 2 组血清IL-6、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比开腹CME,腹腔镜CME 具有操作精准、创伤轻微等多种优势,而2 组术后5 d上述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灶切除、术后病情逐渐恢复相关。另外,血小板作为血液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毛细血管壁完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8-19]。Ren J 等[20]研究指出,血小板活性增强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促使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中,术后1 d 2 组PLA、PlyA、PMA、PNA 均较术前升高,说明2 种手术方式均会促使血小板活化,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考虑原因可能是:(1)腹腔镜手术组织损伤轻,可减少术中失血量,有助于恢复术后血流灌注,改善血液微循环,进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2)切口小,操作基本处于密闭状态,能降低感染对局部组织影响,也是减缓血小板活化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2 种方式行CME 治疗结肠癌手术难度相当,但腹腔镜CME 术中出血量较低,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同时淋巴结清除率高,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远期疗效尚未明确,有待延长随访时间作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