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咨询室来了一位父亲。
沟通中了解到,他是一名高校老师,和孩子母亲是通过人才引进从外地来南通工作的。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寄予很高期望,希望孩子能考上清北這样的名牌大学。然而孩子上了重点高中后,成绩并不理想,还总是出现状况,旷课、和同学关系紧张。有一次,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还写下书信,伤害了自己……父亲很着急,前来咨询。
我和这位父亲一点点厘清:孩子当下最大的压力是什么?压力从哪里来?家长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这位父亲很快意识到:孩子的主要压力是学业,学业的不如意导致了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强烈的负面情绪影响了人际关系。而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孩子,这位父亲放弃了很多,每天晚上陪孩子学习到很晚,周末几乎放弃了社交和娱乐时间。表面上看,父亲的这种做法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但同时会把压力传导给孩子。当孩子顶着高考、父母高期待的双重压力,心理上难免会失衡。
我告诉这位父亲,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孩子已上高中,应该自主学习,父母要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少一些否定和干涉。经过50多分钟的沟通,孩子的父亲渐渐有所领悟。
一周后,我们又见面了,父亲说孩子状态好多了。我好奇地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父亲说,他改变了原来的高压模式,每天和孩子多谈心、少谈学习,吃过晚饭不再立马陪学,而是和孩子一起出门散步。第一天父子俩一起散步时,看见两个门卫有说有笑,父亲问儿子,猜一猜他们每个月工资多少。儿子表情立马很严肃,说:“不散步了,回家刷题。”他以为父亲像往常一样,是在给他敲警钟,没想到父亲拦住他说:“孩子,他们虽然工资很低,但一样可以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然后一把搂住惊愕的儿子,告诉儿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所谓的成功,而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富足。并对儿子说:你比分数重要许多倍,我们永远为你骄傲。
又过了一个星期,父亲如约而至,他现在已经不陪学了,因为他意识到陪学传递出对孩子的不信任。现在自己要做的是好好工作,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身影。每晚,他和孩子各忙各的事。学习完,他会和孩子聊工作、同事间的交往、未来的打算等等;儿子也会跟他讲述一天的烦忧、学习上的困惑、遇到的开心事。他发现,不和孩子谈学习,孩子反而会主动和父母谈学习,学习更自主了。
家庭治疗里强调“把自己当作方法”,而不是“用讲道理的方法”,这位父亲没有学过心理学,却通过先改变自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方法。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学业不是家庭的全部,也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不止分数、学业,快乐享受每一天最重要。
这次沟通后,我们就认认真真地说了“再见”。直到高考后,这位父亲才又来到心理咨询室,郑重地表达了谢意。孩子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大学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其实,要表达感谢的是我,我从这位父亲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积极改变,什么是“把自己当作方法”。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中学“符小斌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三八红旗手)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